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河源那些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
河源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拥有一流水质、一流森林、一流空气,生态环境优美,名胜古迹众多。
连平圣迹苍岩
河源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拥有一流水质、一流森林、一流空气,被誉为“珠三角的后花园”,生态环境优美,名胜古迹众多。河源有亚洲第一高喷泉,喷射最高程达169米;有世界上唯一的恐龙蛋化石、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脚印化石“三位一体”的恐龙遗址;有浓郁客家风情的苏家围、南园第一村;有体现“世界浴”文化为主题的高埔岗龙源温泉山庄和充满“巴厘岛”风情的紫金九和御临门温泉山庄;有“小桂林”之称的连平陂头山水,有“地下龙宫”之称的东源漳溪黄龙岩、连平圣迹苍岩,有“粤东丹霞”之称的龙川霍山,有和平热水漂流及温泉旅游,以及“南越王”赵佗故居、龙川学宫、越王井、越王山、正相塔、龟峰塔、孙中山第一代入粤故居等历史文化古迹。
宋代龟峰塔
在河源市南郊,临新丰江与东江合流处约0.5公里的龟峰山。始建于唐。明万历年间(1573-1620)重修。塔高16米多,六角七层,斗拱檐平座,无顶盖。民间流传有“河源塔无顶,龙川塔无影”之说。全塔由青砖和泥浆砌成,穿壁绕平座,可登塔顶,结构坚固,外貌壮观。1962年遇6.7级地震仍屹立不动。
龙川县佗城
在龙川县佗城镇。是岭南地区最早的县治。始建于秦,城墙周长800米。至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土城改为砖城,全城周长增至2400米。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任嚣、赵佗平定南越,赵佗为龙川县令,县衙署设在佗城。龙川属南海郡中一县,佗城自秦以后一直为龙川县衙署所在地。
唐代正相塔
在龙川县佗城镇南郊1公里许。建于唐开元三年(715年),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此塔坠砖,砖上刻有“开元三年”四字。原塔六角七层,斗拱檐平座,空心,高30.1米。有扶梯回旋而上,可达顶层。因塔下为正相寺,故又以寺名。
越王井
在龙川县佗城镇正相塔附近。据唐初《重修井碑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赵佗经略龙川地,被委为县令,设衙署、筑土城、凿井取汲。井深40米,直径1.02米,火砖结构,是中国南方工程较大的古砖井之一。
霍山
在龙川县田心镇南面。“龙川八景之一”方圆10公里,海拔550米,为广东名山之一。据传秦时中原文人霍龙自吴南下,避乱隐居于此,结庐讲学,传播中原文化,后人为纪念他,将此山命名为“霍山”。山南的太乙岩,内有瀑布泉,南北朝始铸有三清铜像于内,每日香火不断。山东面玉麟洞,依山构筑,屋檐飞展。晋代葛洪、唐代何仙姑、宋代蓝乔、明代张本正及历代不少骚人墨客,都曾到此游乐。
孙中山祖居遗址
孙中山入粤始祖居地位于中坝镇发昌村孙屋排,距中坝圩镇1公里。祖屋建于清代,民国重修,1942年辟为紫金中坝孙中山祖籍纪念馆。孙屋排是经孙中山后代确认、专家和学者考证认定的孙中山入粤始祖居地。
据了解,建于1942年的孙中山祖籍纪念馆由于是砖木结构建筑,且年久失修,在风雨侵袭中部分已经倒塌,仅存的数间瓦房也成为危房,重修迫在眉睫。孙中山纪念馆于2010年10月28日在中坝镇党委、政府办公楼旧址动工兴建。
重建的孙中山纪念馆占地面积3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08平方米,保留老纪念馆原貌和原有的客家建筑风格,总投入760多万元。
恐龙博物馆
目前已发现了占地近3平方公里的恐龙脚印遗址、出土恐龙蛋化石1万余枚、恐龙骨骼化石8具,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中心授予“中国恐龙之乡”,恐龙蛋化石馆藏量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