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窄巷子是成都的“城市标记”。李杨 摄
当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成为第十一个国家规划振兴产业时,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把文化产业列入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支撑,文化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春天。
然而,宏观战略层面的明确,与微观实践中的迷惘,正成为当下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瓶颈。
任何一个产业,都有风险。但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令其风险更高。它的发展如果走了弯路,损失的绝不仅是纯经济的,更可能是一些长期的、不可逆的影响——比如,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从今日起,文化版将推出栏目——“寻找文化产业样本”。我们将在权威部门与专业研究机构的共同参与下,从各地正在进行的一些文化产业项目中,遴选一批典型案例,通过解剖报道、点评分析的方式,提供一些可启发、可借鉴、可操作的思路。
明天正值中国文化遗产日。在此,我们解剖这个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案例——成都探索,也开启样本寻找之路。
6月12日,中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
5年前,当中国政府决定设立中国文化遗产日时,文化遗产标志选定了于2001年在成都考古发掘的金沙太阳神鸟;两年前,在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成都文化遗产保护与再造的重大项目之一“宽窄巷子”重新开放——那时,正是汶川大地震后一个月。
现在,成都人又以另一种方式,向文化遗产日致敬。
锦里、宽窄巷子、金沙遗址以及中国诗歌文化中心……一批依托历史文化遗存而生的新历史文化景观,纷纷在成都出现。与武侯祠、杜甫草堂、青羊宫等传统景观不同,它们不再是仅供观赏的文物古迹。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在成都,正变成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生活风情的再建、再造与传承,渗入城市肌体,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凝聚城市文化气质、增加城市认同感的一股重要力量。
“宽窄”之间新天地
文化力量原来可以这么大
几年前,当武侯祠博物馆宣布要将一墙之隔的那条宽2米、长不过150米的锦里小巷打造成仿古商业街时,有人不屑,有人质疑:有铺面没人气的仿古街见多了,这150米的蜿蜒小巷,能折腾出什么天地?
6年过去,质疑变成惊讶。
旅游界人士发现:锦里不仅安然度过“尝鲜”期,超高人气旺到今日;
开发商们艳羡:锦里一期工程,投入仅1400多万元,现在年租金高达400多万元;
始终警惕的文博同行,心中石头落了地:民俗街并未让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侯祠染上“铜臭味”,相反,三国文化的力量,已成为现代生活中摸得着、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生命。
武侯祠博物馆馆长谢辉满意这个局面。全国与三国文化有关的祠堂有十多座,但谢辉有信心:锦里成功的产业再造,让他们可以投入千万元资金,完成武侯祠的修缮,并欲将武侯祠景区打造成三国的文化知识传播中心,建立全国性三国文化研究基地。
像锦里这样植入文化空间的做法,不过是成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再造中的一类。在成都,还出现了其他三种代表性做法,以宽窄巷子、水井坊为代表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以金沙遗址博物馆为代表的历史遗存激活模式;以天府古镇为代表的文化古镇复兴模式。
诸多模式的出现,源于最近几年成都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一个新思路:要把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看作是在体验城市活的灵魂,是公众进入城市文化深处的活生生的渠道。
新思路带来了新变化:近两年,成都旅游拉动GDP经济总量的21%中,一半以上来自这些新的“成都景观”。
不只经济价值。
已经成为“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被视作“最成都”城市精神和生活样态的历史文化街区宽窄巷子,本是一个年久失修、几乎被人遗忘的“城市孤本”。在政府投资5亿元保护性改造后,现在,已变身为成都的“城市标记”。
“宽窄巷子大格局”——这是很多走进宽窄巷子的人们发出的感叹。又何尝不是指历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力量,可能呈现的空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