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本报与市文化馆联合推出的“摆成都龙门阵 寻找历史人物故事”系列活动,在社会上反响强烈。高手在民间,民间“故事大王”纷纷向记者讲述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故事。成都自古出美女,她们一是形象美,二是才艺美,三是心灵美。在这些美女中,当数卓文君与花蕊夫人是佼佼者。昨(22)日,《成都故事·百家谈》金牌主讲人、西南民族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家袁定基,向记者讲述了花蕊夫人的传奇故事。
花蕊夫人美貌非同寻常
“花蕊”一词是形容女子生得很美,“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在当时的中国,可能有把最顶尖的美女称为“花蕊”的时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在所讲的这位花蕊夫人并非唯一的花蕊夫人,也不是第一位花蕊夫人。第一位花蕊夫人是前蜀王建的妃子,姓徐,美丽非常,且会吟诗作词。此外,还有一位“小花蕊”,是南唐一个绝色美女。这三位佳丽都出在五代十国的几十年间,以前少有,以后也少有以“花蕊”称美女的,所以说是当时的“时尚”。
袁定基讲述的这位花蕊夫人,青城人,姓费。如今都江堰市聚源乡姓费的人不少,其中很多人都说花蕊夫人是自己的先人。据说以前在当地还有一座纪念花蕊夫人的费氏祠,可惜1923年修碉堡时被破坏掉了。关于她的出身,一说是出于平民之家,一说是歌伎出身,一说是出于姓徐的官宦人家,甚至有人说她与前蜀花蕊夫人徐妃是同一家。
花蕊夫人的美貌因当时的记录工具不发达,未能记录下来。不过,既然她能冠以“花蕊”称号,就可以知道她的美貌非同寻常。从后人的记述里,人们也可以知道一点点比较具体的细节。比如,陶宗仪《辍耕录》说,“意花不足拟其色,似花蕊之翾轻也。”这个“翾”字,是“小飞”之态,可知花蕊夫人的形体是属于依人小鸟型。既然能如小鸟之飞,其身体之健康,体态之轻盈就可想见。后蜀主孟昶留下的诗句中,描写花蕊夫人躯体“冰肌玉骨”,玉骨,骨是看不见的,其实说的是“玉肤”,指白色玉润的皮肤,至于“冰肌”那就更是难得。
蓉城因花蕊夫人而得名
后蜀,是唐朝以后五代十国中的一个小朝廷。花蕊夫人爱赏花。她最爱的花是牡丹花和红栀子花,于是孟昶命官民人家大量种植牡丹,并说:洛阳牡丹甲天下,今后必使成都牡丹甲洛阳。花蕊夫人不惜金钱,到处收集牡丹花种,栽植在内宫花圃。春花开时,香闻十里,后主与花蕊夫人,日夕在花下吟诗作赋,饮酒弹琴。更召集群臣,开筵大赏牡丹。
孟昶为迎合花蕊夫人的爱花之心,又于公元938年下令在成都城上大量种植芙蓉。此花红白相间,一日三变,分外妖娆,每到深秋芙蓉盛开,沿城四十里远近如铺了锦绣一般。所以成都又叫“芙蓉城”,或简称“蓉城”。此时此刻,倾城妇女都来游玩,珠光宝气,绮罗成阵,箫鼓画船,逐队而行。后主御辇出宫,带了无数宫嫔女官,一个个锦衣玉貌,珠履绣袜,车水马龙,碾尘欲香。
从一首孟昶原作,苏东坡续成的词《洞仙歌》可略窥花蕊夫人蜀宫生活的一个小小侧面。苏东坡7岁那年,在家乡眉州曾见过一位姓朱的老尼姑,当时已90多岁。朱尼姑小时候曾跟随她的师傅进过后蜀皇宫,她告诉苏东坡很多后蜀宫中尤其关于后主孟昶和花蕊夫人的故事。她的讲述给苏东坡印象最深的,是孟昶与花蕊夫人某年在水晶殿消夏时所作的一首词。词的全文老尼姑还能背诵。可40年后,苏东坡只记得其中两句“冰肌玉骨,正清凉无汗”。后来,苏东坡就在这两句词的基础上续成全词。其词云:
冰肌玉骨,正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只恐流年暗中偷换!
全能才女 诗作是一绝
花蕊夫人是一位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全能型才女。她一方面是天赋很高的歌手,每逢蜀宫盛宴,夫人红牙按拍,檀板轻敲,声如流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一方面也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烹饪高手。孟昶日日饮宴,觉得肴馔没有新意。花蕊夫人便别出心裁,用净白羊头以红姜煮之,紧紧卷起,用石头镇压,以酒腌制,使酒味入骨,然后切如纸薄,把来进御,风味无穷,号称“绯羊首”,又叫“酒骨糟”。孟昶每月初一必用素食,且喜食薯药,花蕊夫人便将薯药切片,莲粉拌匀,加用五味,清香扑鼻,味酥而脆,又洁白如银,望之如月,宫中称为“月一盘”。据说花蕊夫人在后蜀宫里花样翻新的新制肴馔,孟昶命御膳司刊列食单,多至百卷,每值御宴,更番迭进,每天都没有重味的。
最重要的是,花蕊夫人还是一位女诗人,其诗作堪称一绝。花蕊夫人自幼能作文作诗,尤长于宫词写作。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这一首,就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
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可靠者90余首。《全唐诗》将其著作权归属于孟昶妃。北宋王安石时期,有人在朝廷弃书中发现了花蕊夫人手书《宫词》三十二首,名噪一时。孟昶死后,宋太祖召花蕊夫人入宫。此前太祖早闻花蕊夫人才名,命其作诗。夫人随口成诵,曰:“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这首诗不卑不亢,一方面“妾在深宫哪得知”摆脱了女色亡国嫌疑;一方面“十四万人齐解甲”,既说了亡国的沉痛,又反衬了宋兵的能耐。赵匡胤见花蕊夫人十分美丽,便收她作了自己的妃子。可不久,花蕊夫人就在宋宫里死去。
花蕊夫人是怎样死的,历史上也有不同说法,其中一般都熟知的是被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在打猎时用箭“误射”而死。花蕊夫人死后,宫中隐瞒了事实真相,编造出来的谎言是:在陪赵匡胤打猎时,花蕊夫人不幸被一头鹿撞死了。(记者 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