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 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20 ..
· 2023海内外河南商会会 ..
· 中德职业教育发展交流会在 ..
· 十年春华秋实 五维 ..
· 省妇女健康促进会举行第四 ..
详细内容
 
汤敏:中国慈善缺什么 公益是一项全民事业
汤敏,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兼职教授,长城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的大量财富掌握在政府和国企手里,仅有一小部分财富掌握在企业家手中。解决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全面发展的方式。

中国慈善家:过去三十年,是一个财富积累较为集中的时期,我们称之为商业改变中国的时代;目前看来,未来三十年,将处于一个侧重财富分配的阶段,我们称之为慈善改变中国的时代。您如何看待中国的公益慈善前景?

汤敏(博客):现在我们积极提倡机会均等、包容性增长,而公益慈善就是推动机会更均等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国的公益事业、中国的社会创新将会很有前途,尽管我们的起步比较晚,起点比较低,但很可能会跟经济领域一样,可以发挥后来优势,奋起直追,缩小差距。据最新统计,中国现有亿万富翁6万人、千万富翁96万人,如果这些富翁每年捐助出1%的财产做公益事业和社会投资,一年下来将近是1600亿元人民币。

中国慈善家:这是否要求各种民间力量通过包括公益慈善在内的途径,一同发力,纾缓一些社会矛盾?

汤敏:慈善的潜力非常大,却又不能高估它对社会改良可能起到的作用。应该说,社会通过公益的力量是会有一些改变,但从更根本上来说还得靠政府、靠商业、靠企业、靠公众的力量。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发达国家,公益都只能起到一个拾遗补缺的作用,它承担不了太多的额外任务。

中国慈善家: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有学者担心中国已染上拉美病。为此,在缓解一些社会问题上面,也不乏企业家出钱出力,积极参与其中。类似友成基金会这样的公益慈善机构,就是由一批有责任感的企业家共同发起的。那么在您看来,企业家群体能在中国慈善业发展的进程当中,充当怎样的角色?

汤敏:首先可以肯定,企业家是能够发挥很大作用的。把自己的企业搞好,把产品做好、创造就业、交税,是企业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公益慈善是一项全民参与的事业。在中国,首先是政府的对公益事业的政策;其次是公众参与;再次,才是看企业家群体。企业家群体不但可以在资源上帮助公益事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亲自参与。这是一个需要合作的关系,是一项广泛的公益事业。

中国慈善家:回望美国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伴随经济急速发展,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私人手中。这也促使卡内基、洛克菲勒等富豪纷纷建立慈善基金会,从而推动了美国慈善业发展和社会改良,现代意义上的慈善业也从彼时发端。而今日中国,财富的迅速积累同样导致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潜伏。二者之间究竟有何迥异之处?

汤敏:实际上,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家都在办基金会。当然,在其他的方面,简单拿美国与中国对比,恐怕是不太合适的。中国的大量财富是掌握在政府和国企手里,仅有一部分财富掌握在企业家手中。另外,毕竟一百多年过去了,世界上很多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公益慈善事业的运作也越来越成熟了。我们没必要完全地重复十九世纪的模式。最近国际上公益慈善事业新模式,如社会企业、社会风险投资等等,我们可以跨越式发展,直接运用新的模式。在其他的领域也是一样,我们无法全盘照搬一百多年前的美国模式。

社会应对行善者宽容

在中国的公益慈善领域,长期以来市场是比较扭曲的,主要是一些不受监管的公办的公益组织把这个市场扭曲了

中国慈善家:中国的公益事业才刚刚开始,发展势头也很好,包括很多企业家也都成立了基金会、NGO,但这个领域近期也出现了不少的风波。在您看来,对中国公益慈善领域而言,主要需要改进哪些方面?

汤敏: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更好、更宽松的环境。要做好、做强公益事业,一个宽松的环境是必要的前提条件。

其次,很多政策也需要调整。比如像监管、税收、各种规章、法律以及NGO组织的注册等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同时,社会的公众舆论也需要保持一个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在这段时间,像郭美美事件,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冲击很大。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少数的不受监管的公办基金会出的问题。这些机构出问题是迟早的事。但是社会上有些人不分青红皂白,对公益事业一律指责。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这些事件的发生对公益事业的推动与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这个事件体现了公众要求更高的透明度,要求更规范地运作,这些要求非常好,可以使公益事业发展得更健康。

中国慈善家:确实,社会的进步固然离不开公众的监督,但许多东西在它刚刚开始的时候,也应该允许有一个学习和试验的过程。

汤敏:中国目前在公益事业上为什么发展比较慢?凡事都一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国的公益事业刚刚起步。公益事业在中国应该就像我们民营企业在八十年代初的阶段,是刚刚发展起来。不管是从政府到企业、到企业家、到社会,对它都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要求得太高,有时候会把一些萌芽给掐死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向前看。当然,跟几年前比我们有了很大进步,前面说的问题虽然都还存在,但也慢慢地都在松绑,包括政府部门对公益组织的一些看法,已经有所改变。

中国慈善家:今后,对企业家做慈善,我们的社会是否应有一定的容忍度?

