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号飞天:向下扎根向上迸发,他们前进的背后是时代的巨变
央视网消息: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就像数亿年前地球生命由海洋爬上陆地,在通向未来的路上,衍生出了一代又一代文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个体的跃升,更是一个国家的底气和一个时代的巨变。
6月17日上午,长征2F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拖曳着长长的尾焰腾空而起,直穿凌空烈日。通过电视画面和网络直播,我们除了感受到船箭分离和太阳帆板展开以及宣布发射圆满成功时的三次掌声外,大多数时间其实都是在屏息凝神地等待着。
从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到2021年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在近30年的默默努力中,每个人身体里涌动着的始终是共同的原始欲望:走出去……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点火升空。
走出去
6月16日,出发前,航天员刘伯明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说:“当我站上机械臂,面向茫茫宇宙,极目璀璨的银河,环绕光焰夺目的天宫,我期待亿万国人随我们一起体验‘我心飞翔’”。
曾经,宇宙遥不可及。
56岁的刘伯明,出生在黑龙江省依安县的一个小村庄,现在是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曾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今天是他第二次出征太空。
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右)、刘伯明(中)和汤洪波(左)在出征仪式上挥手。
1982年9月,刘伯明以优异成绩考入依安县第一中学,当时家里同时负担6个孩子读书,以种地为生的父亲深感乏力。
在大哥刘伯真的记忆里,刘伯明自幼懂事、聪明。刘伯明知道家里困难,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住校,他每天骑破旧自行车,早晚往返家和学校之间20余公里。
刘伯明当年的班主任张福林介绍,在他的印象里,刘伯明一年四季好像没有穿过新衣服,每天中午带的饭也只是玉米面大饼子外加一些咸菜。为了赚学费,读高中时的刘伯明曾经短暂辍学到附近砖厂打工。
1985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飞行基地学校来依安一中招飞行员,经严格考试和重重体检,刘伯明成为依安一中唯一被选上的飞行员。
几十年来,从农家子弟到国家航天员,从偏僻村庄到深邃太空。刘伯明走了出来。与此同时,在这个人物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航天事业也在极限努力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飞天之路。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航天员聂海胜(中)、刘伯明(右)和汤洪波准备出征。
2003年,通过实验四次无人飞行任务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乘载着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发射,环绕地球飞行14圈后安全返回地面,这标志着我国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2008年,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迈出了中国人漫步太空的第一步。在逼仄、流汗的空间里,在精确到秒的工作安排中,他抽空抬头看了看天。
“地球就在脑瓜上面漂浮着,就那么大,还没有根。你知道什么叫深不见底吗?往脚下一看,第一感受就是小时候老家打的井,望不到底。”
每个人前进的背后都是时代的巨变。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拉近了普通人跟梦想的距离,让我们触碰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
时至今日,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成功发射,标志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再次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而我国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航天人才。
习惯极限
6月17日,出生于1964年的聂海胜,第三次登陆太空。
在这次任务中,聂海胜作为队长坐在刘伯明和汤洪波的中间位置。在打开面窗后,直播画面中传回了他的声音:“感觉真好。”
聂海胜曾在一篇自述文章中写到,“我出生在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一个小村庄,家里兄弟姐妹多,但父母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让我读书,因为家里穷,实在没有钱,有一次就将一只兔子交到了老师手中抵作学费”。
年少的贫穷,让聂海胜在生活中学会了勤劳和坚强。
后来,为了凑上学费,每年假期他都会去十几里外的堂兄家帮着搬木材、装茶叶、下地干活。没钱买课外书籍,他就把课本背得滚瓜烂熟。
1981年初中毕业,全乡只有他和另一个同学考上了重点高中,学校了解到情况后,专门为他申请了救济金。高中毕业后,聂海胜顺利通过空军招飞。
聂海胜曾在空军部队15年,先后驾驶过多种机型,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去航校报到那天,他像平时上学一样,只背了一个书包,没有更多的行李。在火车上,部队接兵的干部给他们每个人发了半斤糖果,没多长时间这些糖果就全化在了嘴里。
太空,承载着我们对未知的幻想、好奇和期待,同时也让我们从另一个全新的维度去探索生命的极限成为可能。
