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详细内容
湖北:做好发展“必答题” 不负春光谋重振

湖北:做好发展“必答题” 不负春光谋重振

郭婷婷 张沛 金雨蒙

2021年04月12日15:50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4月7日下午,来自国内各行业的100多名企业家齐聚武汉会议中心,参加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21武汉特别峰会。一年前,武汉向广大企业家发出“英雄帖”。在解封一周年之际,企业家们践行承诺,带着真金白银来投资了。

“一年来,我们已先后3次组织企业家来汉,和武汉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看到武汉在疫情后蒸蒸日上、重新崛起,我内心充满感慨,这的确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未来一定有更大的发展!”亚布力论坛轮值主席、多点DMALL董事长、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动情地说。

29个优质项目在现场进行了集中签约,总投资金额达346.56亿元。项目涉及光电子信息、大数据、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等领域。

春已至,行向前。面对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冲击,湖北全省上下保持“大战”状态、“大考”作风,在抓好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的同时,抢抓机遇,苦练内功,争分夺秒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放眼荆楚大地,一批重大项目投入建设、高效推进,各地不负春光赶工忙,疫后重振信心满怀。

雨中不停工的湖北省人民医院洪山院区工地。人民网 郭婷婷摄

补医疗短板 筑防疫堡垒

清明节后,湖北省荆州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工地上,多栋主体建筑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为了如期完工,项目不分昼夜抢工期,工人三班倒、人停机不停。

这是湖北省首个利用紧急援助贷款开工建设的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项目,从谋划到开工仅用了73天。这个“平战结合”医院建成后将弥补传染病医院床位的不足。

“虽然筹措资金难、审批流程复杂、施工难度高、工期要求紧,但这些困难都没能阻碍项目前行的步伐。”说起这些,项目负责人颇有些自豪。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强调,“我们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一年来,湖北牢记嘱托使命,着力打造一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湖北样板”工程。

2020年8月20日,湖北省政府印发《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工程位列“十大工程”之首。

今年初,河北两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武汉有活动轨迹。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得到信息后,迅速采取行动,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排查。

高效精准的防控,得益于武汉市卫生应急指挥与疫情大数据应用系统的建设。“这套系统整合了武汉119家医疗机构、5270家药店、2565所学校、13类重点场所的数据,基于5G及人工智能技术,监测发热人群,建立60类自动触发点,可实现智能预警、多点触发。”武汉市卫健委副主任彭厚鹏介绍说。

发热门诊是防疫最前哨。疫后,武汉完成62家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并在20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新增设发热诊室,实现发热病人闭环管理。

2020年7月20日,武汉市同时开工建设六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别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4个新城区,新建1家“平战结合”常备床位1000张的三甲医院;新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质子医学中心。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的建设,将大大提升我国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同济医院院长王伟表示。

抓重点工程 助疫后重振

3月31日,湖北鄂州花湖机场建设工地上,施工作业丝毫没有受到阴雨天气的影响,工人紧张地进行焊接,各标段作业有序进行。

“航站楼的土建部分已经完成,正在施工的是钢结构屋面和幕墙,预计4月中旬基本完毕。”花湖机场航站楼项目生产经理郑哲介绍,整个项目将于今年7月中旬全部完工,8月中旬进行调试验收等环节。

鄂州花湖机场建设现场。人民网 张沛摄

鄂州花湖机场是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也是我国第一个获批建设的货运枢纽机场,建成后将代表国家参与全球航空物流竞争。

2020年4月,湖北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花湖机场项目于同月全线复工。为了抢时间、抓进度、补损失,各施工单位放弃休息,2500多名建设者昼夜鏖战。

“该项目对加快补齐我国航空货运短板和弱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工期能早一天就早一天、能快一点就尽量快一点。”郑哲如是说。

“能开则开、能早则早、能多则多、能快则快。”放眼全省,各地竞相谋实事、出实招、开新篇。2021年,湖北以“开局即决战”的奋斗姿态,力争新开工4274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续建4881个亿元以上项目。

3月26日,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完工并投入试运行。吃水6米内的10000吨级江海船舶可常年直达武汉,形成一条“畅行鄂赣皖,通达江浙沪”的“水上高速路”。

鄂州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正在努力构建“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打造国家物流枢纽承载中心。

