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严安政
花好月圆,共团圆。良辰美景,共欣赏
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我国传统以农历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正处在秋季正中,故名中秋节。中秋节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月夕、拜月节、玩月节、追月节、团圆节和女儿节。秋节、八月节、八月会显然是因为中秋节时当秋天的八月得名。又称仲秋节,则是因为我国历来把春夏秋冬四季每季的三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如春季的第一个月称为孟春,第二个月称为仲春,第三个月称为季春等,而八月为仲秋,故中秋节又称“仲秋节”。秋高气爽,天宇澄净,所以八月十五的月亮较之其他月份的满月更明亮圆美(据说此日月亮距地球最近),因之又名“月夕”。至于拜月节、玩月节、追月节、团圆节和女儿节,则和中秋节的节日风俗相关:人们在这一夜祭拜、观赏月亮,甚至当天观赏不足,第二天继续观赏,因而又名拜月、玩月和追月节;这一天一家团圆庆贺,连去娘家的媳妇也要回家团聚,所以又叫团圆节;这个节日的活动又以年轻女性为主角,因之又称女儿节。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民间传说说是嫦娥因为嫉恨丈夫后羿薄情,偷吃了他的不死之药,于八月十五的夜晚飞上了月宫,后羿后悔不已,于是年年在八月十五的夜晚设供拜祭,祈祷全家团聚,中秋节即由此衍生。其实中秋节的真正起源,和远古时期我们先民“万物有灵”的泛神论观念和由之而来的对日月星辰等天象的崇拜、祭祀有关。“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该书还有“秋分夕月(拜月)”的记载。可见远在周代,已有了中秋拜月的习俗。汉代,又有在中秋或秋分敬老的风俗。到晋时,已出现中秋赏月之举。但直到唐人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以及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和传说联系起来,才祭月、赏月之风大盛。但中秋作为正式节日,则是到了北宋(一说是在唐代)时期,并出现了月饼的雏形。苏轼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即是一证。明清两代,中秋赏月活动继续盛行,一直持续至今。
中秋节的节俗,主要有三项:阖家团圆、拜月赏月和吃月饼。
我们古人很早就把月的圆缺和人们的离合联系起来,把良辰美景之时亲人团聚称为“花好月圆”,把亲人离散比喻为“月缺花飞”。八月十五的夜晚,面对一轮皎洁的明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月色,品尝鲜果,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故中秋节又是春节之外我国又一个传统的亲人团聚节日。在这个节日的夜晚,古人常设香案于月下,摆上月饼、西瓜和各色圆形水果作为祭品,还要将西瓜切成莲花状,然后点上红烛,全家人依次拜月,最后由当家主妇按全家人数切开月饼分享。如有亲人在外未归,家人也要给他们切一块留下;远在外乡的游子,也借望月寄托对家中亲人的思念。我国最有名的中秋词,就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中秋时为怀念弟弟苏辙所作。词中既赞美了中秋之夜美好的月光,又抒发了对弟弟的深切怀念之情,还寄托了对所有人的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因而家咏户诵,流传千古。拜月时人们各祈所愿,“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吃月饼是中秋节最普遍的风俗。由前述苏轼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可知那时已出现以形体小而圆,以油质甜味作料作馅为特征的月饼的雏形。月饼作为一种食品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千里,始见于南宋的《武林旧事》,以后历代在外在形式和内在作料上不断创新,“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明代以来,有关中秋赏月吃月饼的记载就更多了。明代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已有“径尺余,重有两斤”者,清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竟“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清代史料还有“上绘宫蟾婚兔之形”的记载,可见何其讲究。现在的月饼更是形式多样,咸、甜、荤、素味道各异。此外,中秋习俗还有“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舞火龙”“点塔灯”“卖兔儿爷”等习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流传。
今天,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壮、侗、傣、黎、朝鲜等20多个民族过中秋节,但节俗不同。如壮族习惯在河中的竹排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并演唱民歌《请月姑》,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搭“望月架”等等。各民族中秋节俗虽不同,但共同点是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从2008年起,中秋节又被定为法定假日,这就不仅更有利于传统优秀文化的承传,而且更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中秋节虽然源于我国,但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人民也过中秋节,中秋节已经超越边界,成为东亚各国人民的共同节日和世界文化遗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