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渭北高原上的富平,有一个富庶而又太平的地方,叫张桥镇。很早很早以前,从京城曾来过个美丽的女人,这个女人在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些不一般的故事,留下了许多风俗和文化,也留下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地方——“华阳原”。
说到秦朝就少不了要说秦始皇;说到秦始皇,就要说一说名将王翦;说起王翦,就要扯一扯白发飘飘的他在华阳原上和一个与自己相差了几十岁的女人,拜了“华堂”成了亲的古老故事。
王翦是秦时的频阳(富平)县千口村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了赫赫的战功,为秦时的四代君王所重用,堪称是四朝的元老,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
要说起华阳原与“华头”庙的由来,就必须先从秦王准备伐楚的御前会议上开讲。老将军王翦与青年将领李信,在出兵的人数上意见不统一,王翦开口要60万人马,李信却只要20万。秦王政好大喜功,不但不支持王翦,反而说出了许多难听话。一生效力于四代君王,致力于华夏民族一统大业的王翦,蒙冤之后心中十分痛苦,就给秦王政写了一封辞呈,秦王政也就爽快地答应了。为了拉拢人心,以显爱护臣子的宽仁之心,秦王政又亲率众臣,为王翦送行,并邀请王翦坐上了天子的车辇。在咸阳城东门外的十里长亭之上,众人与王翦恋恋不舍,挥手告别。
尽管是王翦平平安安地回到了频阳的老家,可是一辈子疆场勒马、握枪轮刀厮杀惯了的老将军心里可真是难受。虽说他闲来无事会一会乡党,品一品酽茶,翻一翻兵书,但他的心却早已飞到了秦楚交战的前方了。
有一天,终于传来了消息:“秦军覆没。李信废为庶人”。王翦听后顿足连连、哀声连连!
这一天,正在频阳山上隐居的王翦的家中传来消息,有秦王政亲访于他,望他速回千口村迎驾。秦王政大队人马将要到达千口村的时候,王翦以及千口村的所有乡亲和地方官员跪拜倒了一大片。秦王政急急忙忙叫住车辇,扶起了王翦。在王家,秦王政迫不及待地说:“悔当初朕不想用很多的兵和粮草夺取最大的胜利。朕今天是特意向老将军赔礼道歉来了!恳请老将军再次出山,以了寡人一统华夏的决心和愿望!” 说罢,便拿出上将军的令符佩印递给王翦。
王翦一看,无奈地说:“大王要臣出征,但须答应老臣的三个条件。”秦王政急忙问:“哪三件?”
“第一个,六十万人马不变;第二个,老臣活了这一把年纪了,也没什么家业,是不是赐一些好田好地与老臣呢?最好是美原的这一大片土地!至于这个第三点嘛很重要,凡是老臣伐楚期间,关于老臣和战争的奏章,请大王看后封于箱子底下不予理睬。粮草准时调运。臣还要说明的是:我兵不动则已,动则尽全力,动之则胜。万望大王借鉴乐羊伐中山的故事。”
秦王政哈哈一笑:“等你打完了这一仗胜利归来,寡人就赠给你黄金白银、玉石王侯!王老将军,寡人答应你的三个条件,但你还得答应寡人的一个条件。寡人知道老将军丧妻已久,身边无有一人照料,寡人正好有一御妹——华阳公主未有成婚,待寡人回到咸阳,即派华阳来频阳与老将军成婚。”王翦急忙摇着头红着脸举着手喊道:“大王,老臣我华发满头,岂能是与华阳公主成婚?”
“老将军为了大秦的江山,连老命都能舍得出去,你不要说了!”
秦王政在频阳安顿完王翦,就匆匆忙忙要回咸阳调兵遣将。王翦一直把秦王政送到了原头沟上,告别之时秦王政解下了一个随身佩戴的金斗,赠给王翦作为纪念。后人也就把秦王政赠金斗的地方叫做“金斗口”,到后来人们慢慢地就叫成了“金沟”。
三日之后,王翦就打马扬鞭赶奔咸阳。当他骑马走过了受赠金斗的地方约有三里地的时候,只见这官路之上旌旗招展,尘土飞扬。等弄明白了这是华阳公主的送亲队伍之时,王翦急急忙忙地与送亲的主事官员互送了生辰八字的婚帖(这个换取庚帖的地方先是被人们叫做是“帖媒”村,到今天转音成了“铁门”村了)。华阳公主也就在栎阳北边的原头上,换上了婚服会新郎(后人也就在华阳公主换取婚服的地方盖了一个“黄花”寺,意思是华阳公主没换衣服之前还是个黄花闺女)。
王翦与华阳公主遵旨在相遇处围帷设帐,列兵围城,中间设锦幄一庭,举行了婚礼庆典。到了后世,本地人为了纪念王翦的成婚之地就盖了一座“花头”庙,后来也有人叫它“华堂”庙。今天的夫妻拜“华堂”“换庚帖、帖媒、生辰八字”之出处也由此而来。这就是华阳原上拜华堂换庚帖的风俗。
天还是一样的天,地还是一样的地,但时间已不是一样的时间!秦王朝走了,公主走了,王翦走了,华堂庙不见了,只留下只言片语、雕章镂句的风花雪月……
来源/渭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