未来,以武九高铁、武九铁路、京九铁路、武冈城际铁路、武黄城际铁路和规划京九高铁、武杭高铁及沿江高铁等干线铁路为主的中远距客货运体系将与鄂州物流枢纽交互。

到2025年,鄂州将实现2小时航程通达全国GDP总量80%的地域;2045年,实现货运航线覆盖全球五大洲,客运航线覆盖全国主要城市,航运服务覆盖沿江沿海主要港口,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促产能恢复 谋动能转换

武汉经济开发区东风风神总装车间里,多台自动化AGV小车穿梭于车间内,将各种零部件运输到不同的生产线上,秩序井然的生产线上“流动着”一架架崭新的车身,经过多道工序“洗礼”,一辆辆奕炫GS和AX7 Pro在此下线。

东风风神公司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工。人民网 郭婷婷摄

2020年,作为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汽车企业,东风公司打赢了“抗疫情、稳经营”的双线战役;2021年,又迎来开门红。

“今年头两个月,东风风神已累计销售汽车13928辆,其中2月终端交付4246辆,目标完成率113%。”东风风神工厂厂长庞风华介绍说,公司是疫后最早复工的车企,仅用两周时间,生产线就全部复工复产,产能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现在公司正在挑战年销12万辆整车的必达目标。

车企全力复工复产,为武汉经济开发区打造“中国车谷”注入强大动力。

传统龙头企业再现生机,新兴产业也不甘落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最近,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街小巷里,一批自动驾驶出租车穿梭忙碌着。市民们只需通过手机APP网上预约,就可以免费体验。

记者预约了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车辆启动后,完全交由自动驾驶系统来操控,在13公里的复杂路况中,运行平稳、应对自如,遇到行人、转弯、红灯时,还会自动避让。

“与其他城市某一个互联网科技型企业单打独斗不同,‘中国车谷’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政府、央企、高校、高科技企业以及零部件厂家高效协同,已经真正形成了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圈。”东风技术中心智能软件中心副总监边宁说。

让“聪明”的车开上“智慧”的路。武汉经济开发区抓住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建设的“东风”,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网联企业,带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聚变”和“乘积”效应,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未来5年,将形成智能网联核心产业规模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抓住中央一揽子政策支持机遇,湖北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国家存储器基地二期、京东方10.5代线、华星光电T4、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为湖北加快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启动新引擎。2020年,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0.2个百分点。

优营商环境 破发展困局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今年1月4日,元旦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湖北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提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十四五”开局起步的重要突破口。

武汉市江岸区浙商大厦38楼的中国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2020年经营业绩实现了逆势增长。

“企业发展得益于辖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质的金融生态。”公司负责人黄鹤介绍,江岸区出台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在办公场所租住、税费、社保等方面给予扶持,为企业减少费用支出近200万元,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武汉岱家山科技创业城汉烯科技公司的员工近段时间忙于产品的市场推广。2019年10月,汉烯科技正式与岱家山科创城签约。因为疫情,启动工作足足推迟了半年。武汉“重启”后,为了加快企业投产步伐,科创城的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产品布局指导等服务,保障企业如期投产。

为了给园区企业创造更加高效的发展环境,江岸区行政审批局还专门在科创城设立分中心,将服务送到离企业最近的地方,其中有87个涉企事项实现现场受理,108个事项实现帮办或代办。

宜昌市夷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先证后核”改革。人民网 张沛摄

“先证后核,证照同步,原来需要20个工作日才能办完证照,如今30分钟就能办结。”4月2日,湖北宜昌夷陵万达广场总经理赵华英告诉记者。

商场开业前,当地市场监管局调配了多名工作人员到现场开展指导。通过审批流程再造,审批时限从原本的2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审批材料单项精简至5项,精简幅度达68.69%。

目前“先证后核、证照同步”改革已在宜昌市各县市区全面铺开,当地企业感叹“店小二”精神是摸得着看得见的。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激发着市场活力,给湖北的经济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湖北省委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的会议上,湖北省委书记应勇表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住湖北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在质量高、结构优、可持续的基础上,发展能快则快,确保开局漂亮、全年精彩,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风雨过后,又见彩虹。经历大战大考的湖北,正迸发出勃勃生机,全力答好经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必答题”,开创壮丽新篇章。 

(责编:张隽、荣先明)
【作者: 】  【发表时间:2021/4/12】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