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亮
华阴老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的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北方先民的渔猎时期。华阴东北隅黄洛渭三河交汇的老泉店一带,是其唯一的发祥地和传承故土。西汉时,这里曾开凿有通往长安的漕运通道,建起了规模巨大的京师粮仓。可以想像船运劳作产生了船工号子,船工号子演化出了拉坡腔,拉坡调成就了华阴老腔。老泉店一带还是昔日饲养军马的场所。在华阴,军事屯田留下的林塞还有许多。老腔从剧本题材到表演风格,无不张扬,普浓烈的尚武精神,这当是粮仓、军旅文化催化的结果。
老腔成为完整意义的剧种在隋唐之后。由于和皮影的对接,从此得以繁荣昌盛。
老腔与皮影对接的成功,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皮影戏是一种傀儡,演唱分离,一人多角,不长于表现细腻动态、复杂思想和丰富情绪。老腔则有民间说唱特点,其白描化的叙事方法以及苍凉的音乐旋律,要求风格上的率真直白和激情,这些都易于在皮影戏的表演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像它那悲壮悠扬拉坡腔对气氛的烘托,如放在舞台上,是很难取得理想的艺术效果的。而皮影表演中却能表现得情景交融,浑朴天成。第二,皮影戏曲由于部件造型的局限,可看点往往在于其动态的夸张性,激化性。华阴老腔由于其神话与战争题材的特殊性,魔幻和张扬的表演倾向就构成了它的艺术特点。而皮影表演在这方面还可为其艺术个性发挥提供较大的表现空间,其中最能体现该剧种在音乐唱腔与表演手段的理想结合的,莫过于格斗中打击乐的伴奏和助威震木的运用,其声情并茂,动人心旌的艺术效果,是大舞台的演员表演难以企及的。
由于华阴老腔与皮影载体在相融过程中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逐渐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艺术程式,成为一种文化典型。这些贴近经典的艺术程式,成就了老腔的艺术地位。但也给它的出新和移植带来了难题。数十年来,就有人曾试尝过把它搬上大舞台表演,但大多终归失败,究其原因,正在于忽视了华阴老腔对皮影载体的依附性,违背了这一特定剧种的基本艺术规律所致。
一、风雨兴衰的剧史
华阴老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大体分为这几个时期。即:(一)汉魏六朝的孕育雏形期;(二)唐宋的形成完善期;(三)明清民国的繁荣鼎盛期;(四)建国初的转折困惑期;(五)文革至改革开放初的衰落濒危期; (六)当前的保护复兴期。
唐宋以前的形成完善期散见于前文所述,这里仅就其后的各个发展时期作一些粗略的史料梳理。
唐宋以后,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变迁的影响,华阴老腔的命运可说是风雨沧桑、兴衰无常,它拥有过繁荣也遭遇过冷落,面临过危机,也预示着希望。
明清民国是华阴老腔的繁荣鼎盛时期。 此前元曲的蔚然成风,为老腔提供了浓郁的社会文化氛围,具有古楚风的湖湘民间戏曲在渭洛地区的流传,推动了老腔板式的规范化。据说当时有一班由湖北老河口来的民间戏曲艺人,飘泊江湖,落脚到华阴三河口卖艺,与泉店老腔艺人朝夕相处,由于这两种戏曲音乐都有河运文化的积淀,亦同属高腔流派,他们很快就取得了音乐语言上的沟通,经过一个时期的切磋、接纳,使华阴老腔的乐器配备和曲牌板式,更臻完善丰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音乐程式,并一直承传下来,使老腔成为关中东部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
满清时期华阴老腔的盛况虽未见文献记述,但从口头传闻和收藏至今的实物以及剧本的记事来看,可知当时它在周边地区已产生了明显的文化影响。泉店张氏现藏的手抄剧本,其中有五十多本都是民国以前的。最早的是乾隆和同治年间的手抄本;还有一些乐器如堂鼓、手锣等都属清朝中期的遗物。到民国初年,老腔影子已走出关中,远涉到晋豫西部、甘肃东部以及渭北和陕南广大地区,为广大城乡群众所喜闻乐见。
半职业化的班社活动是满清民国时期老腔演出的社会特点,老腔的班社具有明显家族传承性质,每年演出约二百场左右。到民国时,班社组织打破了张氏家族的藩篱,扩展到外姓和潼关蒲城一带。它的演出活动除了参与古会和庙事的助兴以外,多数时间,是应酬频繁的民间红白喜事,如婚嫁、丧事、贺寿、道喜、脱服等民间礼仪习俗。当时在二华民间流传这样的的顺口溜:“泉家的影子,夫水的馍,离了一个不能过。”可见华阴老腔在这一带民俗生活中已经占据了其他剧种所不能取代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华阴老腔开始告别了它的巅峰期,陷入了转折和困惑。社会的政治因素是这种转折和困惑的基因。愈演愈烈的左倾思想路线干预了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自身发展,也决定了它的命运。政府收缴了旧有班社的戏箱,由官方筹建了民间文艺的合作组织“革新社”,移植了一部分新剧目如“穷人恨”、“血泪仇”等,经营方式由参与民俗活动转变为职业售票,华阴老腔参加了革新组织,多次巡回到渭北和西府一带演出,但好景不长,就暴露出了社团在体制管理上的诸多问题,上座率一路下滑,最后由于收不敷出,导致了革新社的解体。
