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 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20 ..
· 2023海内外河南商会会 ..
详细内容
 
记吕正操一生中的三件大事

记吕正操一生中的三件大事

冯晓蔚

2020年09月15日08: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华魂》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吕正操,1904年1月4日生于辽宁省海城县,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7岁就参加了张学良的东北军卫队旅,后被张选送东北讲武堂深造,毕业后任东北军第五十三军连长、营长和张学良的副官。1926年随张学良的第三、第四方面军到北平后,受到共产党员的影响,开始接触马列主义。1937年5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国民党军从华北前线南撤,吕正操则脱离东北军,公开打出了“人民自卫军”的旗帜率部坚持抗战。在他的领导下,冀中抗日军民面对极端险恶的环境,机智勇敢地坚持敌后武装斗争,积极开展“地道战”、“地雷战”和“平原游击战”,为我党在平原地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吕正操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智勇双全,是我党领导下的一代抗日名将。曾担任过晋绥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东北铁路总局局长兼政委。他是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原铁道兵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授予上将军衔。2009年10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我一辈子,就是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三件事。”这是吕正操将军对自己的总结。

第一件大事:打日本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为了适应即将出现的全面抗战形势,中共中央和北方局决定,以中共平汉线省委为基础,成立中共冀豫晋省委,领导平汉线北部铁路两侧党的组织,积蓄斗争力量,同时领导全体党员在广大农民、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少年学生中进行国难教育,启发群众爱国抗日的思想觉悟,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日战争。

然而,平津失守后,在日军大举进攻面前,原驻河北省的国民党军队连同县党部、县长等地方官员,纷纷奉命南撤,席卷而逃。在这危难时刻,冀中人民寄希望于共产党领导敌后人民坚持抗日战争。这时,原国民党东北军五十三军六九一团团长、地下共产党员吕正操,受中共北方局指示,审时度势,拒绝国民党政府南撤的命令,率全团官兵留在敌后,坚持抗日游击战争。

1937年10月9日,在五十三军南撤途中,吕正操在河北束鹿(辛集)东南耿庄接到师部命令,要他率团开往藁城四德村、梅花镇一带,掩护五十三军的左侧,与六十七军取得联络。

第二天下午,该团先头部队,在半壁店与正在南下的日军骑兵相遇,敌骑约五六十名。

吕正操命令所部迅速向敌展开进攻,经一小时激战,毙日军10余名,战马10余匹。敌骑难于支持,便向沧石路狼狈逃窜。这一仗我军无一伤亡,从而提高了全团官兵对敌作战的信心。

在半壁店袭击敌骑的当晚,六九一团分别进入梅花镇的四德村。梅花镇是一个土围子,方圆有4里,土围子高丈余,很坚固。一营进镇后,即组织严密防守。这天夜里10点多钟,约有一营兵力的日军,由藁城向南推进,其先头部队与我梅花镇守军步哨发生战斗。其后续部队渐次到达,拂晓前即向镇西北角猛烈攻击。我战士奋勇杀敌,经过一场激战,歼敌二三百名。次日,敌人援军陆续增加,将一营团团包围,但敌人始终没有突破我一营阵地。梅花镇群众对抗日部队热情支援,争先慰劳。全团官兵誓与阵地共存亡。这时五十三军已经跑得很远,前头部队已经过黄河了,师长和旅长分别打来电报,叫吕正操丢下一营不管,带领三营迅速南撤。

吕正操拒绝了这一命令,反而带领第三营前去支援被围困的第一营。在团属重迫击炮的掩护下,冲破围攻东门的敌军阵地,接应一营突围。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这次战斗敌人伤亡七八百名,吕正操的部队阵亡一名连长,20余名战士。这是“七七事变”以来,不光是六九一团最大的胜利,而且也是五十三军最大的胜利。

这时一位地下党员说:“一营突围出来了,军长万福麟跑远了,把我们丢给了敌人!”

吕正操说:“这正是机会,就此脱离他们,北上找党,打游击去!”

当晚8点钟,吕正操将营连干部召集在一起,商议今后的行动。他说:“我团的处境大家都清楚。今天师长、旅长都来了电报,让我们丢下一营去赶他们。请各位想一想,一营是我们患难与共的弟兄,难道我们能丢下他们不管吗?”

说到这里,吕正操把电报放在桌子上给大家看。大家看了都非常气愤,特别是一营的军官们更是火冒三丈,一个个连声叫骂,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他们太狠毒了,再不能跟着他们跑下去了!”

一些参加“东抗”的连长更是争先恐后地站起来,激昂地说:“跟着国民党南逃是一条死路,我们应该趁机北上抗日!”

