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革命先辈积极创办根据地银行,发行自己的货币,创建了敌后“经济抗战”的特殊战场。
在抗战老物品影像和故事征集活动中,记者追随热心读者徐振理提供的线索来到盐城,寻访新四军江淮银行旧址。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和时任江淮银行金库主任陈克秋老人的帮助下,我们惊喜地发现了1941年发行的江淮银行币、重达千斤的铸铁抗币印刷机和战时金库人员为保护财产用米袋自制的钱币袋等珍贵历史文物,并通过它们了解到新四军江淮银行——这个新四军军部直属金融机构的传奇故事。
江淮银行,战火中孕育诞生
翻开《盐城市金融志》,一段光辉的历史映入记者眼帘:1941年4月1日,由新四军军部筹建的华中地区江淮银行在江苏盐城成立,4月12日正式开业。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于1941年1月25日在盐城重建军部。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直接威胁着占领南京、上海的日伪军,被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敌人除了对我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清乡和大规模的“扫荡”之外,还实行了严厉的经济封锁。
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和代军长陈毅等商量,决定成立江淮银行,发行新四军钞票。1941年二、三月间,从上海物色的一批有志于抗日并熟悉银行业务的进步人士和青年相继来到根据地。在此基础上,新四军财经部又专门举办了一期“财经干部训练班”,进行银行业务培训。
经过精心筹备,江淮银行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齐全,于1941年4月1日宣告成立,归新四军财经部领导。实际上,财经部和江淮银行对外是两块牌子,对内是一套人马。财经部部长朱毅兼任行长,副部长李人俊兼任副行长,后新增副部长骆耕漠也兼任副行长。银行设营业部、会计科、秘书科和金库,共有30多名工作人员。
今年已94岁高龄的陈克秋老人回忆说,当年她虽然只有20岁,但也算是老财务工作者了,被委任为银行金库主任。1941年4月12日,江淮银行正式挂牌对外营业,当日就投入6万元江淮银行纸币的贷款资金。6月9日又投入3万元,用于调剂阜宁县农机融资之需,作用巨大。
陈克秋老人介绍,当时江淮银行主要职能有:一是办理农业贷款,用于购买种子、耕牛、小型农具和凿井灌溉;二是向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三是商业贷款,鼓励商人到敌占区城市采购生产、生活资料,活跃根据地市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必需。这些做法有效地促进了根据地经济的发展,为抗战提供了坚强的经济支撑。
在盐城新四军军部旧址的庭院内,有一台锈迹斑驳的印刷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初步考证,当年新四军江淮印钞厂就是用同款印刷机印出了“抗币”,但江淮印钞厂的筹建却一波三折。
1941年3月,财经部部长朱毅找李林同志谈话,要他去趟上海,将地下党购买好的印钞设备秘密运回盐城。
李林与上海地下党接上头后,计划将采购好的印钞设备分三批运回。头两批是租用外国小轮船运送的,成功运抵盐城,第三批却在吴淞口被日军查获没收。由于主要印钞设备都已运回,对印钞厂的建成未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印制钞票的铜版纸却没有着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李林再次临危受命,潜入上海,与地下党的同志商量,决定采取两步走的方式运回铜版纸,先从上海运到常熟,再从常熟渡江北运。前后折腾了半个月,终于成功穿越封锁线,将铜版纸运抵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