1958年以后,紧张的社会政治空气,给民间艺术活动带来严重的干扰。传统戏遭到批判,民间戏曲常遭禁演,华阴老腔班社已是门庭冷落,风光不再了。
文化革命是一场文化大劫难,华阴老腔的传统剧目一概封杀,老戏箱和旧剧本收缴,老艺人遭冲击。被迫演出当时被视为红色经典的“样板戏”。最终还是以歪曲英雄人物的罪名,打入冷宫。老腔从此偃旗息鼓。
改革开放迎来了民族文化复兴的新纪元,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人力对传统民间文化进行全面普查、搜集、整理工作,华阴老腔有了转机的希望。1997年新的老腔班社开始组建,恢复了传统“老腔影子”的演出,但艺人的激情和文化部门的激励政策,并未能改变华阴老腔的生存危机状态,而再度遭遇了濒危冷落的厄运。其原因有下面几个社会因素:
(一)每一种民间文化形态的产生和传播,都必须依托一种原生的文化土壤。华阴老腔根植于华阴民间,与生以来,它一直与本地域的世风民俗息息相关。如一些传统的民俗节日、一些地方人文礼仪习尚和民间崇拜等。由于岁月的流失,更由于长时期左倾路线的冲击,不少地方民俗习尚逐渐淡化和消亡,从而导致了华阴老腔文化土壤的流失。
(二)改革开放的潮流,引进了西方强势文化,流行歌舞风靡城乡,录相电视涌进千家万户,影院舞场、游戏厅接踵兴起,它们富有刺激性的视听觉效果,占有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空间,而如老腔等一些民间传统文艺,因受其表现功能上的某些局限性,必然会退出主要的文化消费市场。
(三)日益加快的现代生活节奏和崇尚时潮的文化环境,引起了观众审美观念和审美取向上的转变,中青年一代属于观众的主体,可他们基本上没有传统文化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而原有的老腔观众群体却逐渐消退。
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濒危状态,引起了国家的重视,2005年,文化部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全国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热潮,历史的机遇,使华阴老腔枯树回春,进入了剧史的保护复兴期。
华阴老腔新世纪保护复兴期的社会工作效果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
(一)组织专业力量对老腔进行资料普查整理和存在价值的研讨工作,成立“华阴老腔保护开发中心”。
(二)在整理研讨的基础上,对老腔进行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申报,并取得申报成功。
(三)对老腔的演唱方式进行有益的时尚包装和出新探索,做出了一定成果。
(四)参与了对外文化交流,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
(五)投入一定资金,改善必要的物质条件,建立了老腔演艺厅,开拓了文化活动空间。
由于抢救和保护措施的得力,老腔自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得到了挖掘和发扬,华阴老腔的命运开始得到根本性的转机。
近千年来的风雨沧桑见证了华阴老腔的历史,概括起来,那就是孕育萌发——发展成熟——繁荣鼎盛——转折困惑——萧条濒危——保护苏复六个历史阶段。
二、人文价值的定位
华阴老腔文化内涵丰富,历史传承久远,对这种文化形态的学术探究还是个新的课题。不过根据现在掌握的有关资料和活性文化现象的理性分析和推绎,我们可以从基本文化属性上为它作出这样的概括:
(一)华阴老腔源于三河口附近的老泉店地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虽受到外来音乐流派的声律影响,但始终保留着原生态的地域文化传统,并一直保留和传承在它的原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源流上的本源性特征。
(二)华阴老腔属泉店张氏家族的“家窝戏”,长期只限在本族内世代相传,后虽演艺有所外流,但那些异宗外族的班社大多传承中断,唯有泉店张氏始终还保留着其老腔的主体和正宗地位,这就形成了它传承的封闭性特征。
(三)华阴老腔的传统剧目,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历史战争题材,这就决定了它内容取材上的军旅战争特征。
(四)华阴老腔在民族传统戏剧的园林中,红杏出墙,独此一枝,全国迄今并未发现与其雷同和相近的剧种,这就形成了它剧种上的独存性特征。