“我们服从团长指挥,请下命令吧!”军官们说:“团长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这时日军正顺着平汉线沿路烧杀抢掠,疯狂地向南推进,情况十分紧急,不能在此地久留。于是,吕正操看着大家高涨的情绪,充满激情地说:“现在主力跑远了,如果我们再去追赶他们,一路上困难重重,而且有被敌人包围和消灭的危险。依我之见,摆脱当前之敌,到晋县东北地区去,至于以后如何行动,我们到那里再进一步商议。”

经过分析形势,大家都同意立即回师北上。

为了防备敌人突袭,就在召开干部会的当夜,吕正操率领全团官兵,越过日军控制的沧石路来到晋县东北部的小樵镇。部队在这里休息了三天,对外严密封锁消息,只准进人,不准出人。吕正操连夜在这里召开党的会议,讨论部队整编和北上行动计划。并在一所小学校的大教室里,召开了有士兵代表参加的官兵代表会议。吕正操怀着激动的心情对大家说:“弟兄们!今天我们召开的不是普通的会议,而是商讨决定我们大家前途命运的会议。近来时局变化很快,还不到半个月,日本侵略军就占了华北大片土地,可是中央军还是一味撤退。如果我们继续跟着跑下去,不但打不了日本,而且还有断送部队的危险。我们每一个爱国军人,都负有保卫国土、收复失地的责任。”接着,他讲了“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军的悲惨遭遇,和他在西安看到红军的情形。此时,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

吕正操最后说:“五十三军既然把我们甩下,不要我们了,形势已经不允许我们有任何别的选择,面前只有一条路:回师北上,像红军那样,到敌后打游击去。不知大家的意见怎么样?”

吕正操的话,像干柴烈火。他刚刚讲完,“东抗”队员们就站起来说:“国民党不抗日,跟着他们干什么?在任丘大清河,在永清永定河,挖了两遍工事,结果一枪未放就撤下来了。”

“对!逃跑、投降都是死路一条,只有坚持抗战才能恢复失地,才能打回东北老家去!”代表们纷纷发言,决心留在冀中坚持敌后抗战。

眼看大局已定,吕正操便趁热打铁,站起来宣布:“根据大家的意见,全团立即挥师北上!从今天起,我们脱离东北军,脱离国民党,成为抗日的革命队伍了!”话音刚落,会场上掌声齐鸣,群情沸腾。

接着,10月14日,吕正操召集全团官兵举行抗日誓师大会,断绝了同五十三军的一切电讯联系,站到共产党的旗帜下面,宣布六九一团改称“人民抗日自卫军”,吕正操任司令员。部队换上了人民自卫军的臂章,继续向冀中腹地高阳一带进发。他们沿途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解决了流窜到这里的一些扰民的杂色土匪武装,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在中共地方党组织的有力支持下,部队很快由1000多人发展到4000多人,对冀中地区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1月初,聂荣臻与吕正操取得联系后,吕要求上级帮助对部队进行整训。聂荣臻在征得八路军总部和毛泽东同意后,让吕率人民自卫军开赴平汉路西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整训,建立了具有红军优良传统的政治工作制度,部队政治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明确了创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指导思想和坚定信心。

返回冀中以后,人民自卫军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并攻入平津门前,日军感到对其造成严重的威胁,随即组织力量寻机向我报复。当我军一部驻蠡县南于八村时,高阳日军板桓师团第二十四联队的一个中队将我包围,我外线部队又将敌包围,形成内外夹攻,激战终日,将日军一个中队,从中队长旱川丹治大尉以下,几乎全部歼灭,并生俘日军7名。之后,又在高(阳)保(定)公路设伏,毙伤敌伪400多人。

南于八村战斗之后,1938年2、3月间,敌人又集中日军1000人,伪军2000多人,配备飞机4架,坦克7辆,侵占河间后继续向交河、献县地区进犯。为挫敌军锋芒,我军设伏于滏阳河之藏家桥和古洋河之八里铺两个桥口的大堤上,依据险要地势,以灵活的游击战术,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两桥的阻击战打得十分激烈,不仅消耗了敌人大量弹药,而且杀伤日军300多人。之后,我又趁机攻克河间,歼敌200多名。此役,大大鼓舞了冀中人民保家卫国的情绪,提高了我军的战斗力。

1938年5月,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令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同时成立冀中军区,吕正操任司令员。

1938年11月至1939年4月,日军集中优势兵力,用“鲸吞”式的围攻对冀中根据地连续进行了五次较大规模的“扫荡”,企图一举消灭我冀中主力,但都被我冀中军民粉碎了。据当时不完全统计。冀中军民共和敌人进行了383次大小战斗,歼灭日伪军9414人,俘获日伪军1718人,缴获长短枪1481支,轻重机枪19挺,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

此时,冀中抗日武装已发展到63000多人,拥有步枪5万多支,各种机枪515挺,迫击炮和各种野炮共26门。另外各县还组织了约有5万人的县区游击队和民兵,形成了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与此同时,根据地的规模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先后在近60个县、1000万人口的地区建立了巩固的抗日政权和游击政权。

