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的陕西潼关,看那时的潼关
图为潼关城墙。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第一关”的美誉。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
图为潼关附近的黄河。潼关的地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
图为潼关城内街景。全面抗战爆发后,陕西成为全国抗战的重要基地。潼关作为进入陕西的门户,这里也成了日寇的主要进攻目标。
图为远眺潼关城内。抗日战争时期潼关始终处于战争的最前沿,日寇的飞机轰炸、炮击、渡河与反渡河等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日寇对潼关发起一次次的攻击。无数潼关百姓在日寇的飞机轰炸下丧命,无数古迹、民宅化为废墟,苦难降临到每一个潼关人的身上。
图为潼关城西景色。当时驻守潼关的守军用3年时间在潼关修筑了固若金汤的河防防线,并配备了强大的火力,随时准备阻击日军的侵犯。
图为潼关火车站。日寇始终未能突破黄河防线进入陕西。从1937年11月7日第一次被轰炸,到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潼关顶住了日寇一次又一次的轰炸进攻,成了日寇无法逾越的雄关!
图为在潼关城墙门洞内休息的国军。在这八年的时间里,抗日将士和潼关百姓齐心合力守卫潼关,始终把日寇阻击在黄河北岸,保卫了潼关,保卫了陕西,保卫了大西北和大半个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