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7月份以来,辽宁持续干旱,成片的大田作物秆枯叶瘦。然而,彰武县种植大户田晓宇种的300多亩玉米、高粱却株繁叶茂。记者发现,秘密就在作物根部的塑料管以及覆盖在上面的塑料薄膜。塑料管负责滴灌,塑料薄膜防止水分蒸发。
兴隆山镇党委书记宁宇光对记者说:“随着干旱发生频率的增加,抗旱已逐渐由应急变为常态,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调整抗旱思维,把被动的‘抗’转为主动的‘防’,大力发展节水型、不怕旱的农业。”
科学抗旱 节水抗旱
今年辽宁的旱情,来势猛,程度重,影响大。半个月时间,全省受旱面积从113万亩发展到2429万亩,辽西及大连南部地区坡耕地作物大部分绝收。
截至8月13日,辽宁全省58座小型水库因旱干涸,341条中小河流断流,2564.69万亩作物受旱,全省14个市无一幸免。
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工作,省委书记王珉、代省长李希、副省长赵化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受旱地区各级党委、政府严格落实责任制,切实强化抗旱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干旱损失。
8月11日,辽宁省农委紧急召开会议,明确提出:由于持续干旱少雨,受旱地区水源难以保证全部作物抗旱需求,因此,要充分利用有限水源进行就近抗旱、节水抗旱和科学抗旱,优先供应节水滴灌等节水设施用水,优先保证果树、经济作物、种子田、口粮田用水。
大伙房水库是我国“一五”计划时期第一座大型水库,多年来一直发挥着辽宁地区“大水缸”的作用。这一次,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已调水2亿立方米,支援受旱地区抗旱和生活用水需求。
辽西4市23个县(区)及时启用1.5万处节水灌溉水源工程,浇灌面积213.6万亩。已建的9500处农村饮水工程保证了489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
天大旱 人要巧干
“天大旱,人大干”,这是我们多年来形成的抗旱理念。然而,有时候光靠“大干”不足以解决一切问题。
在旱灾最严重的彰武县,记者看到一地块的庄稼郁郁葱葱。“别小看这一根管,一片薄膜,抗旱能力非常强。”宁宇光扒开一穗滴灌的玉米察看,颗粒已具备一定坚硬度,玉米棒主体已经长满,“这种情况下基本不会太减产了。”
“从2011年起,辽宁省针对西北部农村十年九旱的实际情况,采取省、市、县投入大头,农民投入一小部分的方式,实施了节水滴灌工程,如今全省已完成550万亩,其中,彰武县达72万亩,占全县耕地的四分之一。”彰武县水利局副局长王铁告诉记者,“与大水漫灌相比,滴灌的节水率超过40%,而且,每次灌溉水分保持时间延长3倍。”
“遗憾的是,很多村民由于怕费事、怕花钱,存在侥幸心理,不愿参加滴灌项目。”种植大户田晓宇说。
记者采访时也不时听到一些干部群众抱怨,一些水利设施建成后,由于配套不及时,管理不到位,到了关键时候派不上用场。
调整产业 趋利避害
近年来,旱情越来越频繁,尤其是汛期大旱,以往非常少见。
近日,辽宁省代省长李希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提出“要夯实基础,完善体系,抓紧建立抗旱减灾的长效机制”。
“实践证明,发展设施农业是一条抗旱、节水、增产、增收的新路子。”辽宁省朝阳市水务局领导告诉记者。
朝阳市紧邻内蒙古自治区,“多风少雨,十年九旱”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年年抗旱年年旱,老百姓始终摆脱不了“丰年脱贫,灾年返贫”的怪圈。
近几年来,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具体指导下,该市转变思想,更新理念,水路不通走旱路,大力发展节水型的设施农业。
对于发展传统农业来说,十年九旱、水资源贫乏是劣势,可是对于发展蔬菜保护地、食用菌、鲜切花、干鲜果来说,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空气流通性好却是优势。更重要的是,蔬菜花果在保护设施内生产,一个生产周期内,每亩地用水仅相当于大田用水的四分之一。
2010年,朝阳召开了全市新增100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动员大会,各县、市、区都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农民每建1延长米大棚,财政至少补贴120元,一个大棚补贴1万多元。
截至目前,朝阳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185万亩,实现了“农民户均一栋棚”的目标。整个辽宁省设施农业总规模已突破千万亩,日光温室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建棚农民遭灾不减收,设施农业功不可没。(记者 毕玉才 通讯员 张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