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引起了日军的极度恐慌和忧虑,他们一次次对我军进行合围“扫荡”。面对敌人疯狂的“清剿扫荡”,冀中军区号召全区军民广泛开展地雷战和地道战,不断消耗和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在爆炸物的使用上,蠡县、无极、定县、新乐等县开展较早,收效也最显著。一年内,敌人被炸死炸伤400多人。这种被日军称之为“土八路的地雷爆炸”,使敌人遭到越来越多的伤亡,并产生了极大的恐惧,也被敌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犹如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1940年后,冀中军民粉碎了日军的多次残酷“扫荡”,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吕正操曾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作为一名曾经长期生活、战斗在冀中地区的老战士,我对那里的人民、对那里的河流、村庄、田野,甚至一草一木都是深深怀念的。”“冀中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我们,培育和壮大了人民子弟兵。如果没有冀中人民的英勇战斗和流血牺牲,我们这些人能不能剩下来就很难说了。每当我回忆起这些,总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人生的第二大事:修铁路

1984年12月,三件各国赠送联合国的礼品被评为“象征人类本世纪征服大自然和进入宇宙空间”的联合国特别奖,它们是: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模型,美国的阿波罗宇宙飞船采集回的月球岩石,中国的成昆铁路的象牙雕刻艺术品。中国人修建的成昆铁路,成为20世纪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象征。应该说是历史和机遇成就了吕正操与铁路的一段情。

吕正操的老家是辽宁省海城县,那时正值日俄战争时期,家里的菜地就在南满铁路边上。虽然从小就恨日本侵略,但是日本人管理铁路的正点给吕正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就萌发了长大后管理铁路的心愿。

吕正操与铁路真正结缘,源于解放战争时期。那时他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主管后勤运输,负责铁路修复和战争运输工作。在他的指挥下,经过大力抢修,到1946年6月,东北解放区铁路的通车里程达到4690公里左右。7月东北铁路总局(后改称东北人民铁道部)成立,吕正操被任命为总局长兼政委。

当时东北铁路员工的口号是“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火车就开到哪里!”

随着人民解放军胜利前进,员工们又提出响亮的口号“解放全中国,把火车开到北平去!开到南京去!开到广州去!”

面对铁路员工们的高昂斗志,吕正操认为,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铁路的建设和管理必须正规化、科学化。在主管东北我军后勤运输工作期间,就开始着手铁路建设和铁路运输管理工作的研究。1947年3月,吕正操亲自起草的《关于东北解放区铁路工作向中央的报告》,引起了党中央及毛泽东的关注。他撰写的《论乘务负责制》的文章,刊发在了《东北日报》上。

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与吕正操亲切交谈,称赞道:“你写的文章《论乘务负责制》不错呀!我们就是要学会搞建设。”

吕正操回答说:我讲的有不少是外行话。

毛主席笑着说,外行可以变内行嘛!

新中国成立后,吕正操被任命为铁道部副部长。

1950年10月,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11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吕正操兼任军委运输司令。中朝军民英勇顽强,形成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1958年1月,朱德总司令两次找吕正操,要他写一份关于修建成昆线的报告。8月21日,在中央全会上,由于大家对西南三线铁路建设的认识不统一,毛泽东努力说服大家:“如果大家(想)不通,下次会议到成都去开,然后骑毛驴到西昌去。”

有了毛泽东的支持,吕正操准备大干一场。

1958年11月,吕正操在首次主持召开的全国铁路领导干部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运煤为纲,大力支援农业,保证重点,全面安排”的运输工作方针和“土洋结合,大中小结合,固本简末,强干弱支”的基建方针。他立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努力改善全国铁路布局,提出了“勘测设计先行”的建设理念,组织指挥了许多重要路段的铁路选线、勘测设计、桥梁建筑、隧道建设等工作。他多次向中央提出没有边疆铁路的修建,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和繁荣边疆就是一句空话。

1964年11月,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吕正操被任命为铁道部部长。上任不久,即受命负责西南三线(成昆、川黔、贵昆三线)铁路的修建。

在吕正操负责的项目中,成昆线等西南三线铁道工程是一件极为艰巨的工程。成昆线比较复杂,有“世界地质博物馆”之称,毛泽东甚至说了成昆线修不好他睡不着觉的话。成昆铁路从1958年7月开始动工修建,在1964年大会战前曾经三次上马三次下马。1964年,毛泽东提出“成昆路要快修”,“川黔、贵昆也要快修”的要求。在同年的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上,中央决定吕正操到西南负责成昆、川黔、贵昆三条铁路的新建工程。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兼任总指挥,吕正操任副总指挥、工地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在西南修铁路,困难重重,有自然条件的问题,也有修路队伍本身的问题。自然条件方面主要是地形险恶、地质复杂、气候多变。比如成昆线,除去两头和中间一点平地,基本上是由桥梁和隧道相连。20世纪初,英国人想修一条从上海经过重庆、云南到缅甸的铁路,看了看,放弃了计划,说根本修不了。苏联专家看了后,认为这里是“一个禁区”。吕正操常讲:成昆铁路在中国铁路建筑史上无先例,成昆铁路能修,西南铁路就能修;西南铁路能修,全国铁路都能修。

修路队伍本身的问题主要是队伍来自全国各地,思想、作风、技术等都不一样,而且大家对修路的思想准备不够,情绪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指挥部决定:一抓思想,二抓设计,再抓部署。在大家的全力奋战下,川黔线于1965年7月8日提前接轨,仅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贵昆线也在这一年的10月1日顺利通车。