(五)由于华阴老腔多取材于历史战争,突出使用打击乐器,它是民乐中的“铜琶铁板”,与低吟浅唱的民俗乐风形成强烈的反差。其极富震撼力的音乐唱腔,构成了它在艺术风格上的张扬性特征。
(六)华阴老腔的音乐自成体系,嘎然不群,不像有些剧种,如阿官腔与秦腔和碗碗腔的音律常会出现串调的现象。而老腔却很难看到它与相邻剧种在旋律上的趋同影响。这是它具备了音乐的自律性特征。
(七)华阴老腔形成为完整剧种后,一直以皮影戏的载体为存活空间,因之它在音乐、唱腔、情节处理上一直与皮影表演有着互生共存的关系,这就形成了它对皮影表演形式的依附性特征。
(八)华阴老腔的声律、唱腔以悲壮苍凉为主旋律,极少有女角色唱腔,音乐曲牌亦少有细腻的抒情性。因之它在声律风格上具有趋于悲壮的一体性特征。
(九)华阴老腔虽具有自身的特殊艺术语言,但它曾长期走红关中以至较远的周边地区,为人们喜闻乐见,近年来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亦多获盛誉,体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因之,又具有审美对象的广泛性和超地域、超民族的文化认同特征。
华阴老腔的这些特有文化属性,是它自身价值的具体表现,这一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早被一些有识之士慧眼识珠,给予了高度的文化定位。民俗专家靳之林称它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著名作家陈忠实称誉老腔为“蕴藏于关中大地深层的诗质”。不少电视节目和戏曲舞台都因融入了老腔而倍增光彩。这些都充分地反映了华阴老腔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和艺术地位。
华阴老腔的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戏曲史价值
老腔源于西汉,形成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至今还存活在华阴的原生故土,其完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戏曲史的缩影。老腔的源头是民间说唱,这种文化原型至今还在老腔中依稀可见。如它不说“唱戏”,而说“说戏”等等。它真实地反映了其唱腔与地方民间语言的融洽,对这种特征的梳理和研究,可助于中国戏曲史的丰富和完善。
(二)艺术论价值
华阴老腔的起源与汉代当地三河口漕运的繁荣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船工的劳动号子与当地说唱曲艺的长期磨合孕育和催生了老腔的主旋律——拉坡调(它是劳动号子的音乐化)。打击和用以助威的震木,借鉴于船工们以槁击船的音乐效果,它可以远溯到秦汉以前的击壤和击缶。同时,历史上的战争环境和粮仓的卫戍军旅生活又诱导了它的战争题材取向。所有这些,都是艺术来源劳动,来源于社会生活这一形成规律的生动见证。
(三)独特的审美价值
老腔声律铿锵有力,唱腔激越豪放,悠扬古朴,是民间戏曲音乐阳刚美的典范,极具壮美因素。它是汉王朝尚武精神的写照,也是北方汉子豪迈气概的赞歌,由于它有较强地听觉冲击,使得其中的一些审美因素可能与现代观众产生审美心理上的共鸣,从而产生超地域、超时限的艺术魅力,独立于艺术之林。
(四)抽象的精神价值
老腔是一种原生态的生命旋律,它在经过现代文化手段的个性强化后,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足以征服观众。观看老腔,人们将在听视觉交感的强烈刺激中获得精神的释放和愉悦,使其因疲于生计而近似麻木的心境,得到震撼,从而感受到一种精神力量的砥砺。
(五)文化的归属价值
老腔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宝贵遗产,蕴含着特有的精神价值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挖掘保护和适度开发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对于连接民族文化感情,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维护我国文化身份的主权,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构建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文化是一种建构,也是一种传承,华阴老腔是历史的吟咏,昨天的见证,它神奇、奥秘也亲近通俗,它从遥远的河运号子声中走来,几经沧桑,再度辉煌,而演绎出当代民间剧坛上的神话。它是黄土地这一方人传唱出的生命礼赞,不管岁月如何汰洗。但它的本质价值将与时同在,与时俱进,相信它,这曲由铜琶铁板谱成的大汉豪歌,不会在我们手中成为时代的绝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