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 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20 ..
· 2023海内外河南商会会 ..
人文华山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人文华山
赵芜泉____为旅游演艺“解秘”的人

    赵芜泉——为旅游演艺“解秘”的人

 
 

在陕西旅游业,提及旅游演艺解读这一行当,熟知赵芜泉的业内人士不少。如今,他已出版了不少旅游演艺的解读著作,且均是改革开放以来,陕西旅游演艺中颇具代表性的剧目,如《解读长恨歌》《解读唐乐宫》《12·12西安事变解读》《延安保育院解读》,以及两部非演艺的旅游文化解读性作品——《文化华山》《华御清汤——文化解读》。前不久,赵芜泉又完成了《华阴乡土艺人的生命密码》,该书目前已经临近刊印。


生活的负担、前途的慌张、事业的忙碌、同侪压力,一同涌向了时年三十三岁的赵芜泉,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赵芜泉在华阴当地的一家药厂工作,日子过得有些紧巴,每个月拿到手的钱也就两百来块。提及为什么进入旅游业时,他回忆说:“走上旅游业这个行当,完全是被逼的”。


起初解读演艺 

就是临时被“抓壮丁”

 

 

 

 


 

目前,国内有一批专业人士在做旅游演艺,而赵芜泉一直在工作之余从事旅游演艺的解读,这块尚属于空缺。作为陕西旅游演艺剧目的解读人,赵芜泉思考是阳春白雪式的旅游文化资源,如何走向普通民众,如何被一般民众更深刻地感知。这就需要观者用心体会、用情体悟,借助于演艺剧目实景的烘托,寓情于景,领略文化之美。但同时,不少人即便是看了演艺剧目,他们的理解和认识依然较为局限,仍然停留在看的层面,而旅游演艺剧目的解读,就是要帮助观众感悟演艺的解读对象,知晓旅游演艺的构思,明白旅游演艺舞台的设计等等。

“这是需要专业水平,需要理性思维的,当然,只有理性思维还远远不够,感性思维甚至更重要。”赵芜泉说,解读演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观者走进历史、感悟历史、融入历史,发现历史文化中所独具的魅力。

    赵芜泉今年55岁,陕西渭南华阴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专业,早先在华阴当地一家药厂工作,33岁那年,意外中得知华山景区在招工,赵芜泉报名应聘。当时70元的报名费,令赵芜泉有些舍不得出,他心想着万一没被录取,10天的工资不就白掏了。而没想到的是,就是这70元,改变了他的一生,令他在旅游业至今已待了二十多年。

     2009年是赵芜泉的旅游演艺解读元年,这一年,陕旅集团为了宣传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由华清池景区负责先后举办了数次专家论坛,其中不乏文化界、戏曲界、舞蹈界的知名人士,“大部分是从北京请来的,有一部分是咱西安的,当时国内除了几部印象系列的旅游演艺剧外,哪有像现在这么多的演艺剧。”彼时,旅游演艺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尚且不是特别活跃,在场专家对于旅游演艺的认识虽然莫衷一是,但主张旅游演艺作为新的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必须继续坚持做下去。

会后,陕旅集团将论坛上专家的看法编辑成册。紧接着,集团当时的领导拍板,由集团内部做一些关于《长恨歌》旅游演艺剧的解读和解密工作,“这也是为了引导社会上各种不同的说法,使观众更加清晰地了解《长恨歌》。包括《长恨歌》所使用的灯光舞台技术,以及背后的历史文化。我们需要通过解读,给观众一个敞亮的说明,提升观赏的兴趣与水准。”

   而这部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的解读,就偶然性地落在了时任临潼华清池景区副书记赵芜泉的肩上。赵芜泉回忆,自己当时虽然肩负党内职务,但同时还兼任华清池景区对外宣传工作,所有对外宣传需要赵芜泉把关、发布,所以对于各方面情况比较了解。“不管是景区的记者招待会,还是宣传文章,当时都是我来做。”

   赵芜泉初次接触《长恨歌》演艺剧是在2008年,当时该剧上演时,赵芜泉在秦始皇陵景区任副总经理。一天,华清池景区董事长魏铁平突然请赵芜泉写篇《长恨歌》的宣传文章,当时,通过仔细阅读《长恨歌》的相关材料,经过一番认真思考,赵芜泉写就了一篇近万字的文章,并发在了《中国旅游报》上。或许是因为这篇文章,次年,赵芜泉从秦始皇陵景区被调至华清池景区,负责主抓景区外宣工作。也正是从这年开始,赵芜泉接手《长恨歌》演艺剧的解读任务,走上了旅游演艺剧的解读之路。