成昆线是困难最大的一条,在1964年西南铁路大会战前,成昆铁路时修时停,仅仅修了60多公里。吕正操总结了之前考察的经验,首先指挥隧道工程快速突破,同时加紧机械化的推进,并进行内燃机车的试制,大大推进了成昆线的建设。

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三线建设与西南铁路建设的战略决策。吕正操多次深入西南各省及成昆铁路工地实地考察。1964年8月11日,吕正操致信周恩来总理,提出成昆铁路是建设以攀枝花为中心的西南战略后方的主要干线,必须加快修建。他认为,西南地区与全国各地连接的铁路线,只有宝成、黔桂两线,通过能力很低。因此,在修建成昆铁路的后期,必须修建湘黔线,以加强西南与外区的联系。

在军地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西南铁路建设大会战取得了巨大成就。1965年10月,川黔铁路交付运营。紧接,贵昆铁路、成昆铁路相继通车。西南三线铁路的建成,对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防交通保障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1983年9月,吕正操重回大西南,目睹了铁路带来的巨大变化,激情满怀地赋诗《川滇之行》:“蜀水滇江共铿锵,轻云嫩雨浥群芳。最喜夕阳无限好,人生难得老来忙。”

吕正操在铁道部主要领导岗位长达17年之久,离休以后,他仍然十分关心铁路的建设和发展。1979年7月,听说青藏铁路关角隧道渗水严重,75岁高龄的吕正操,亲自带领专家前往关角隧道现场调研,并与专家们一起制订治水方案。

吕正操在亲赴华南等地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于1990年3月17日,向江泽民总书记提交了关于交通运输业的书面意见。他认为,我国仅53000公里铁路,特别是资源丰富的西南、西北地区,铁路更少。今后每年应新建铁路2000公里左右,到2000年铁路营业里程至少超过70000公里。要尽快修通北京——九江——惠州、南宁——昆明等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新干线,形成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现代化铁路网,以适应煤炭和原材料工业的大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需要。他还建议,建设铁路的资金来源要充分调动中央、地方、企业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广泛集资。中央要给政策,允许铁路适当调整运价,可以发股票、发公债等。吕正操的意见,引起了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吕正操心系铁路,每一条铁路建成以后,他都要第一个乘火车看看。1995年6月1日至13日,吕正操乘工程指挥车考察了正在修建的京九铁路,从北京直至赣州。他高兴地为京九铁路题词:“高速、高质、高效建成大京九,造就一大批过硬、现代化的工程大军。要继续提高科技水平,大力发展铁路。”

2006年7月1日,全长1142公里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通车,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安全平稳运营,有力促进了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吕正操感到无比欣慰。

吕正操退下来后,每当党和国家领导人去看望他时,他谈论最多的话题,仍然是铁路。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吕正操住进了301医院,他依然对铁路发展魂牵梦萦,对铁路成功实施6次大面积提速,十分赞赏。他说,中国铁路如果还是“老牛拉破车”的速度,是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也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提速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吕正操在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期间,或离休以后,每年都要离京外出几次,调查研究,查看铁路线路。根据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要求,他多次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书面报告,坦率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十分关心中国高铁的发展。他认为,高速铁路的大发展,是一个大国崛起的必胜之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响亮宣言”。他在病重期间,还十分乐观地对前来探望的铁道部长说:“我这一辈子,中国什么样的火车都坐过,就是没有坐过中国自己的高速列车,出院之后,我要好好过一把坐高速列车的瘾。”可惜,吕正操没有等到这一天。

人生的第三件大事:打网球

吕正操将军喜欢打网球,在网球界是出了名的。

1990年9月23日,他被国际网球联合会主席夏特圣埃授予国际网联最高荣誉奖章。在他的房间客厅内挂着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签名的赠画和1990年国际网联主席签署授予的“最高荣誉奖章”,便知道老将军在中国网坛上的地位了。书房内挂着的那张打网球的照片,是上个世纪80年代老将军参加全国老年比赛夺冠时的精彩瞬间。

2010年1月16日,中央电视台体坛风云人物评选揭晓,吕正操被授予评委会特别大奖。九泉之下的吕正操听到这一消息,一定会感到欣慰。

有人曾用三件事描述他人生走过的105年: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有人也曾和吕正操开玩笑地问:“打网球不是‘正事儿’,怎么能和打日本、管铁路相提并论呢?”

