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风仙骨 瘦硬通神
——任法融书法艺术赏析
姚展雄
他,是一位道士,早岁入道,转益多师,熟读典籍,道行高深,是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他,是一位学者,腹笥充盈,博览群书,精通三玄,著述颇丰,是弘法利生的布道者。
他,是一位书家,幼年习书,临池不辍,以道入书,道与艺合,是卓然不群的书法家。
他,就是现任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的任法融先生。
在陕西书坛,他以其深厚的学养、独特的书风、俊秀的风骨,独领风骚,自成一家,成为书林艺苑一道异样的风景,为世人乐道、仰慕不已。
任法融早年丧父,跟随外公习书学文。他的外公是前清秀才,以教书为生,古文修养深厚,书学功底扎实,在外公的悉心教育下,他从颜体入手,开始临帖,后又上溯欧体、柳体,朝乾夕惕,临池不辍,天长日久,打下了扎实的“童子功”,奠定了他大气浑厚的书法根基。
1955年冬,一次偶然的机会,19岁的任法融到陕西陇县道教宫观“龙门洞”游览,见此地山清水秀,环境幽美,又听说元代的道士丘处机曾在此地修炼得道,心颇慕之,在山中盘桓数日。经请示该观监院,同意留住。从此,任法融与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边学道诵经,一边临习书法。尔后,拜全真龙门正宗廿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为师,随师学道。1957年冬,任法融拜别师父,离开陇县龙门洞,到陕西周至楼观台道院挂单,师承梁宗和道长,熟读《左传》、《尚书》、《易经》等儒道典籍。在老子写经的地方——楼观台,任法融利用得天独厚的碑石资源,用心揣摸唐代楷书大家欧阳询书写的《大唐宗圣观记》、唐代苏灵芝书写的《老君显见碑》,以及唐人书写的《灵应颂碑》等近百通碑石,心追手摹,流连忘返。他通过阅读历代名家碑帖,用心揣摩每个字的点划结构和运笔起势
,体会名家书法的结构布局,在前贤大家的熏习滋养下,眼界大开,书风渐成。
任法融道长在繁忙的道教教务之余,潜心著述,先后写出了《道德经释义》《周易参同契释义》等数十部专著,著作等身,誉满学界。他以道入书,追求“道与艺合”,将老庄哲学中的“自然”、“无为”、“静虚”、“心斋”、“坐忘”、“无己”、“丧我”等思想融入到书法创作中,怀着对世间万物澹泊无为超然物外的心态,天机自发,放笔直书,从而使他的书法“由技进道”,臻达至高的艺术境。
综观任法融道长的书法艺术,窃以为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一、道风仙骨、瘦硬通神。“道风仙骨”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为任法融道长所题,是对其书法风格的高度概念。任道长的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骨气洞达,他将南齐谢赫“六法”中的“骨法用笔”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境地。他以道法自然贯串于笔墨,用笔多以侧笔取势,卧笔直扫,乘势而下,气势如虹,其运笔大气磅礴;虚实相生;其墨色,浓淡相宜;其节奏,疏密相间;其结构,和谐谦让;其韵律,刚柔相济,“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起笔处以水濡墨,酣畅淋漓;行笔时疾涩顿挫,方劲刚朴;运笔时放笔直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常常墨悬幅边,笔运纸外,给人以长风吹林、大漠扬沙、江河归海的感觉,又给人以长云横空、明月入怀的联想。使书法内在的张力与飞流直下的坚韧峭健极有风致地结合为一体,其书法作品,像一位超迈隐逸的高人,独立于世俗之外,给人“卧雪眠云”般的出尘之想。
二、澄怀味象、迁想妙得。“迁想妙得”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提出的画论观点,同样适用于书法。书法创作虽然不像绘画那样,直接以自然为描写对象,但是书法是从自然发源的。书法家非常强调向自然学习,从宇宙万物中获得启示,去创造书法的艺术形象。在中国书法史上,关于书法家向自然学习,从宇宙万物中汲取营养,迁想妙得,从而丰富艺术表现力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得书法神髓,怀素观夏云变化悟书法意趣,睹墙壁裂纹,领悟到书法贵在自然天成,黄庭坚从船夫划桨的动作中受到启发,认为胸中要有意象,才能下笔作书等。任法融道长深谙此道,他常常澄怀观道,迁想妙得,取法天地万物,使其笔下流溢出丰富的情致和意趣。如他书写的“月”字,在卧笔切入横笔长扫的飞白上,轻轻落上两点墨,如朦胧的月亮上,卧着两只顾盼灵动的鸟儿;又如飘垂的丝萝上,镶上两颗黑色宝石,升华到了知黑守白、以虚写实的化境。一个“道”字,犹如一寻道者,驾一叶扁舟,云游四海,或访名山大川,或拜哲人圣贤,探究民间善恶祸福之本源,天南海北四季物候之繁衍变化,终归明理悟道,修成正果。而“德”字则
如修行之人盘膝打坐,参禅悟道,静养其德,广施其福。从“鹤翔”二字中,我依稀看见一童颜鹤发的仙翁为善男信女讲经释道:人鸟同为一理,欲求展翅高飞,得先敛首蓄尾,修身向善,处下不强,居后不争,须知清静无为方可大有为,以待羽翼丰满,能力兼备,方可随心所欲,一飞冲天,遨游于天地之间。
欣赏任道长的书法,宛若“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眼前意象纷呈,变化万千,惶兮惚兮,令人不可端倪,不可方物。
三、以道入书、道与艺合。书虽小技,但通于大道。书法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人的精神的外化,故书法又称“书道”。别人为“书“而习“道”,任道长为“道”而习“书”。他从传统中走来,一边悟道,一边写字,又将自己数十年对道的理解与体悟融入笔端,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统摄书法,以道家“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境界体认书法,以道家超凡脱俗散淡清逸的
态度对待书法,以道入书,从而使他的书法臻于大美而不言,合于大道,卓然独立,自成一家。
任道长的书法是无为而为,无法至法,无意于佳乃佳。他以“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的谦虚美德对待书法成就,以广博的先秦义理、深厚的道家学养、以及阔大的气度胸怀,在现实的滋育下,将自己的满腔情思,外化为灵动的笔墨线条,“诗不能尽,溢而为书”,文墨兼发,道艺交参,从他的书法艺术之中,我不仅欣赏到他的书法艺术之美,还领略到他道风仙骨的宏大气象,更体悟到他博大精深的道德经的精神内涵。
任法融 俗名任志刚,原籍甘肃天水,生于1935年。1950年出家学道。现任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陕西道教协会会长,山西道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道教学院院长,陕西周至楼观台道观监院,我国著名道教学者,慈善家,著名书法
家,著名易学专家,国际风水大师。
他喜读道书,勤于著述,先后著有《道德经释义》《太上老君养生十四字诀》《周易参同契释义》《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等著作,风行海内外,广受推崇。他爱国爱教,信仰虔诚,用心办道,是当今道教界少有的学者之一,多年讲学于世界各地,为宏扬祖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以道入书,道与艺合,书风独到,看似随心所欲,却蕴藏玄机,道法自然,放笔直书,道风仙骨,瘦硬通神,自成一家,有着很高的书法美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