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系列《十世纪菲律宾·广州青釉凤首壶》油画 100×150cm 冯少协
海上丝绸之路系列《通海夷道·西沙》 油画 150×100cm 冯少协
海上丝绸之路系列《1767年·虎门》 油画 冯少协
关于冯少协的《海上丝绸之路》系列油画
我曾经在一篇关于冯少协油画创作的文章中说,冯少协已经形成了他的一套独有的构思与创作手法,这一创作手法的几个基本点是:一,涉及重大历史事件与社会现实冲突的宏大主题;二,以多幅系列方式,而不是独幅油画作品来全面地反映事件与冲突本身;三,这种反映,无疑形成了一种多视角多维度的观察与思考平台。就反映事件而言,得以通过不同细节,重现事件的复杂性,以及观者,包括艺术家在内,对于事件多样化的思考;就反映冲突而言,艺术家得以运用多种构图与形象,力图把因冲突而滋生的情绪、因情绪而激发的愤怒、昂扬、因愤怒与昂扬而上升的人性高度,给一一表现出来,直接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这里,历史事件指的是《百年广州》,而冲突则指《中东血泪》。
因为是系列创作,不仅增加了构思的难度,而且,还要考验艺术家的形象刻画能力与处理不同场景、物象的描绘方式,既要在作品之间保持风格的一致,同时,又要因为内容、细节、乃至情节之差异,而去寻找细微的画法,让同一系列的作品增加风格的丰富性。结果是,冯少协的创作就像阶段式的,一段时间进入一个重大专题,埋头进去,而扔下其他兴致,专心致力于这一题材当中,让自己变成这个题材的一部分,让自己在情思上与题材的情绪同生死共命运。也就是说,他就像着魔一般,睡在题材当中,想着题材,翻看着各种与题材有关的资料,同时苦心冥想构图特点、形象处理、画面效果与描绘方式,一直到题材本身的内容告一段落了,作品终于累积到相当的程度了,已经完成了几十张甚至上百张了,冯少协才能够透过气来,才开始回到现实之中。这无疑又造成了另外一个冯少协现象,那就是他极少参加大型展览,因为他的作品都不是独幅的。他的展览只能是他自己。每一次展览就是一个主题的集中展示,每一次的主题就是一个展览。
《海上丝绸之路》是冯少协新近的系列创作,历史跨度超过几年前完成的《百年广州》,复杂程度自然也超过了对广州现代史的描述。因为丝绸之路本身涉及到了不同区域和国家的民族文化,沿着海路所发生的贸易,既是商业的活动,更是文化交流的大事。冯少协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油画作品把这当中的文化意义揭示出来,转化成为一种视觉的样式,可想而知其创作之难度,非一般人所能想象。
首先是历史感的问题。如何使画面具有一种时间的透视,让我们通过画面恍惚回到久远的年代,以唤起人们对历史的感知,让历史具体化。从作品面貌看,冯少协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通俗来说就是“做旧”,通过对色调的有效控制,给视觉套上历史的外衣。“做旧”还包括对画面的特殊处理,通过一种写意的方式,而非写实,来“还原”我们对历史的观感,落实我们对历史的认知。为了达成这一效果,冯少协小心地吸收了十九世纪早期的一些外销画的特征,再加上少许的平面化处理,让作品本身就具有一种“往日”的气息。《回望:古黄埔港》就是这样一个例子。画面由一种褐色调构成,轻松的画刀则用来处理远处的山体,使之具有一种写意性。对商船的处理也依循这一方法,用画刀略为造型,然后用画笔稍加描绘,使之具有一种远观的感觉。一种可视的历史感就通过这样的处理而得到了合适的解决。《十八世纪·清·黄埔商港》在风格上与《回望》有相同之处,但在色调处理上,则更丰富,以便产生更接近现代的感觉。处理上也比前述的作品更具象一些,以增加现实的意义。而在《1745年最后的航行·哥德堡号》这幅作品中,画家则有意识地增加了写实的因素的同时,却通过对远天云层的处理,而把一种心境具体化了。相比之下,《广州·南海神庙》就更具写实性,以突出一种视觉的观感。而《文明的见证:广州光塔》,在画面的处理上还带有一种隐约的戏剧感,云层的浮动证明历史感本身也可以是可感可触的视觉存在。
其次,在处理不同民族文化交流方面,冯少协别出心裁,通过对道具与器物的描绘,也就是通过静物画这一种类,来表达他对文化的理解与赞叹。《十世纪菲律宾·广州青釉凤首壶》是一张静物画,沉稳的色调又告诉我们,这不是静物画那么简单,而是包含了作者的一种对历史的透视与观照。在这里,壶的质感本身就是内容,但所表达的却不是壶的质地那么简单。在这里,质感就服从于艺术家对历史理解。当人们在这一特写系列中观赏到这样一幅静物时,所产生的审美,则和具体的历史事实挂钩,而失去了单一的静物的意味,成为一张具有鲜明主题思想的独立作品。《十五世纪广州·威尼斯银币》也作同是观。在这里,有一个细节值得提出来,作者为了表明他并不是在画静物,在画普通的器物和道具,他在画面用了一些线条,把画面的平面感突出,以强调其中的非静物的意义。冯少协这一作法显然是有意义的,突破了普通静物与器物描绘局限,而让物品本身“说话”,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
总之,冯少协把历史中的丝绸之中搬到了画面上,以完成他画上的丝绸之路,从而达成把历史视觉化与艺术化的目的。他的这一尝试目前仍然在进行中,样式与色调的处理日益丰富多样,对母题的选择也照顾到平衡历史与观感的关系,既是历史的,更是艺术的,从而让画上丝绸之上本身成为一件数量众多、样式丰富和色调细腻的系列作品。这对冯少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我相信,他正是通过这一考验,来表述他对油画、进而对艺术、更进而对历史的体认。我期待着他的后续作品的出现。
杨小彦(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