吕正操很认真地解释:“(打网球)是‘正事儿’!”说完,还在写字板上写下“体育”二字。

吕正操打网球的历史要上溯到20世纪20年代。那时,他在东北军当兵,张学良作为青年会的董事,在景佑宫院中空地开辟了网球场。吕正操经常参加青年会的活动,坚持学英语,也常常打网球。战争年代,吕正操的“行军装备”中就有网球和球拍,休息时在打麦场上拉开网子就打。一有空闲,吕正操就和黄敬、孙志远、林枫等冀中、晋绥的领导同志打上一场简易的网球赛。这是吕正操他们打仗间歇时最好的娱乐。

解放初期入城后,吕正操第一个到位于北京台基厂的国际俱乐部打网球,最先邀请民主人士余心清一起打球。吕正操的老球友、时任天津市长的黄敬只要到北京,就要同他打网球。渐渐地到国际俱乐部打网球的人多了起来,万里、蔡树藩、曹里怀都是国际俱乐部打网球的常客。后来陈毅、贺龙两位元帅调进北京,也成了国际俱乐部网球场的座上客。网球场不够了,吕正操提出建议,在天坛附近修建两座网球场,得到了贺老总的支持。

根据国家体委的分工,吕正操还担任了全国网球协会主席的职务。吕正操长期担任中国网球协会主席,为推动中国网球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曾风趣地讲,“文革”中说撤除他的一切职务,结果还是忘记把他的中国网球协会主席的职务撤掉。

刚刚恢复自由还没有分配工作的一段时期,吕正操每天和刘建章(时任铁道部副部长)一道挎着网球包挤公共汽车,到北京体育馆网球馆打网球。

“文革”中吕正操被打成“东北叛党集团”的头子,遭到关押。当时,毛泽东告诉周恩来总理“要保吕正操”,直到1974年毛泽东指示限期“八一”见报,吕正操才得以恢复自由。82岁高龄时,吕正操还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全国比赛。当外国记者问他保健的体会时,他的回答是:用游泳、打网球来活动身子,用打桥牌来活动脑子,是紧张工作之余理想的锻炼方式。88岁高龄时,吕正操每周仍打四五场网球,每场一两个小时,运动量颇为惊人。

吕正操到外地出差时,只要有条件,总要抽空打网球。他非常关心当地的网球运动发展和普及,以及场馆设施建设。2002年11月,他到上海观看了首次在国内进行的网球大师杯赛。决赛时,考虑到他的年纪看完一场5盘3胜的比赛时间太长了,因此事先商量看完2盘比赛就退场。在2盘比赛结束后到场外休息时,陪同他的子女向他提出回家看电视去。吕正操转过脸看着赛场入口,用不容争辩的命令口吻讲:进去!结果年近100岁的吕正操全神贯注地坐在赛场观众席,看完了历时数小时打满5盘的决赛。

我国网球事业,经过网球运动员、教练员和广大网球工作者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运动员开始在国际赛事上取得了一些好成绩。先是李婷和孙甜甜获得了2004年奥运会女子双打冠军,又有郑洁和晏紫获得了200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和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两次大满贯赛事的女子双打冠军,吕正操非常高兴,都随即发去了贺电,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原载:《中华魂》2020年第9期


吕正操

词条已锁定

吕正操(1904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奉天省海城县(今辽宁省今海城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2009年10月13日,吕正操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同时他也是最后一位逝世的开国上将。[1]

快速导航

中文名
吕正操
外文名
Lv Zheng Cao
国籍
中国
军衔
上将
信仰
共产主义
享年
106岁
出生日期
1904(甲辰年)年1月4日
出生地
辽宁省海城市
民族
汉族
逝世日期
2009(己丑年)年10月13日
党派
中国共产党
毕业院校

1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4年,21岁的吕正操于东北讲武堂留影1924年,21岁的吕正操于东北讲武堂留影吕正操1904年1月4日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今海城市)毛祁镇山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目睹日本军队对自己家乡的烧杀抢掠,内心充满对侵略者的仇恨。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正操”,决心长大后当兵,操练本领,打击日本侵略者。1922年吕正操加入张学良的卫队旅,次年考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张学良的副官、秘书。[2]

土地革命

抗战时期的吕正操抗战时期的吕正操1929年任东北军116师16旅参谋处处长,1932年任东北军116师647团团长,率部到热河参加对日军作战。他在与东北军中的中共党员接触中,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1934年春,吕正操率部担负北平城防任务,严防日军寻机控制北平城防的企图。1935年6月,在反击投敌叛军妄图与日军里应外合攻占北平城的战斗中,他指挥部队前后夹攻、堵截围歼,将叛军全部消灭,城防部队无一人伤亡。

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吕正操支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指示部队主动配合学生游行示威,援助学生进城,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称赞。

1936年9月,吕正操在北平建立了东北武装抗日救亡先锋队,任总队长。不久即被张学良选调到西安,在张学良公馆担任内勤。1936年12月12日,吕正操参加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其间多次和来西安共商国共两党合作大计的中国共产党人接触,聆听了周恩来的教导,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伟大和正确,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吕正操重返东北军647团任职。1937年初,由于中共党员在647团的革命活动引起东北军上层反动军官的警觉,他们要求把647团拆散和其他部队混编。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吕正操率部接受改编,任新编691团团长,继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5月,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吕正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

