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 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20 ..
· 2023海内外河南商会会 ..
详细内容
 
汉代莲勺县追考

                             汉代莲勺县追考

                             (吴胜利)

    原创  

    国道108临渭区与大荔县交界处有一座庆安寺塔,也叫耒(lěi)化塔、镇风宝塔,俗称来化塔。它是汉代莲勺县城遗留下来的唯一标志。宝塔为楼阁式砖塔,方形、九层、通高30米,矗立在国道的紧南侧,向过往的人们诉说着它的历史沧桑与变迁……

莲勺县的基本概况

    莲勺县初名称为“辇酌”(nianzhuo)县,得名于卤阳湖特有的一种叫做“辇酌”的水草。

    莲勺县城遗址位于临渭区交斜镇来化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始建于汉高祖元年(前206),废于隋大业元年(605),历经811年历史。陕西省文物局编印的渭南卷《临渭文物》其中所记述的“汉来化遗址”,指的就是汉莲勺县城遗址,只是占地面积与方位略有差异。遗址上庆安寺塔的始建时间不详,重修于北宋天禧年间。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因华州大地震而坍塌,嘉靖三十七年由当地雷氏家族捐资并倡导乡里重建。

莲勺县的历史沿革

    据《渭南县志》《临渭区志》记载:汉高祖元年(前206)在今交斜镇来化附近置莲勺县。高祖二年(前205)设河上郡,辖莲勺县。太初元年(前104)莲勺县归左冯翊郡。太始二年(前95),渭南白渠修成,《水经注》载“白渠经莲勺城南,又东注金氏陂。”五凤三年(前55)正月,在莲勺县北部筑皇帝行宫“莲勺宫”。建武十五年(39)莲勺县归左冯翊郡。建安元年(196)献帝将左冯翊郡分为左内史郡和左冯翊郡,莲勺县仍归左冯翊郡辖制。西晋时(265—316)新丰、郑县隶京兆郡,下邽、莲勺隶左冯翊郡,期间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到了前秦苻坚甘露二年(360)正月,割新丰、郑县地,设立渭南县,隶京兆郡,下邽、莲勺依旧归冯翊郡。《太平寰宇记》载“后秦姚苌废莲勺县”。

    北魏太和三年(479)恢复莲勺县,废夏封(下邽)入莲勺,隶冯翊郡。西魏大统三年(537)复设夏封县,与莲勺同隶冯翊郡。北周建德三年(574)因莲勺界内有“群盗”,置延寿郡,郡地在夏封县,领夏封、莲勺。隋开皇三年(583)撤延寿郡,夏封、莲勺归冯翊郡。隋大业元年(605)改夏封为下邽,莲勺并入,隶冯翊郡。从此,莲勺结束了它在历史上县的建制,从其初建至消失,延续时间为811年。

莲勺县址的变迁

    《水经注》载“白渠经莲勺城南,又东注金氏陂。”“金氏陂”名字来源于汉代车骑将军金日磾,他的封地在今天固市镇,冢地在吝店镇。历史上人们习惯把故市镇周围出现的大型水潭、塘堰、池子冠以金氏名而称作“金氏陂”。“金氏陂”生发在固市镇周围,东面最远的陂塘不超过渭南北高速入口以南。据史料记载和调查而知,汉白渠遗址途经了今天固市和南师以南,呈西北东南方向汇入了渭河。当时莲勺县位置若在交斜镇来化一带,显然 “白渠经莲勺城南……”就无法解释,况且来化之南是大荔沙苑区的“沙梁子”,此处不存在“金氏陂”,又谈何再“……又东注金氏陂”?汉代洛渭漕渠为什么要绕过来化塔之南斜向至孝义开口流入渭河?原因依然是因为来化以南的这些“沙梁子”不具备开凿条件。既然莲勺县的位置不合乎来化塔方位,那么它的初建之地究竟在哪里?

    临渭区蒲阳遗址,是一处2011年政府公布的汉代城池遗址,位于吝店镇蒲阳村北侧,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该城池的来历与名称,至今仍是历史之谜。据有关考证结果与蒲阳古城遗址保护研究学术研讨论证,蒲阳汉代遗址与莲勺古县的初建相关。

    莲勺县的初名是以卤阳湖特生的一种叫做“辇酌”的水草而命名,“辇酌”这种水草唯卤阳湖仅有。而蒲阳刚好位于卤阳湖的紧东南,两地斜向距离也就几公里之远。从名称起源说分析,蒲阳应该是莲勺县的初建地。

    史料载:秦武公十年(前688),“伐邽、冀、戎”得胜。为了便于统治,在天水一带设立县治,是为上邽。同时东迁当地部分居民沿渭河而下,至今临渭区北部,在故市另设县治,为了与上邽县相应,称其为下邽县。北魏时,下邽县属北魏辖区,因避讳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名讳中的“珪”,将“下邽”改称“夏封”(下改同音夏,邽去右耳改寸曰封)。

   《汉书》载,汉宣帝刘询年幼时流落于民间,曾困于莲勺县卤泊滩中,后因当地民众搭救而逃过一劫。下邽镇今天的屈驾、见驾村名由来于此。它不但记载了当地先民曾因救驾而见到过皇上,同时说明了皇上是困在了“莲勺县卤泊滩”。卤泊滩即卤阳湖外滩,要说卤阳湖离位于当时固市的下邽县城最近,而距来化位置的莲勺县更远,史料记载为什么不是下邽县卤泊滩,而是莲勺县卤泊滩呢?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当时的莲勺县位置就在今天蒲阳,卤阳湖区域隶属莲勺县管辖。

