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乐居2014/10/24 13:58:51
近日,由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读懂大师》一书正式推出,该书是第一部盘点中国历代书画家传奇故事的著作,为传统书画史学文化复兴注入了勃勃生机。著名国学大师文怀沙、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史国良分别为该书作序。
《读懂大师》汇集了中国历代近50名书画大师(上起远古下迄当代),历数了各位大师的传奇人生、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性格、书画艺术个性特征以及形成的原因,注重书画家性格趋向与书画的关系,搜寻大师的生活轨迹与书画活动事件的成因,大师所处的历史时代对书画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等,基本涵盖了整个书画文化史,使我们对传统书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该书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文笔对历代大师进行了总结,以全方位的角度,向读者、书画爱好者重点推介了历代出类拔萃的书画家。
该书编著者谢先莹,出身于书香门第,青年时期就与传统书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继承书画大师的翰墨丹青,谢先莹前后花费3年多时间,搜集历代书画名家资料、作品,编成《读懂大师》。在他的笔下,各位大师性格鲜明,人物栩栩如生,既有字圣仓颉、千古一相李斯,也有一身正气的颜真卿,掩卷沉思,仿佛每个大师都在眼前。无疑,作者是懂他们的。正如欧阳修所说:“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烂然在目,使人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愈无穷尽,故使后世得之以为奇玩,而想其为人也。”
《读懂大师》序一:心底一粟即三千
——文怀沙
大师是什么?似乎很难用一个标准去界定。于是,在当今中国,便冒出了五花八门的大师。
随着时代的变迁,汉语中某些名词的含金量也在不断降低。譬如相公,譬和如先生,譬如小姐。“大师”二字,自然也不例外,这可能是众生趋向平等的某种体现吧!
初知《读懂大师》这书名,我以为这又是一本为“当代大师”树碑立传的图书。一时间,我甚至有些担心,“文怀沙”三个字也会误列其中。后来翻阅之后,终于松了口气,呵!我欣喜地看到了王羲之、王冕、倪瓒这一组遥远而又熟悉的名字。
当代才子谢先莹先生酷爱书画,精于鉴藏。多年以来,他搜集、珍藏了大量书画精品。当然,他并非待价而沽的商人。他只是欣赏着这些作品,并且,从作品中读懂了作者的人生、心态。终于,他编著了《读懂大师》一部书。
如果你闲来无聊,不妨浏览一下《读懂大师》,因为,你可以读到一些通俗、有趣的故事;如果你有心向学,也不妨品读一下《读懂大师》,因为,你可以发现生活的哲理,并获得艺术的熏陶。
是为序。
《读懂大师》序二: 山外青山
——史国良
中国历代的书画大师们,扎根在中华悠久的文化长河里,儒、释、道等哲学长期浸染着他们的翰墨丹青。在理想与现实、传统和现代的激烈碰撞中,鲜活地为之种下了生命中注定要承受的沉重。即使那些以逸民高隐自我标识的书画大师,在显达之际念念不忘的是如何独善其身,而身处草野时又要兼济天下,他们的人生主张有时就只好宣泄在纸素之上。
放眼古今,固然有像宋徽宗那样的最高层统治者,也有像李斯、二王、赵孟頫那样的达官显贵,但骨子里“艺术家”的身份根深蒂固,依然使他们免不掉悲剧的存在。“吾之大患,在吾有身”,他们当然要解衣般礡地释放自我,还要把心中的明珠“闲抛闲掷野藤中”。那些情肠百结、辗转反侧于社会生活中的书画大师们,在个人色彩极为强烈的艺术创造背后,都是一些内心充满激情的个人理想主义者。
以癫狂著称的张旭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名高天下,但为官不过六品,在这种仕而无益于国家安危,隐而又心有不甘的尴尬处境中,张旭常以他癫狂的行动来表示他内心的不安:“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作为一个文人的张旭始终怀着执着的政治理想,又因这理想的必然不能实现而经历着巨大的失望与痛苦,他以游戏的笔墨来宣泄他郁结的情感,他也以游戏人生的态度来对待生活,这种“癫狂”和“戏墨”,并不能简单地视为轻松的游戏,而应当被理解为严肃的人生行为。
即如苏轼这样正直的知识分子也别无选择,政治上的失意、仕途上的坎坷、人生的漂泊,使他在书画禅机中,求得一个庇护之地,一个精神上的“桃花源”。所以苏轼的诗文及艺术观念既是他个人一生盛衰荣辱的心迹记录,也真实地体现了他的时代社会文化的全息特性。
因此,真正优秀的艺术是对真、善、美的执着,对生命价值的守护,对人生真谛的高扬。愤怒出诗人,深情出才子,艺术家必须有一颗激情博爱的心。
谢先莹先生酷爱书画艺术鉴藏,收罗颇丰。因有感于历代书画大师们艺术之辉煌,如日月经天;更有感于他们艺术人生之卓伟,如江河行地。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乃爰发大心,钩沉索隐,所著《读懂大师--中国历代书画家的传奇故事》,寓哲理于通俗之中,以个个艺术生命的精彩故事此起彼伏,使我们如在山阴道上,由衷地赞叹那一座座艺术人生的“山外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