抗日战争

1941年,吕正操(中间站立者)在白洋淀。1941年,吕正操(中间站立者)在白洋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吕正操率部奔赴抗战前线。1937年9月15日至10月11日,先后在华北地区永定河半壁店梅花镇与日军进行了3次激战。在梅花镇战斗中,691团以较小代价,击毙击伤日军700多人,这是侵华日军在河北省境内首次遭受重创,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1937年10月14日,吕正操在晋县小樵镇主持召开了决定部队前途命运的全团官兵代表会议,决定691团脱离东北军,改编为人民自卫军,他担任司令员,并在所属各总队都建立了党组织,部队成为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

1942年,吕正操在滹沱河畔。1942年,吕正操在滹沱河畔。1942年,吕正操在冀中抗日前线。1942年,吕正操在冀中抗日前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自卫军在抗日斗争中屡建奇功。1937年10月底,在地方党组织和抗日武装的支持下,吕正操率领人民自卫军攻克高阳县城,击毙土匪汉奸头子尹松山,震动了整个冀中地区,使人民群众抗日情绪更加高涨,出现了踊跃参军的热潮,人民自卫军迅速发展到5000多人。为了把这支革命队伍带好,吕正操与晋察冀军区取得联系,请求带领人民自卫军接受整训,学习八路军的好传统、好作风和开展抗日斗争的经验。1938年5月,根据晋察冀军区命令,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等冀中抗日军队统一整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成立冀中军区,吕正操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在晋察冀军区领导下,他带领部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冀中平原游击战。半年时间内,吕正操指挥部队与日伪军作战100余次。在开辟大清河北根据地以后,配合冀中区党委,加快建设冀中抗日根据地,根据地很快发展到几十个县、人口约700万,建立了冀中抗战学院,军区部队发展到约10万人。1939年1月,八路军120师挺进冀中。同年2月,根据中央指示,成立了由贺龙任书记的冀中军政委员会。在贺龙领导下,吕正操和军政委员会其他一起,加强冀中部队的正规化建设,进一步发展了冀中抗日根据地,扩大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和牵制了日本侵略者。毛泽东曾亲笔题词,称赞冀中抗日根据地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

1940年初,吕正操(右二)在河北涉县1940年初,吕正操(右二)在河北涉县1940年秋,根据八路军总部指示,吕正操率冀中部队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组织部队发动破击正太路战役,对平汉路、北宁路、津浦路以及石德路、沧石路等进行了广泛的破击,共平毁公路、铁路500多公里,炸毁桥梁20座,收割电线27000多斤,毙伤日伪军1300多名,有效地阻止了平汉路敌人向正太路的增援。组织指挥了任丘、河间、大城、肃宁地区战役,先后歼灭日伪军1500多人,拔掉敌据点29个,摧毁了这一地区大部分敌伪组织,粉碎了敌人在冀中中心地区建立统治的阴谋。吕正操率领部队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取得了辉煌战果,为我军夺取百团大战全面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八路军总部通令嘉奖。

1941年至1943年,为了粉碎敌人的“蚕食”进攻和大“扫荡”,吕正操带领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在无险可据的平原上和极端残酷的环境中,灵活运用地雷战地道战、蘑菇战、顶牛战等新战法,使敌人吃尽苦头,时时处于惶恐之中。1943年11月,吕正操调任晋绥军区司令员。同年秋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后任常委)。他和时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代理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的林枫一道,坚持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把敌人挤出去”的指示,带领晋绥边区军民迅速开展秋季反“扫荡”作战行动,使边区根据地形势得到根本好转。1945年4月,吕正操参加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2]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西满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东北铁路总局局长,东北人民政府铁道部部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中央军委铁道部副部长兼铁道兵团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

1948年中共中央东北局召开会议,右一吕正操1948年中共中央东北局召开会议,右一吕正操解放战争时期,吕正操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西满分局常委,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副总司令员,西满(辽热)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他积极组织开展剿匪反霸斗争,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作出了主要贡献。1946年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成立东北铁路管理总局,吕正操任总局局长兼政治委员。他还先后任东北行政委员会铁道部部长,军委铁道部副部长兼护运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有力地领导和指挥了铁路保障工作。特别是在辽沈战役中,由于铁路损毁严重,他带领东北行政委员会铁道部员工和支前群众,排除万难,紧急抢修抢运,在9天内把近十万大军和大量作战物资运送到前线,为保障辽沈战役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2]

建国以后

建国以后的吕正操建国以后的吕正操(5)新中国成立后,吕正操任铁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兼铁道兵团副司令员。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兼任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负责铁路运输和抢修工作。面对敌军的狂轰滥炸,吕正操深入战地现场指挥铁路抢修和物资运输,指导部队创造了“先通后固、先易后难、确保重点、预有准备”等一系列特殊的抢修方法,确保铁路随炸随修、连炸连修、此断彼通、彼断此通,在有限的通车时间内发挥了很高的运输效率,建起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为支援我军作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吕正操兼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他积极协助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工作,参与研究制定了全国“一五”计划铁路建设规划,并参与领导建成了拥有多项世界领先技术的武汉长江大桥,完成了成渝、天兰、湘贵、兰新、宝成、丰沙、鹰厦等一系列干线、支线铁路工程建设任务。

