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详细内容
中国人民警察节 ​剑胆琴心护平安

中国人民警察节  剑胆琴心护平安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题:剑胆琴心护平安

  新华社记者

  守护岁月静好,穿梭于大街小巷,他们是人们最信赖的“平安守护神”;迎接急难险重,敢于逆行出征,他们用行动诠释赤胆忠心。

  城市里,温馨的万家灯火闪烁;乡野间,袅袅炊烟吐纳五谷馨香……一个国泰民安的中国背后,有他们藏蓝的“铠甲”、金色的“盾牌”。

  他们,是人民警察。在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向他们道声辛苦,致以敬意!

  独龙江边境派出所民警在边境巡查(2019年4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藏蓝的赤诚”——坚守一份初心

  海拔4900米的怒江大峡谷深处,进独龙江乡的路有749个弯。“出门看见人,见面走一天”,是这处险地最真实的写照。

  在这个曾经下雪就封山、下雨不通路的地方,有一群人接力传承、日夜坚守。

  平均年龄不到28岁,由39名民警、43名辅警组成——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怒江边境管理支队独龙江边境派出所,时刻守护着我国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区。

  帮助村民修路、建寨、种粮、建立警民小学……面对这群最可爱的基层民警,独龙族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党中央派到独龙族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独龙江边境派出所有一个特别的传统,新警上岗要先学会理发。“这里交通不便,理发要到90余公里外的贡山县城,老百姓出趟门特别不容易。”教导员苟国伟说。于是,他们专门组建义务理发队,每次下乡,民警挨家挨户为群众修剪头发,几十年从未间断。

  “扎根独龙江、一心为人民”,历代民警与独龙族群众结下休戚与共的“鱼水情”,先后有8名同志献出宝贵生命。

  哪里有党和人民的召唤,就把根扎在哪里,这是所有人民警察最坚定的信念。

交警罗旦华在工作中(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又是一年寒冬,罗旦华同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在窄峭的山路上巡查。山高、弯多、路窄,拥有旖旎风光的仙女山吸引万千游客,也暗藏许多交通隐患。

  2012年,重庆市武隆区公安局成立交巡警摩托车巡逻队,罗旦华主动请缨加入,与5名巡逻队员一起周而复始地在盘山公路上巡逻执勤。

  “冬披一身雪、夏脱三层皮”,10年巡逻路,他骑坏6辆摩托车,累计骑行40万公里……

  为了快速抵达现场处理警情,马路边的一张小方桌、几个板凳和一顶遮阳伞,就组成了罗旦华的“办公室”。

  无论是酷夏还是寒冬,罗旦华每天都是起早摸黑,用警用摩托车开道、护送需要帮助的群众……久而久之,群众亲切地称罗旦华和巡逻队队员们为“仙女山骑士”。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罗旦华和战友一起写下“请战书”。他们成立党员先锋突击队,坚守在车流最集中、人员流动性最大、全区疫情输入压力最大的交通检查站,整整两个月未休息一天。

  “大家需要我,组织需要我,苦点累点又算啥。”罗旦华说。

张文博在工作中(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参加工作15年,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黄姑监区监区长张文博在监区度过14个春节。2013年4月,组织上决定让他担任结核病分监区政治指导员。当时,分监区关押着136名结核病犯人。

  直面身患传染病罪犯,与他们讲法律、聊亲情,用温暖和关爱一点点浸润他们的内心……这些年来,张文博经手改造过的罪犯达到2200余人,许多罪犯刑满释放后,在他们结婚、生子等重要时刻,都会给他打电话、发信息。

  每当这时,张文博更加理解这身警服所承载的使命:“我只是全国监狱人民警察中的一员,教育改造好一名罪犯,不仅挽救了一个人,也挽救了一个家庭,要为迷途的浪子点亮心灯,让他们带着温暖、带着感恩、带着阳光回归社会……”

  默默守护,是赤胆忠诚,是深情告白。

  过去一年,日均50万名巡警出现在街面让百姓心安;3万场大型活动和1.3万余家A级旅游景区安全稳定,保障了30亿余人次观众和游客安全;全国52万所中小学幼儿园整体安全稳定,确保全国2.5亿名学生人身安全……牺牲小家,换得万家团圆,静听欢声笑语,人民警察初心如此,矢志不渝。

  民警杨仁德在福州火车站“杨仁德警务室”给学生们介绍公安民警保平安春运的情况(2020年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我在平安在”——护佑一片安宁

  高铁,现代化中国的一张金色名片。

  2021年,铁路公安机关侦破刑事案件3.8万余起,查获网上逃犯1.3万余名,查处高铁霸座、吸烟等治安案件15.3万余起……铁腕重拳,惩恶扬善,“金色盾牌”维护广大群众出行安全,让幸福中国更有底气。

  福州车站内熙熙攘攘,身着警服的杨仁德在人流中穿梭,任何可疑情况都逃不过他的“鹰眼”。

  半年内查获12名网上在逃人员、连续2年夺得全国铁路公安系统追逃“状元”……外表看起来朴实憨厚的杨仁德深谙追逃秘诀,被称为“列车之鹰”。

  2008年,杨仁德调入南昌铁路公安局福州铁路公安处福州车站派出所综合大队。从带头成立“功模服务站”,到将服务站发展成集反恐、治安防控、为民服务为一体的“杨仁德警务室”……警务室成立至今,抓(查)获网上在逃人员131人,为旅客购买“爱心”车票203张,收到感谢信43封、锦旗25面。

