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4次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拒,却入选美国科学院,称:这是中国骄傲
2020-10-15 09:06
她4次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拒,却入选美国科学院,称:这是中国骄傲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大丰收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却拖沓滞后。如今,社会上充斥着浮躁之风,拜金主义盛行,人人都把名利与金钱放在第一位,社会风气让人堪忧。在这一点上,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应该好好向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学习,他们才华横溢、学富五车,把大好的青春年华全都贡献在祖国建设上,一生不求名利,默默无闻。
著名材料学家、现年84岁的李爱珍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一生致力于我国新型材料研发,四次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拒,却成为了中国第十一位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外籍但是,当记者问她有何感想时?她依旧说:“这是中国骄傲!”
李爱珍的父母是华侨,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且在父母的影响下,她十分热爱祖国,理解祖国的伟大。中学时期,学习成绩优异的她,成功考入国内名校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后,由于校内表现十分突出,她获得了一份在上海冶金所的科研岗位。对这所科研单位有过了解的人都知道,它是我国最早的工学研究机构,改革后被归入中国科学院名下。至今李爱珍还在这里从事科研工作,期间拥有多次高薪跳槽机会,她都视而不见,全身心投入到为祖国建设之中。
改革开放后,在上海冶金所工作近20年的李爱珍获得了前往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电子工程系做访问学者的机会。当时,有不少人担心李爱珍会不会就此一去不回?因为在那段时期,出现过多起国内优秀学子留学深造,学成后却不再回国的事情。李爱珍的科研能力有目共睹,获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和钦佩。可是,当时国内的科研条件和科研待遇完全无法和国外相提并论。所以,人们才担心能力突出的李爱珍会留在美国。
然而,所有人都想错了。李爱珍在美国做访问学者两年里,每天都在兢兢业业的学习新知识,恨不得把这些先进的科研理念能够雕刻到脑子里,统统带回国内,帮助祖国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科技强国。之后,她又在1987年和1993年先后两次又到卡内基梅隆大学作为时一年的访问学者,每次回来,她总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到国内实验室建立上,把学到的最新知识付诸到行动,并且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才。她还是我国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电子材料、光子材料专题负责人。
只是,这位能力出众、心系祖国的科学家,却在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先后四次申请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过程中落选。哪怕2003年她当选了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2004年成为第一个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工程科学奖的中国科学家,依旧未能成为祖国的院士。然而,仅仅在她第四次申请中科院院士落选后的第二年,美国科学院把当时已经71岁的李爱珍选入外籍院士名录,成为第11位入选美国科学院的中国科学家。
然而,面对美国科学院“有意无意”抛过来的橄榄枝,李爱珍表现得云淡风轻。也有记者当时对她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有人说,您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是对国内院士制度的一种嘲讽,您怎么看?”李爱珍的回答十分从容,她说:“美国科学院共有外籍院士387个,其中200多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我有幸能够成为其中一员,是我一生科研生涯的荣誉。对我们国家来说,也是受到国际认可的一个标志,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对于四次都没能入选国内院士,李爱珍回答的也很平静,她说:“没有就没有,这没什么,本身这些事就不是当事人应该操心的。我之所以走到现在,精神支柱就是‘祖国’二字!”
这就是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风骨,他们努力奋斗、积极向上,不为名利、默默奉献,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这才是我们当代年轻人应该学习的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