1958年起至1967年6月,吕正操先后担任铁道部代部长、部长、党组书记,并兼任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针对西南地区地形险恶、地质复杂的不利条件,他提出了“抓思想、抓设计、抓部署”的工作思路,深入实地进行考察,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召开工程技术人员座谈会,鼓励大家排除困难,科学施工。在军地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西南铁路大会战取得了巨大成就,川黔线贵昆线成昆线相继通车。西南三线铁路的建成,对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防交通保障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吕正操主持铁道部工作期间,在抓好铁路运输工作的同时,注重全面加强铁路系统建设,大力培养铁路专业人才,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努力改善全国铁路布局,组织指挥了许多重要路段的铁路选线、勘测设计、桥梁建筑、隧道建设等工作,为发展中国铁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还根据党中央指示,积极做好援助朝鲜和越南铁路建设的工作。

1967年7月起,吕正操受林彪江青等人迫害,被非法监护审查、关押达7年之久。1975年重新工作后,历任铁道兵政治委员、第一政治委员。他按照邓小平有关指示精神,积极推动铁道兵部队“兵改工”工作。1980年1月,中共铁道部党组作出了为吕正操平反的决定,并经中央正式批复同意。1983年,吕正操当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为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积极贡献。从1956年起,他一直担任全国网球协会主席,几十年来为推动中国网球运动开展倾注了大量心血,1990年获国际网联最高荣誉奖。

1991年5月,吕正操受中共中央委托,专程赴美国看望张学良将军,为改善两岸关系作出了贡献。

1939年冬,吕正操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留影1939年冬,吕正操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留影吕正操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中央军委委员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第二届、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9年10月12日14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2]2010年1月16日,获得2009CCTV年度体坛风云人物评委会大奖。[3]

[2][4]

2主要成就

打日本

抗日战争爆发后,吕正操根据中央指示率部开赴冀中,改编为冀中人民自卫军,任司令员。1938年5月至1943年秋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其间,曾任冀中区党委委员、冀中军政委员会委员、冀中行政公署主任、冀中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在冀中大地,书写下赫赫战功。[5][6]

管铁路

吕正操于1949年1月至10月任军委铁道部副部长,解放后历任铁道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吕正操最感兴趣的是进藏铁路工程,1958年9月,青藏铁路第一阶段开工,至1960年铺通97公里。其后青藏铁路两度下马,两度重启,直至2006年7月全线贯通。[5][6]

3人物轶事

坚定友谊

1991年张学良(左)与吕正操在美国会晤1991年张学良(左)与吕正操在美国会晤曾多年担任张学良秘书、副官的吕正操和“少帅”有着特殊的感情。首先,两人都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是校友;而吕正操读书时,张学良继承其父,兼任了讲武堂的校长,两人又是师生关系;再加上原本的上下级关系。这些都使得周恩来和邓颖超一直关注着吕正操,并指定他做中共和张学良的联系人。1983年3月,在邓颖超当选全国政协主席时,吕正操就被安排出任副主席。

1991年吕正操与老长官张学良1991年吕正操与老长官张学良自“西安事变”后,吕正操和张学良就失去了联系。直到198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缓和后,两人才建立了书信往来;吕正操曾多次试图邀请张学良回大陆,特别是回东北看看,但终未成行;直到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终于获准偕夫人赵一荻赴美国探亲之后,受原政协主席邓颖超等中央领导人的指派,5月23日,吕正操一行5人搭乘中国民航班机,飞向大洋彼岸——两人在相隔半个多世纪后,终在异国相聚。

吕正操到达美国之后,先到旧金山拜会了张学良夫人赵一荻;1991年5月29日上午,一行人在纽约张学良住地贝祖贻的太太家见到了张学良。吕正操刚走出电梯,便见张学良站在公寓门口等候,张学良一眼就认出了吕正操,老远伸出手。半个多世纪没有见面了,两人心情都很激动,双手紧握,四目相对,沉思片刻,两人问候,即进屋落座。

两位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敏锐,谈笑风生,畅叙久别重逢之情;在谈话中,张学良幽默地说:“我可迷信了,信上帝。”吕正操随口接上:“我也迷信,信人民。”张学良笑着说:“你叫地老鼠。”这指的是当年吕正操在冀中和军民一起运用“地道战”等形式,抗击日寇侵略,开展游击战的事。吕正操说:“地老鼠也是人民创造的嘛,我能干什么,还不都是人民的功劳,蒋介石宋美龄都信上帝,800万军队被我们打垮了,最后跑到台湾。”张学良随即插话:“得民者昌!”吕正操紧接着说:“那还不都是靠的人民群众!”

