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不止有座山,还有……
有着“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华山,作为陕西的代表性景点,秦岭支脉分水脊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凭藉大自然的风云变化,成就了华山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华山屹立在中国版图的腹地,雄伟挺拔的气势,高耸云天的形象令人骄傲,令人鼓舞。
说起华山,我们都了解它是著名的中国五岳之一,大部分来华阴的人,也都是为了体验和挑战华山的奇险峻秀。不过在华山脚下,也有一些地方拥有悠久历史文化,这些地方更值得我们一看!
一、魏长城遗迹
魏长城是我国最早的长城,它比秦长城早100多年,距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不少专家和学者研究确定如今华阴市长涧河西岸的长城,就是战国时期的魏西长城遗址,即属《史记 魏世家》所说的魏惠王19年所筑的“长城”最南端的部分。
据研究华阴魏长城的起点在华阴朝元洞东南约150米处的华山山麓,夯土建筑在距地表约5米的生土上,专家推测魏长城是利用较高的山麓地势构成的。华阴魏长城沿着弯弯曲曲的长涧河自南向北延伸,有的略呈直线,有的拐弯弧度较大。
二、西汉京师粮仓
京师粮仓遗址位于华阴市岳庙办双泉村南。京师仓,又名华仓,修建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前88年),是为首都长安贮存、转运粮食的国家大型粮仓。据测算,该仓容量上万立方米,京师仓遗址,对研究汉代建筑史、经济史、漕渠航运史等具有重要价值。
三、一柏一石一面井(云门池晋柏)
在华山玉泉路北段,古有一处道教宫观叫云台观,解放前为云台中学所在地,云台观主体建筑有三清殿、玉皇殿、西岳殿、无量殿、三官殿、六师殿、北斗宫、文昌阁、希夷亭等。观墙外有八角井一口,称云门池,又有晋柏一棵,为西晋太康九年(公元288年)弘农郡太守魏君实植,连同井畔那块奇石,故称“一柏一石一面井”,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人文景观。
四、关帝庙
关帝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曾几度修葺,到民国形成规模。大约占地40亩,坐北朝南,主要由前殿、厢房、东西配殿、正殿、后殿几部分组成,前殿临街,砖雕歇山,面阔9.1米,进深8.2米。配殿面阔8米,进深6.7米,为典型的明清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研究价值。
关帝庙往昔道众云集,香火鼎盛,赶考学子也曾在此投宿问卜,是以庙事兴隆,灵被一方。然因久经沧桑,地震洪涝,致使偶像废毁,堂屋破败。华阴市政府高度重视,2010年由市省文物旅游局制定保护和复修方案,省文物局投资贰佰余万元实施一期修复工程,由西安市古代建筑工程公司承建,遂使关帝庙风光再焕。
五、东岳庙
东岳庙位于华阴市岳庙办庙前村北党校院内,为当地群众供奉东岳大帝的活动场所。东岳庙原有金水桥、石牌坊、山门、前殿、及厢房等建筑,原占地约25亩。现仅存大殿及前殿两座清代建筑。东岳庙始建于明代,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时重修,康熙四十九(公元1710年)年华阴知县简廷佐又对东岳庙进行了扩建,使庙宇更加壮观,民国九年(1920年)民间募资维修。
六、胡景翼将军墓
胡景翼将军陵园,位于华阴市玉泉路北段华山荣军烈士陵园东南角,南北长36米,东西宽15.5米,面积约558平方米,墓冢修复后对胡景翼将军生平介绍及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胡景翼(1892-1925)字笠僧,陕西富平人。1910年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在耀县组织起义失败后流亡到日本。1917年护法战争期间加入于右任在陕西组织的靖国军,任第四路司令。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又暗与冯玉祥、孙岳联合倒直,发动北京政变。后与冯、孙组织国民军,任副司令兼第二军军长。11月,任河南军务督办。1925年4月病逝于开封。胡景翼将军逝世全国震惊,5月,胡景翼将军的灵柩由豫归陕,安葬于华山北麓的王猛台下。
来华山,也可以看看这些景点,感受不同的历史文化。
【编辑:大华山智慧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