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农耕文明活化石,黄土高原窑居民俗之瑰宝,春秋战国古战场峰隘奇观,渭北旱塬古洛水峡谷盛景,这是对渭南市水莲古村所有的看点的高度概括。
水莲古村是一个古老与现代,现实与梦想,农耕与游牧等文明交织的地方,地处澄城与白水、黄龙、洛川、蒲城五县交界,渭北旱塬与陕北高原过渡地带,这里是“秦晋之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典故的源头,是中国“太空花椒”的源头,这里地处中华文明标识——黄帝陵、人文初祖——仓颉庙和史圣——司马迁祠的中央地段,是“中华九龙戏珠”之地。古洛水是她的中轴线,方山古塞与南山宝珠相互对峙又一体化统一。她一村跨两县,洛东是澄城,洛西是白水;她一村同时拥有两个火车站,铁路一头连着革命圣地延安,直通京沪,另一头连着古都长安,对接着西南大通道;她的洛河上有在建水电站,至今还漂浮着从战国“西水驿”走来的渡船;她是解放战争时期澄城游击队的诞生地,她的西岸田家河也是同期白水游击队的诞生地。
水莲村地处澄城与白水、黄龙、洛川、蒲城五县交界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北京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等一批考古、历史、民俗专家们都对水莲古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分批赶到水莲古村考察,相继赞誉其为“人类文明的载体”“黄土高原盛开的大莲花”等。
近年来,众多的中央和陕西省主流新闻媒体都对水莲古村进行了全方位报道。渭南市文联、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渭南市作家协会、华山中国画院分别确定其为“黄土文化与农耕文明采风基地”“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地”“渭北民俗风情生活体验基地”和“黄土文化写生创作基地”。
水莲古村有正史记载,呈现给当代世人的建筑始于明代。但被文博部门认定的仰韶与龙山文化遗址,以及大量散落在山坡上的战国及金元时期的陶瓷残片与金属器物体正不断提示着这里更加久远的历史,如今村貌仍保持主体为清代大型窑洞院落群。这些遥相呼应的土窑、砖窑、石窑、土挖窑、独体窑、里外窑等,所呈现出的等级分明的窑居建筑格局,依崖就势、随形生变、层窑叠院、参差别致,形成了该村浑然天成的独特风景。
村子中随处可见古香古韵的民居。 是什么使得这一已经十分古老、本应属于农耕时代的建筑现象至今还活着?对于看惯了高楼大厦的城里人来说,窑洞的样子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它们不像高楼那样突兀张扬;孔孔相联,整齐排列,下方上圆的造型缓解了棱角的生硬,那样自然地透着一种亲和;它们没有楼房的棱角分明,也没有平房的四平八稳,“窑”的造型与“洞”的深邃构成了一种诱人的魅力。站在这样的建筑面前,游人常常瞬间产生一种思接千载的感觉。
“六水献瑞瑞绕南山成福地,九龙戏珠珠落水莲若洞天”,水莲村地如其名,这里有西延、西神和包西三条铁路过境,开设有西社和洞子崖两个火车站。有洛河、史家河、麻子沟河、敬水渠河、苇子沟河与田家河等六条清澈奔流不息的河水,有长着郁郁葱葱林木的“南山宝珠”,有著名历史学家史念海先生认定的战国的“方山古塞”,沿这些溪流两岸尽是依山而建的黄土院落。这里不仅有着气候适宜,枝繁叶茂的自然生态景观,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春秋古战场遗址。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常年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
古老的洛河水从水莲群山的山坳中穿过,水莲古村洛河渡船便是连接水莲古村澄城和白水两岸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两岸村民联系的主要手段,这只小船不仅沟通着两岸村民的往来生活,更联系着所有来此亲近自然的游人之心。此处真可谓背靠青山取草木,近邻洛河纳气足,前瞻叠嶂峰峦美,得居于此忘天竺。
从用石头砸开坚果开始,告别茹毛饮血,从山洞到茅屋,从最早的武器到最辉煌的战国“西水驿”,从最神奇的“中华九龙戏珠”到“交通实在不方便,还有两个火车站”,从因军事防御而设的封闭自流灌溉系统到澄城县最后一个不通水泥路的村子,水莲古村的故事很多很长。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从地质学角度看,澄城人常讲的壶梯山、社公山、铁镰山是山吗?肯定不是!因为它们不是独立的山体,不能独立为峰。但水莲古村的南山绝对是,而且是“宝珠”,她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火车站,周围三条铁路和六条河缠绕,将澄白分开,白水县志称其为“凤凰山”。
黄土高原之上的水莲古村魅力四射,让一批又一批人们纷纷驻足,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