汤敏:对,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民营企业的的发展问题就有一定容忍度,比如允许深圳办特区做一些试验、允许傻子瓜子犯点错误。实际上,在这些新领域,本来就没有规范,或者有的规定本身就是十分不合理的,是逼良为娼的规定,是恶法。在这些规定没有改革之前,按这些规定的规范化,就根本不会有今天的改革开放的成果。如果一开始就要求一切都必须尽善尽美、不能违反一点规定,也是不现实的,公益事业同样如此。我们社会要逐渐培养好心态,不断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

我的微博前几个月引用了民政部慈善司前司长王振耀的一段话,这段话非常好,可以用来参考这个问题。王振耀在“现代慈善的十大基本理念”一文中强调,对行善者要宽容而不是苛责。现代慈善的行为方式较为优雅,而在中国,常见到不捐赠者比捐赠者更有道理、甚至以高调反慈善为荣的极端现象。

慈善何以改变中国?

没有一个模式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连商业都在不断创新,对刚刚发展起来的公益慈善事业来说更是如此

中国慈善家:如今舆论上有不少呼声很尖锐,相比之下,具有民粹倾向的思想似乎占了上风,比如,对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等目标提出质疑。您对这种现象有何看法?

汤敏:现在,中国的舆论环境已更为开放。其实这些舆论以前并非没有,只是没被听到,没有渠道可供抒发。这些民粹思想一直存在,现在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舆论也就越来越自由。听到一些这样的声音是正常的。

中国慈善家:像微博这样的新技术,对公益慈善发展、对提高社会民主化而言,您认为将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汤敏:微博是一个技术平台,对于民主化提高、对于老百姓的交流、对于表达思想有很大帮助,但它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有一些人在微博上发表一些非常不负责任的言论、谩骂、传播谣言等等。当然,这是在所难免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以前欧美国家都是批评发展中国国家不民主、不自由,比如在伦敦暴乱时,他们也很讨厌一些煽动老百姓抢劫的短信,真有事情碰到他们的头上,他们也会采取一些强制的措施;再比如,美国的费城铁路,发生问题后他们就把火车上的网络给关掉了。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一个工具可以用它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不能因为有人利用这个工具做坏事,而把工具否定掉。

中国慈善家:是啊,不可因噎废食。如今您也在研究一些新的慈善模式,用于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其中有没有您认为比较好的?

汤敏:慈善有多种模式,没有哪个模式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社会很复杂,这么多的方方面面,没有一个模式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因此会有多种模式的存在。很多新的模式不是非常成熟,还值得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连企业、商业都在不断创新,对刚刚发展起来的公益来说更是如此。我更关心的是公益教育,同时还有社会投资方面的问题,因为我是学经济的,对这方面更关注。

“社会创新”以人为本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做公益。公益事业跟做企业一样,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差的,也需要不断发展

中国慈善家:中国慈善业发展需要许多的支撑条件。现在听到不少人抱怨,认为我们主要缺的是政策、缺是的企业家捐钱。在您看来,我们的公益慈善主要缺什么?

汤敏:在我看来,其实我们最缺的是人,一批以专业的方式来做公益的人。很多人认为公益就是志愿者,都是些奉献者、殉道士们,其实不是。公益本身就是一个事业,是一个正常的工作,一个能够拿到体面收入的工作。像美国这些地方,有10%的就业是在公益领域。

中国城市有三亿多就业,10%就是有三千万全职的人跟大家一样上下班和体面地生活。公益是能容纳三千万人的事业,它就跟你们做媒体是一样的事情,虽然不是赚大钱,但可以有中产阶层的收入水平。我们现在缺的是大批年轻人,把公益事业要当成一个正当的职业,拿到甚至比社会平均工资高一点的收入。我们现在需要大批专业的人参与推动公益事业。

中国慈善家:中国的公益事业,今后主要还是要靠更多专业的年轻人。

汤敏:但目前国内还没有真正能够系统推动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平台。我们正在筹备成立一所新公益大学,我去友成基金会主要就是为推动这件事。友成新公益大学应该是这样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也是一个智库:它通过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各方资源,用参与式教育和基地实践的方式,为企业、为政府、为社会来培养社会创新人才和社会发展。

中国慈善家:是否可以说,如果我们能培养出更多的人去发现许多政府和企业解决不了、社会又特别需要的一些新方式、新方法,我们的公益慈善事业才能发展得更好?

汤敏:我们的确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做公益。公益事业跟做企业一样,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差的,但做公益比做企业还难。而且,做公益本身,也像做企业一样需要不断发展。

比如说,有个最新的理念,就是用做企业的方式来做公益。现在西方理论发展出了企业社会投资的概念,并出现了一批社会企业,它跟企业一样,只不过不是为了赚大钱,但也要自我滚动、自我循环,至少能回收成本,而且还要越做越大。它是介于企业和纯公益之间的一个市场,这个市场正在非常蓬勃地发展。中国现在也非常需要这样的新公益方式。

【作者: 】  【发表时间:2014/8/25】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