  “人民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杨仁德说。

  资助农村学生完成学业;帮助困难旅客补买卧票;设立爱心基金资助旅客。大到追逃缉凶,小到失物招领……仁义为本,以德服人,既是杨仁德的名字,也是他践行的准则。

  民警杨仁德在福州车站协助旅客出行(1月8日摄)。新华社发

  平安、有序的背后,总有人在默默奉献,负重前行,用行动护佑一方安宁。

  阻断诈骗电话、拦截有害短信、封堵恶意网址、拨打劝阻电话……在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无声的战斗时刻上演。

  多年探索过程中,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率先实现110报警电话、报警人、市反诈中心“三方通话”机制,被骗资金的止付挽损响应时间从天缩短到秒级。

  拦截有速度,办案有温度。

  民警在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为参观群众讲解反诈知识(2021年8月3日摄)。新华社发

  “十几通电话阻止我转账,多亏民警锲而不舍,才没能让骗子得逞。”某跨国企业上海分公司负责人李女士回忆,多亏反诈中心劝阻及时,一笔数额不菲的资金得以保全。

  亮剑出击,铲除黑恶,他们时刻在行动。

  一年来,通过开展“云剑”“净边”“昆仑”“断卡”“猎狐”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涉枪涉爆、跨境赌博和“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违法犯罪,人民警察用实际行动切实维护社会安定:为群众累计紧急拦截电诈涉案资金3265亿元,避免2337万名群众受骗;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掉涉黑组织195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086个;严打涉毒违法犯罪,破获毒品案件5.4万起,缴获各类毒品27吨……

  群众在浙江诸暨枫桥派出所镇南警务站向民警反映问题(2019年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为了万家灯火”——福泽一方百姓

  “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20世纪60年代,“枫桥经验”从浙江诸暨发端、从之江两岸向全国发展,半个多世纪来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人民满意是一条走不完的路,群众工作是一本写不完的书。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也在与时俱进。

  “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成立于1950年的枫桥派出所亮出了自己的“答卷”——党建引领下,继承“就地解决”办事原则;民意为导向,常态化大走访摸实摸细;发动群众,从“红枫志愿者协会”到“红枫义警”,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基层治理……

  浙江诸暨枫桥派出所民警在辖区进行巡逻(2019年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2020年,刚参加工作的“95后”社区民警赵梦给自己定下月访70户的目标。如今,社区老百姓已经从“警官”改口叫她“小赵”。“改变的不仅是称呼。只有一点一滴、一步一脚印,为百姓办实事,才能体现一个民警的社会价值。”赵梦说。

  2017年以来,枫桥派出所辖区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树立了人民满意的派出所新标杆。

  牢记宗旨、俯身为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民服务没有休止符,只有永远处于进行时,才能传承不息,涌动不止。

  2021年,“团圆”行动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10932名;5个户口迁移事项“跨省通办”;12项交管便利措施惠及2亿人次;8000余万名驾驶人申领电子驾驶证;169万人次通过“线上办、掌上办”方式办理民航电子临时乘机证明……

这是汤宝俊生前的工作照片(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桩桩“小事”背后的点滴变化,老百姓感受到的是“办实事”的温暖力量。

  “我喜欢警察这个职业,不管多辛苦,这辈子我是干定了!”来自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公安局垦区治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的“80后”民警汤宝俊说。

  生前入村走访时,汤宝俊帮助患病的困难群众协调办理低保手续,每逢年节,还会带着米面油前去探望。2019年,连续两起蒙面抢劫超市案引起群众恐慌,汤宝俊立下“军令状”,22小时内摸排蹲守,与同事一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6年刑警生涯,他累计参与破获刑事案件4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名,破案数始终遥遥领先。

  “他既是‘拼命三郎’,又是‘破案高手’。”年轻队员回忆,遇到再凶狠的犯人、再危急的情况,汤宝俊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还年轻,抓捕时我先上!”

  选择将背影留给别人,将危险留给自己。2021年3月24日,汤宝俊在抓捕行动中与犯罪嫌疑人英勇搏斗,不幸壮烈牺牲,永远倒在了他最爱的公安岗位上。渤海之滨,树起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时时在流血,天天有牺牲,但他们依然前赴后继、无怨无悔。2021年,全国仅公安机关就有261名民警因公牺牲,4375名民警因公负伤。

0:00
/1:56

  掬星为火,奔赴山河。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国家安全机关人民警察奋战反渗透、反颠覆、反分裂、反恐怖斗争一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履行警务保障职责、护卫公平正义,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保证刑罚执行,将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

  平安中国,无悔担当。

  当前,我国每10万人中命案数为0.56,是命案发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每10万人中刑事案件数为339,是刑事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2020年,全国刑事立案总量已实现五年连降,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和查处治安案件数量已实现六年连降……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誓言铿锵,声声嘹亮。(记者熊丰、齐琪、鲁畅、朱翃)

【作者: 】  【发表时间:2022/1/1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