在第二次会面中,吕正操郑重地把周恩来夫人邓颖超致张学良的信转交给了张学良。同时,转达了中央对他的问候。邓颖超受邓小平的委托,在信中诚恳地欢迎张学良在方便的时候、在自愿的情况下回家乡看看。张学良的视力很差,他几乎是把眼睛贴在了信纸上,极其认真地一字一句地把信读完。最后,他看着邓颖超的签名说:“周恩来我熟悉,这个人很好。请代我问候邓女士。”

张学良沉思了片刻,又补充道:“我这个人很想回去,但现在时候不到。我一动,就会牵涉到大陆、台湾两个方面……我不愿意为我个人的事,弄得政治上很复杂。”说着,张学良把邓颖超的信工整地折叠起来,放进了口袋。吕正操怕这封信被别人发现后给张学良带来麻烦,便提醒张学良:这封信带在身边是否方便。张学良轻松地回答:“不碍事,没什么关系。”并当即表示,他要给邓颖超写回信。(不久,张学良就给邓颖超写了回信,信中肯定地答复邓颖超,一定要回大陆:“寄居台湾,遐首云天,无日不有怀乡之感。一有机缘,定当踏上故土”)

这次长谈有三个多小时,主要是吕正操向张学良介绍新中国的情况以及他们的家乡辽宁海城的情况。张学良还询问了邓小平等新、老中央领导人的情况,并表示回大陆后一定拜访“中枢诸公”(中央各领导人)。

之后,张闾蘅频繁来往于海峡两岸,为张学良和吕正操传递信息,他们之间书信、口信、诗作唱和,往来不断,但由于种种原因,张学良的回归大陆之旅始终未能成行,他于2001年10月14日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去世,享年100岁;吕正操赴美三探张学良,也就成了一种美好而有价值的回忆,张学良过世后,吕正操在唁电中写:“张学良将军生则功盖祖国,逝则重于泰山,无愧于祖国人民称之为千古功臣、民族英雄的伟大称号。”

百岁诞辰

2005年1月4日,是开国上将吕正操的百岁诞辰。吕正操从不在意自己年龄,反对办生日,谢绝了家乡政府和一些单位为他办百岁生日的请求,同时也谢绝了很多客人拜访。在北京西三环边上一个静谧的院落里,吕正操家里像往常一样平静,百岁生日这一天,他在阅读中度过。不同的是,这一天,他手中拿的是刚刚出版的他的回忆录。

“讲武堂时的照片真帅。”吕正操一边翻回忆录中自己的照片,一边跟女儿聊着。宽大明亮的书房里,吕正操穿着一件鲜亮的红毛衣,一边躺在沙发上翻着书,一边跟孩子们聊着自己的过去,就像生活中最常见的那些平凡的老父亲一样。 只有书架上那支逼真的步枪模型和一个“毛泽东号”的火车头模型,以及张学良、董必武等人的手书,暗示着这位老人整整一个世纪的生活中所蕴藏的无数传奇。

痴迷网球

“我一辈子,就是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三件事。”回顾百年的传奇人生,吕正操只用了这样轻描淡写的几个字。

吕正操说:“在东北军跟着张学良先生时,我就打网球了。就在冀中抗战中,战况一缓,就要跟人打两局。一直打到90岁。”在吕正操的客厅里,挂着一幅有萨马兰奇签名的图画,还有一组吕正操打网球的照片,体现着吕正操对网球的偏好。

吕正操一直担任中国网球协会主席职务,他曾说:“我不能光挂个名字,我这个主席要一直当下去!”90岁后,在医生和家人的再三劝阻下,他停止了网球运动,对此他曾风趣地说:“网球我实在打不动了,现在只能给人家去发奖了。”[5][6]

4亲属成员

亲属成员亲属成员(11)夫人:刘沙[7]

长子:吕彤羽[8][9][10],在冀中战场上出生,任冀中抗日研究会会长。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706所主办《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杂志的编委会委员。2010年1月16日代其父参加“2009中国体育风云人物”颁奖典礼,领取“评委会大奖”。[11]

次子:吕彤欣[9][12]

长女:吕彤邻[9][10],上海交大教授[13]

次女:吕彤岩[9][14]

亲属成员[15][3][10][16][17][18][19][20][21]

5主要作品

吕正操主要作品吕正操主要作品(8)吕正操回忆录[22]

冀中回忆录[22]

吕正操将军自述[22]

《西安事变与周恩来同志》(与罗瑞卿王炳南合著)[22]

论平原游击战争

6人物评价

新华社:吕正操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国铁路交通战线杰出的领导者”。[2][23](《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9年10月21日 第01 版)

新华社北京2009年10月20日电:

“吕正操一生追求真理,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他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他坚决拥护党中央,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满信心。

吕正操军政兼优,能文能武,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和组织领导才能。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智勇双全,是一代抗日名将。他指挥部队多次创造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为国家的铁路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直接组织指挥了一系列重大铁路工程建设,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加强国防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吕正操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革命风范。他不居功,不诿过,淡泊名利,乐观豁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顾全大局,团结,公道正派,一身正气。他生活简朴,清正廉洁,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始终保持了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一生酷爱读书,广纳博览,好学不倦,亲自撰写和整理出版了《冀中回忆录》、《吕正操回忆录》、《论平原游击战争》等著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吕正操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损失。他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的卓越功绩将永载史册!”[2](人民网)

中国人民解放军赋》创作组长陈恩田曾为吕正操将军题字:正大光明,操行世范。


【作者: 】  【发表时间:2020/9/15】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