初见何昌让我很惊异,这就是一个拥有数亿资产、岐山县华强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吗,太平常、太普通了,一位耄耋老人,穿着扑素、一副慈善的面孔,说话总是笑容可鞠,纯正的岐山口音给人一种亲切感;和他坐在一起一种浓浓的乡土味会直面扑来,让接触者肃然起敬。这就是何昌:一位农民企业家,生就钢铁性情、困难面前不低头、吃苦耐劳不流泪,饿着肚子不求人的铁汉子;却又心慈面善、见穷人就心软、见困危就流泪、遇危难就岀手的慈善家。
何昌 1942年7月16日出生在岐山县曹家乡西沟村一户普通的农家,这是一个慈善之家,何昌的太爷、爷爷、父亲都做过许多积德行善的好事,何昌由奶奶带大,她的奶奶是一位勤俭贤惠、心怀仁慈的老人时常教导何昌:“做人要有慈善之心,慈善人最终都有好报应……。”在奶奶的教诲和感染下,何昌自幼心灵深处就埋下了慈善人生吃苦耐劳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颗种子在他心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直伴随着他的生活,影响了他的一生。
何昌告诉笔者:我的奶奶德品高尚、乐善好施,她老人家一生勤俭,然而救助贫穷时从不吝啬,每遇讨饭的登门都会尽力施舍,奶奶是我终生做人的楷模,奶奶的品行一直影响着我们的家族,留给我的精神财富我和我的全家享用不尽。何昌的奶奶一生勤俭乐于助人却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死于饥饿,这让何昌终生伤悲,打从奶奶亡故时起何昌就立志用艰辛打开富裕之门,让天下所有的奶奶得温饱不受饿。然而何昌青壮时代的确太贫穷了,穷的整日为温饱奔波,穷的一件衣服穿几年,补钉摞补钉;穷的常为了油盐而发愁;穷的老大了无钱娶妻成家。为了生计何昌下过苦力,曾身背一百多斤柴走几十里到市场卖,却只能赚几块钱,这位钢性汉子从未在困苦面前低过头、落过泪,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念。
何昌凭着对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用百折不挠的拼博精神开创人生美好前程。凭着优秀表现1959年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同年担任西沟村团支部书记,随即又担任生产队长,村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党支部副书记、书记,一直到2003年才主动要求卸任村党支部书记。在几十年为党工作中,何昌还任过乡农机站站长、机械加工厂厂长等职,在每一岗位他都十分敬业,赢得各级领导及人民群众的好评;荣获宝鸡市乡镇企业家、劳动模范、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等殊荣。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祖国大地时,何昌乘风驶船,于1984年开始了新的创业历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深深的脚窝,从几人的手工加工业到几十人、几百人逐步发展壮大;成为现如今拥有1200多名职工、年产值3.5亿的岐山县华强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何昌成功了,由一个穷汉子变成了亿万富翁、公司董事长;身份变了,资产大了,可他那颗平民心没变,慈善本性依旧。他心怀仁慈常思危困人家,常思公益事业,厂子周边的村庄凡有公益援助的事,只要找到何昌他都义不容辞尽力相帮。他们村数公里的水泥巷道和路面全是他出资铺成;他们村有位老红军,三个儿子都是智残家中十分贫困,房屋破烂无法容身,何昌看到后伸出援助之手出资为他们修建了住房,用慈心善举告慰了老红军在天之灵。2011年当地一位40多岁的村民吴涣涣身染重病,医院初定为难症,由于家贫放弃了治疗,何昌听了后心中十分酸痛,出资为吴涣涣治病,从死神手中挽回吴涣涣的生命,吴涣涣恢复健康后逢人就说:“何总是我的救命恩人,是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几十年来,何昌做善事无数,救人于危困之中的义举很多,然而何昌本人却非常淡定,做善事历来黙不作声,几十年中他助贫济困投入了数百万元从不彰显于人。何昌事业上虽然很成功但他始终很低调、很平和,管理企业富有人性味,把企业员工视为家人、兄弟,每逢公司员工家中有了红、白事他都要以公司名誉遵照民风行常情之礼,让员工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为了让员工和公司更贴心,公司为员工创建了半福利性的职工食堂,按何昌的话就是:“让大家有家的感觉,少花费多挣钱,和谐相处,共奔小康。”
