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梦想的少年带着坚定的信念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途,见惯了战场的枪林弹雨,看遍了人间的哀鸿遍野,尝尽了离家的思亲之苦。背井离乡25年,挥斥方遒25年,少年终于带着最高的荣誉返乡归家,但却与老父亲相见不相识,其中心酸不言而喻!这位少年便在抗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少将—王扶之。
1923年,战争的硝烟弥漫在整个中华大地,王扶之悄然降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幼年丧母的他,为了维持生计早早地就外出打工。王扶之的父亲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于是想尽了法子、吃尽了苦头终于将王扶之送进了学堂。尽管读书之路只有短短三月,但却为王扶之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基础。12岁那年,王扶之明白被剥削和压迫的底层百姓如不通过斗争,很难有出头之日,于是萌生了想要参军的想法,去争取穷苦老百姓的未来。1935年,王扶之凭借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如愿参了军。在这一年的一场战争中,王扶之靠着仅有一杆梭镖,在战争上与敌人殊死搏斗,并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杆枪。
此后,王扶之展现了他与生俱来的斗争精神,立功无数,深受党的重用和提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获得全面胜利后,王扶之还来不及回乡,就又加入了抗美援朝的队伍。这次,他险些丢了性命。因战争失利被埋在山洞中的王扶之,并没有因险境重重而放弃自我,而是依然怀揣着参军时的那份信念,空腹挺过38小时后,终于等来救援,保全了性命。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王扶之回到了祖国大陆,心生颇多感慨,一方面是饱受战争折磨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和平;另一方面,25年没有归家的他,难免心生愧疚,不知道老父亲的身体状况如何,不晓得老家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持续的思乡之情让他难以掩饰回家的冲动,于是便带了些礼物开始了归家的行程。
经过长途跋涉多天后,王扶之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心情也越来越紧张。路上碰见一位主动攀谈的老乡,询问他前去哪里。熟悉的口音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也让王扶之放下了戒备心。得知二人的目的地相同时,两人相谈甚欢。在聊天的过程中,老人了解到王扶之是军人后,主动说起自己有个孩子12岁就参军了,但此后杳无音讯,恐怕早已为国捐躯了。王扶之一听和自己的情况相似,便问起了老人的名字,老人如实告知。王扶之听后立马反应过来是自己的亲生父亲,难掩激动的情绪,立马给老父亲下跪承认自己多年的“错误”,抱歉让老人家操心了!
老人见此状,一时竟回不过神来,反应了好一阵才明白自己担心多年的儿子就在眼前,顺手抹了抹眼泪,于是便将王扶之扶了起来。两人用力地拥抱着彼此,待情绪平稳些后,又再次踏上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