    渭南地方文史资料进一步阐明“莲勺县治一开始设在下邽东北角城角寨村一带,后移至今交斜镇耒化(读lěihuā)村一带”。“城角寨子村”在今下邽镇的东北方向,屈驾村的南侧,这“一带”的东北就是蒲阳。故而说资料描述莲勺县的位置只能是蒲阳,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莲勺县曾经有过挪移的事实依据。

   《太平寰宇记》载“后秦姚苌废莲勺县”。后秦时期在公元384-417年之间,姚苌在位34年。在其灭亡后的63年战乱纷纷,到北魏太和三年(479)才又恢复了莲勺县。期间极有可能是因战火使莲勺县城一度毁灭,恢复时位移到了来化方位。《水经注》是北魏年间(515-524)郦道元在汉代与东晋《水经》基础上加以注释完成的,他本人未曾到过渭南实地考证,所以莲勺县后来的变故也就不得而知。

    综合考证分析,认为莲勺县的初建地应先设在蒲阳,后迁至来化塔位置。

莲勺县的遗址范围

   《庆安寺重修宝塔记》载“夫上古设塔时,左有洛水,右驿柳林”。“左有洛水”,就是说塔的左侧(东)曾经有洛河水经过,而汉代遗留下来的洛渭漕渠水道,就在宝塔以东百米,遗址至今清晰可辨。漕渠以东目前尚未发现故城相关遗迹,所以故城的东界不会越过洛渭漕渠水道遗址。

    庆安寺是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村民在平整土地和发现的多处墓葬盗洞显示,宝塔正北200—400米范围内存在多处僧人墓葬,由此可以确定庆安寺禅院用地范围。在僧人墓葬区紧北侧是多个东西走向的涝池,且地势连续低凹,据此推断该处应为故城北墙外护城河残迹。

    历年来,当地村民在农田基本建设过程中经常发现莲勺县遗物。经过走访调查,在宝塔以南100米范围内出土过庆安寺金银器和其它遗物;宝塔西南大约300米处,村民在移沙过程中发现有大量瓦片与青砖;南约600米的沙丘下也曾发现了残垣断壁等遗弃基础。经勘验文物曾经出土地点与遗弃砖基础位置指认,判定故城的南界应在宝塔以南600米左右。

    沿108国道现今是来化的东堡自然村,西侧地面被当地居民院落和设施所覆盖,西南方向也因土方填挖地貌而变迁,所以故城西界难以确定。

    根据资料调查、走访和现场踏勘,结合蒲阳故城面积,以及秦汉时期建筑规模与布局风格,基本上可以勾勒出莲勺县城大概范围: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400米,面积约40万平方米。莲勺县城与蒲阳故城遗址的方向和面积基本相同。

莲勺县废弃的历史原因

    隋大业元年(605),隋炀帝杨广为什么要“改夏封为下邽,莲勺并入”呢?这不单是县郡改制和“莲勺界内有群盗”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与风灾环境有关。

    莲勺县历属左冯翊郡、冯翊郡,郡的治所在大荔县境内。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莲勺县城就近于大荔。从水文、地质学角度分析,莲勺县城处于古洛河、渭河的冲击三角洲地段,河流在此形成了高漫滩,漫滩的主要成分是粉细沙。自北周至隋朝的数十年间,大多年份天旱少雨,由于民众毁林开植,屯兵放马和兵火之灾,沙土之上的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裸露的沙层被风吹移,加上黄河左岸山西地势高于大荔朝邑以南,台风往往肆虐,飞沙走石。这样就加快了大荔县沙底、西寨、韦林、石槽、官池、八鱼、下寨、苏村、张家到临渭区交斜、孝义一道道链条式“沙梁子”的堆积。飞沙压境,淹没城田,莲勺县城逐渐被流沙所蚕食,因此也就失去了在此设县的条件。

   《庆安寺重修宝塔记》最后说“功故不如先人,庶乎善继先人之志,善述先人之事,压镇一暴风焉。”庆安寺塔亦称镇风宝塔,镇风二字也由来于此。

                                                                                   耒化塔


莲勺县城的庆安寺塔

    庆安寺塔位于莲勺故城略北偏东方向,塔南是庆安寺禅院大雄宝殿,东西两侧为侧殿,正门面南。该塔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的始建时间不详,据《佛教名塔录》载:“庆安寺始建于五代时期,兴盛于唐,为秦东名刹,代有修缮,塔因寺而名,舍利塔寺占地两万余平米……”。《明人塔记》则说“不知此塔创于何岁,重修于北宋天禧年间(1017—1021)”。《庆安寺重修宝塔记》文曰:“夫上古设塔时,左有洛水,右驿柳林,于是望景观卜而竖塔,于此特以状风光,美景观、镇四方。未留其创自何氏,竖于何岁,通无婉文之考焉。”宝塔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十二月十二日凌晨华州大地震时塌毁。塔身南面二层嵌石刻“不幸值我皇上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三更三点,地大震焉,前塔崩倒,当期叶也,镇风解龙,飞沙压镇,五尺之童,无不惊骇…”一层卷门顶嵌石刻“镇风宝塔”。“镇风宝塔”左侧竖文“维大明国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忽天震地裂摇倒舍利宝塔壹所”。嘉靖三十七年正月二十日宝塔重修,重修时以石刻记载了地震的相关信息,成为了渭南今天研究地震方面唯一的实物佐证,已被国家地震局录用在案。

    千年古城千年梦,试掘荒芜觅往情。凭目追忆汉时月,重续他日衰与荣。莲勺县历经800余年,是渭南历史上最大的县城,研究它的人文背景与历史变迁,必然会给地方历史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贡献,让我们一起努力,进一步去探索,早日揭开莲勺古县的真相。


【作者: 】  【发表时间:2021/9/27】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