多年前,聂海胜曾在与乡亲们座谈时,谈起了航天训练中的几个“最”。其中,最具挑战的超重耐力训练,需要在50秒内,负重超过自身体重8—9倍的重量。“这个时候,人会感觉胸口、嗓子都很压,呼吸困难,面部肌肉向两边扯,眼泪向外流。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这一关是无法挺过去的。”
在苛刻的训练中,聂海胜在逐渐习惯极限。
在飞行程序训练中,闭上眼睛,他必须要知道各种设备在哪里,即使是设备的颜色、形状、操作方法、要领,也要了如指掌。而一次训练就得五六个小时,穿着笨重的航天服,蜷着腿不能动,不能吃喝,也不能大小便。
“而在失重训练中,对平衡器官好的人,会感觉很舒服。否则,会很痛苦。”
1月2日,航天员聂海胜在进行空间站任务模拟失重环境水下训练。
2016年,在神舟十一号飞船上升段时,景海鹏看到了太空与地球之间形成的一道漂亮的天地线,他用余光看到陈冬正专注于应付失重,为了给陈冬释压,他问出了那句全国人民都听到的“爽不爽”。
爽,既是千锤百炼的酸爽,也是扬眉吐气的痛快。
多年前,当蒸汽机上路时,我们还在沉睡;当飞机升空时,我们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刚刚竣工;当阿波罗登月时,我们的第一颗卫星还在艰苦制造中……从过去到现在,飞天始终寄托着我们矢志赶超的梦想,而梦想背后的支撑来自于无数航天人矢志不渝的坚持。
续写伟大
6月16日上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见面会上,汤洪波用一个标准的军礼,宣告了他首次飞天的信心。
曾经作为一名空军飞行员,他喜欢听飞机起飞的时候发动机发出轰鸣声,也喜欢开着飞机在云层里面钻来钻去。如今,他成功“出圈”,这一次他的坐骑是火箭,带着他飞向几百公里高的空间站。
6月17日上午,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内的直播画面中,汤洪波看着手上的工作手册,也时不时向窗外张望。他让手中的笔在空中自由漂浮,然后又抓回来,尝试感受真实的失重环境。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内,汤洪波(右下)看向窗外,手中的笔飘向别处。
今年46岁的汤洪波,1995年入选飞行员,2010年入选航天员。他成为我国第二批预备航天员,也是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位。
汤洪波曾经与飞天梦仅差一步之遥。那是在2016年的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中,经过层层选拔,汤洪波成为了这一次飞行任务的备份航天员。
这次出发前,汤洪波在接受采访时说:“要想向上生长,先要向下扎根”。为了这次机会,他苦练了11年,也等待了11年,如今终于等到了。
2020年7月,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左)参加联试。
在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包括杨利伟、聂海胜、景海鹏在内的8人,早已梦圆太空,5人则已卸甲离队。而邓清明,是唯一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
对于55岁的邓清明来说,这已经是他第四次进入备份乘组,也意味着他再一次与飞天梦失之交臂。
曾经在接到神十一飞天人选备份通知后,邓清明起身给了身边的景海鹏一个拥抱。拥抱很长,像是要把多年的努力,和对飞天梦想的寄托,全部揉进战友的身体里。
梦想太远,远在浩瀚苍穹之中;梦想也近,近在邓清明们每一个脚踏实地的日日夜夜中。在追梦的道路上,像邓清明一样的无数位航天人始终不曾停下脚步。
他们是备份航天员,但在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必不可少。
科幻作家刘慈欣曾写到,“立在发射台上的火箭看上去并没有什么超常之处,但一旦点火起飞,就立刻变得不像是这个尘世上的东西,充满着辉煌的神性”。
是的,这样的辉煌令世人向往。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点火升空。
嫦娥奔月的神话、仕女飞天的壁画、唐明皇夜游月宫的传说……无不寄托着华夏子孙的飞天梦想。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航天事业于新中国建国之后才起步。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埋头苦干,将中国带进了太空时代。1964年,中国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个重要成就。此后,中国航天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北京时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三位航天员整理衣服后,面对摄像头,向全国人民报告并致谢敬礼。
6月17日,进入空间站后,三名航天员向全国人民敬礼致意。
我们无法确切感知每个人内心的澎湃,但当敬礼照片刷屏网络,激动、自豪和底气不言而喻。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技术最复杂、难度最大的巨型航天工程之一,代表了一个国家在科技和经济领域的实力。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5000年文明史的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在航天领域前进的每一步,都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小步。
前苏联科学家曾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正如物理学家霍金曾担忧,“只要人类被限制在一个星球上,哪怕一次小行星撞击或一场核战争都可能把我们毁灭”。
如今,太空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可能。
不妨大胆猜想,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或许几百代人后,永恒的漂泊将被认为是文明的一种最正常的状态。未来,到太空去或许不再是一次短期旅行,而是长期停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