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主题沙龙热烈开讲
——对话老挝中长期规划的实施与评估研修班
2015年07月17日08:43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讲好中国故事”主题沙龙现场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讲好中国故事”主题沙龙于7月9日上午在国家行政学院港澳培训中心举行。围绕此次沙龙活动的主题“中长期规划的制订”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学者和老挝研修班的学员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彩对话。
本次沙龙由国家行政学院国际部副主任周萍果主持。周萍果向老挝学员表示了热情的欢迎,介绍了沙龙讨论的主题和流程以及两位发言专家的基本情况。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首先发言,他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十三五规划”主题,从春秋时代的《诗经》与《孟子》讲起,梳理了“小康”这一概念从诞生到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目标的过程。他解释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与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百年目标之一,以图表的形式详细阐释了建成小康社会所需要达到的各个方面的指标,并且介绍了“十三五”规划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包括五个方面的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富有内在生命力、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资源环境得到保障。”他指出了“十三五”规划中体现出的社会总体布局的拓展、与各个建设总目标的衔接等特点,并将其与人口、民族、城镇化等问题相结合,全面阐释了在“十三五”规划中,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接下来发言的是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的褚松燕教授,她发言的题目是“中国中长期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同样是研究中长期规划的制定问题,丁元竹围绕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目标,褚松燕则从公众参与的方面来介绍中国中长期规划编制的过程。“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的意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奋斗目标,团结人民,共同奋斗。我想与大家探讨的,就是如何根据人民的意愿来形成相关目标。”她在的发言中说。她以“十二五”规划为例介绍了规划编制的9个步骤。在这9个步骤之中,几乎处处有公众的参与,充分体现了民众的意志。在前期研究方面,发改委就多个社会单位进行招标,营造出调研气氛;在规划起草阶段,起草组的六个调研组奔赴各地调查,充分了解各地情况;规划纲要形成之后,发改委听取了包括民主党派、专家学者、工人农民在内的各界人士意见,最终在全国人大上得到通过。褚松燕教授总结说,“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是一个民主-集中-再民主-再集中的过程,是学习型、广泛参与型、集思广益的智慧型决策。
在提问与交流的环节,老挝中长期规划的实施与评估研修班的学员们十分积极,向发言专家提出了诸多问题,会场气氛热烈。老挝学员的第一个问题落在中国近三十年城镇人口比例上升对发展的影响上,丁元竹从正反两方面回答了这一问题,既点明了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也并未回避城镇人口增加给大城市带来的种种问题。在被问到中央与地方、北京与其他省市的中长期规划有何不同时,褚松燕指出中央与地方同中有异,各地因实际情况的不同会对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丁元竹以自己担任北京市“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委员会委员的经历为例,详细讲述了北京规划制定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一位老挝学员就自己所在的占巴色省的现代化、工业化问题咨询两位专家,两位专家将其与我国部分地区的实际相类比,给出了中国在长期发展中总结出的经验,令老挝学员不住点头赞赏。
沙龙在热烈友好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这次沙龙成为中国与老挝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加深两国对彼此的了解,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谊。两国国情虽有不同,但在发展经验上却可以互相借鉴,共同进步。这次交流活动在各位与会人员心中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为两国的友好合作增添了一抹亮色。(杨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