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中国,几千年中它曾经屹立世界之巅,也跌入过低谷,百余年前的闭关锁国让中国脱离了世界发展的轨道。
为了追上那些科技强国,我们必须要付出更多的人力财力,也是近代史让我们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我国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在外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在这段黄金岁月中,一位又一位伟人被我们铭记在心。
在那段峥嵘岁月中,有那么一位,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成为国务院副总理的农民陈永贵。他的一生都是传奇,但是在葬礼上,有一位专门来送葬,他痛哭一场匆匆离去。
陈永贵是新中国刚成立时期农业的代表人物,在他领导下的大寨村是那个时代的的标志,就连伟人也亲自接见过他,就有了那句“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他的一生在我们看来都是传奇。
“陈永贵”,一个新中国建立初期农业发展的代表人物,他所带领的大寨村也是曾那个时代的一面旗帜,就连伟人也曾亲自称赞过他,并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他的经历在我们旁人看来是无疑是充满传奇的。
陈永贵生于1915年,1920年陈永贵的父亲带着年仅5岁的他逃荒来到了大寨,来到了这个陈永贵辉煌和落幕的地方。
陈永贵的前半生和就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可能唯一的就是为八路军报信被日本人抓进警察所,真正迎来他人生转折的是因为他的第一个贵人-贾进。
1948年12月,33岁的陈永贵在贾进的介绍下加入我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任大寨村生产主任,由此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自1948年担任大寨村生产主任开始,陈永贵先后曾担任大寨村党支部书记,人大代表,县委书记,山西省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
“大寨精神”
陈永贵担任大寨村的党支部书记后,带领着大寨村民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征战”白驼沟、背裕沟、狼掌窝,别人不敢上的他上,别人完成不了的他能完成。
就这样大寨村的粮食生产一年比一年高,每次都超过了国家的征购额度,数次被评为“粮食增产先进单位”,大寨村的事迹也逐渐的传播开来。
1963年,大寨经历了七次重大灾难,面临着颗粒无收的境地,然而陈永贵依旧拒绝了政府的帮助,独自带领着大寨村走出困境,并依旧完成了税收任务。
同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奋发图强、自力更生、以国为怀、顾全大局-大寨大队受灾严重,红旗不倒》的文章,陈永贵和大寨村风头无两,成为了全国农业发展的一面光辉旗帜。陈永贵几乎是一手打造了大寨村这个全国生产标杆,更是被多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学习“大寨精神”的号召。
陈永贵与华国锋
陈永贵在中央任职期间自然结识了很多的高层,其中,华国锋应该算是与陈永贵“纠缠不清”的一个人。
华国锋曾经被誉为是伟人的接班人,而陈永贵和他的大寨又是他所树立起来的典范,陈永贵本人也是其的坚定支持者;他们俩应该是志同道合的一路人,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华国锋任主席期间,陈永贵依旧担任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两人在工作中一直配合的很好,并一直坚定的支持着华国锋的工作。
可是在陈永贵辞职后对他的采访中,当提及到华国锋时,对他的评价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带有批评的话语。然而在陈永贵晚年被查出肺癌后,华国锋又第一个赶来探望他。由此可见两人的关系可谓是“爱恨交错”。
虽然辞职,但陈永贵的待遇还是副总理,国家每年都会安排他去医院检查身体,但是在1985年,陈永贵检查发出了肺癌,这件事谁都不愿意相信,当时我国还处在发展阶段,根本没法治愈,检查出癌症真的就是不治之症了,华国锋立即动身前往看望自己的老兄弟,陈永贵似乎看得很开,他还是笑着面对病魔,就像当年他带领大寨村的村民抗击天灾一样。
医生一直劝他可以治疗,但是陈永贵还是拒绝了,他说就不用在我身上浪费资源了,华国锋来看望了陈永贵,两人在病房中聊了会天,这也是最后一面了。
1986年陈永贵病逝,他走得很安详,这一生也活得很满足,来送行的是陈永贵的亲人,他带领的村民,还有北京农场的职工,并没有惊动特别的人。
在病逝的当天下午,华国锋来了,他穿得很朴素,华国锋不想别人认出来他,在出门之前还打电话确认有没有其他中央领导到场。华国锋心情很沉重,一言不发地走进了告别室,他在
陈永贵的遗体前站了好久,看着老朋友那张饱经沧桑的脸,自己的泪水也止不住地流下来。华国锋对着陈永贵三鞠躬,流着眼泪绕着陈永贵的遗体走了一圈又一圈,两人可能还有很多话想说,但是最后一次对话定格在病房。
整个过程非常安静,最后华国锋和家属握手道别,匆匆离去。华国锋走后再也没有外人来看过陈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