在何昌心目中让他感到自豪快慰的是自己有一个慈善家庭,他的老婆、三女一儿,都支持慈善公益事业,让他最舒心的是把慈善公益事业视为己任的儿子。何昌的儿子何林岐是个70后的好青年,继承了父亲吃苦耐芳、诚实做人做事、严己宽人的美德,传承了家族济危助困的忧良品德和传统,同时又具备年轻人初生之犊的拼博精神。这是位见一面会使你很难忘怀的青年,中得身材标准的国字形脸上留着络腮胡须,说话斩钉截铁,一副英雄像,看到他你会联想到古代那些横刀立马顶天立地的猛将大帅。何林岐北人北相,豪侠、仗义、有胆有识,1996年3月、50万元起家创办华强纸箱厂,凭着真诚、信义和胆略在商海弄潮,从数十万发展壮大为数千万,成为岐山纸箱行业的巨头。
2003年父亲何昌把华强工贸公司总经理的担子压在儿子何林岐肩上,何林岐正式接任总经理一职。从接任那一刻起,何林岐始终不忘父亲交班时的三句话:“1、有多大能耐办多大事,不浮躁、不攀比。2、照章纳税,守法经营,不做违法的事。3、讲诚信、讲道德,人品活正,当老实人做老实事,与人相处宁自己吃亏不让别人吃亏”。遵照父亲的守则结合年青人敢拼敢冲的创劲,何林歧在商海乘风破浪一路成功。在两代人30年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下事业不断壮大,到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华强工贸公司、华强物流公司、华强钢构公司、华强精密铸造公司、华强西安分公司、华强纸箱厂、华强包装印刷厂,成为实力雄厚的集团公司。拥有员工1200多名,固定资产2亿多元,年产值3.5亿元。
何昌成功了,何林岐做大了,然而父子俩始终不忘众乡亲,不忘慈善公益事业,在扶危济困工作中父子俩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何林岐更是心系公益情牵贫困人群。2001年,汉中市四亩地镇遭受洪灾,有许多儿童失去父母无家可归,政府为岐山县分了20名孤儿,何林岐知道后找到县有关部门主动承担6人的扶养资金。2002年,太白县桃川镇贫困山区有一杜姓特困户,家境贫寒户主病逝,儿子杜小龙正上小学四年级家遇绝境,何林岐得知这一情况后深入贫困山区寻贫助困,主动承担杜小龙小学至中专的全部费用,杜小龙中专技校毕业后何林岐将其安置在华强公司上班,成就了一个贫困学生的前程,挽救了一个家庭。2010年,西安户县灵山古祠遭受火灾,诊贵文物受损,修复资金短缺,祠院管理修复人员十分发愁,恰好何林歧出差路过,问明情况后主动承担了短缺的4万元,灵山古祠管理人员十分感激。
何林岐长了一副英雄像却有一颗菩萨心,和他父亲一样见穷人就心酸、见贫困就心软,2011年中秋节,何林岐带着慰问品去凤翔县看望教会孤儿院的孤儿,当看到孤儿们的被褥破烂无法御寒过冬时心中很酸痛,回家后就和母亲、妻子一块上市场买了上好的棉花,叫来了姐妹全家动手赶制了30套被褥,全家人一起将被褥送到孤儿院,接到他们全家这份温情厚意时,教会及孤儿院人员潸然泪下握着何林岐以及家人的手说:“雪里送炭、雪里送炭啊!你们全家都是好人啊,我们为你们全家祈福,好人好报、好人好福。”何林岐不仅情牵贫困人群,心中还时刻牵挂岐山县的文化事业建设,2011岐山周公庙水景工程建成他主动捐赠2万条锦鲤观赏魚,价值10万余元,为周公庙景区锦上添花。
何林岐和他父亲一样,做善事不图名,几十年来这对慈善父子就是这样黙黙无言地做着扶危救困的善事,在公司、财务人员从登记中查得华强公司为公益慈善损赠93次金额将近200万元,财务人员讲:这个统计不全面,董事长和总经理自己捐赠的我们无法登记。但是党和政府、慈善机构已把他们父子的功绩铭刻史册:2008年他们荣获宝鸡市人民政府、宝鸡市慈善总会“慈善贡献奖”;2010年岐山县慈善协会授予何昌“慈善大使”荣誉称号、授予华强公司“慈善企业”称号;2011年岐山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慈善协会授予何林岐“慈善现进个人”称号;2012年1月宝鸡市中小企业协会授予何林歧“爱心模范”称号;2012年4月岐山县文明办、慈善协会授予何昌、何林岐“父子慈善家”称号,颁发了“德隆望尊”的牌匾。
采访结束时,何林岐告诉笔者,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扶危济困工作,向贫困者献出我们父子的一份爱,我们全家的一份爱,我们集团公司的一份爱,让贫困人群感受到爱的温暖、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何昌、何林岐父子几十年来用似水的柔情、火热的爱心践行扶危救困、救人危难的美德,用善良的心、慈祥的爱谱写人生最动听、最美丽、最传世的歌,谱写他们美好亮丽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