解读旅游演艺

关键需要“文化情怀”

 

 

 

 


每每提及旅游演艺的解读,赵芜泉坚信,艺术性角度的解读不可或缺,“大众对于艺术的了解毕竟不多,需要从艺术层面挖掘演艺剧的文化魅力。既要有深度,也要通俗易懂,而一味的高深,就失去了演艺解读本身的目的和价值。” 在赵芜泉看来,要实现通俗性,解读人就必须做到“共情”——走进文化,体悟文化的魅力,通过“共情”缩小古今时空的距离感、突兀感。

    如果说《长恨歌》的成功解读,令赵芜泉初尝演艺解读的快感,那么此后《解读唐乐宫》《12·12西安事变解读》《延安保育院解读》等书的出版,无疑一次又一次地使他体悟到历史文化的厚重与酣畅。阅读赵芜泉的解读著作,时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把演艺解读的像小说一样好看,又把文化解读的和评论一样富有情怀。“在解读的过程中,随着认识的深入,我产生了越来越浓烈的‘文化情怀’。这点不能小看,要解读好旅游演艺,不能没有这个。”

   在解读演艺过程中,赵芜泉除了具备极强的史料搜集能力,同时,他对文化一直秉持着强烈的敬畏与痴迷,赵芜泉称之为“情怀”。情怀成就了他的演艺解读,演艺解读也成就了他的文化情怀。赵芜泉很看重这点,甚至将其视为创作解读演艺的涓涓细流,从这个解读来讲,将赵芜泉归为文人更为恰当。

   赵芜泉平日里就喜欢多想,从长于琢磨、思考。不像江南文人心思细腻、文风婉约,包括赵芜泉在内,西北文人似乎更为钟情于人文历史,这俨然与其所生活的人文环境相关。如今已是华山西峰索道董事长的赵芜泉,虽说日常事务较为繁杂,但总会抽出时间,驱车在八百里秦川古道穿梭,这样的习惯颇有陕西文人的性情。拎着相机,约上几位挚友,驱车“采风”,已经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看得出来,他是在借助这样的方式蓄养“性情”。

赵芜泉勤于动笔、长于抒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赵芜泉也玩起了“美篇”,他在“美篇”中以“东涂西抹”为名,撰写了不少纪实性文章,每次采风回来,他都会花大把时间写篇长文,记录沿途观感。采访期间,赵芜泉从兜里拿出手机,娴熟地打开“美篇”,展示他的采风趣事。

在2019年9月5日的一篇名为《失落的古石村——洛南石坡鞑子梁的前世今生》中,赵芜泉写到,驱车走进洛南县石坡镇的崇山峻岭中,当他穿过鞑子梁茂密树的林间时,山坡上一座破败的石头古村映入眼帘,村寨里空无一人,只剩下满目颓败的石头垒成的房屋。眼前的一切,勾起了赵芜泉的思绪——这秦岭深山之中何以会有一座石头村落,而且有别于当地的民居风格,他猜想,其中一定隐藏着许多历史和文化习俗的因由。

和其他地方的石头村不同,古石村已经没有人居住,昔日的生活景象已经不复存在。那一刻,行走在鞑子梁村的杂草丛生的小径中,一种莫名的历史感涌上赵芜泉的心头,他站在石屋前,感悟着历史文化的意蕴,想象着小石村曾经的炊烟袅袅,感叹真实的历史就在身边,历史的人物如梦如幻地浮现在思绪中。“我这人对于文化有种异常的亲近感,走进去就出不来了。”言语间中,赵芜泉略显惆怅。


解读华阴老腔艺人

我“乐此不疲”

 

 

 

 

   

  “现在想来(解读旅游演艺)都是偶然,刚开始是被‘抓壮丁’去做的,可是干着干着就出不来了,整个人都投入其中,一旦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就很享受,否则那很痛苦的。”赵芜泉吸了口烟说,这些年他解读的演艺作品不少,且用力也最多。“但华阴老腔是个例外,这是我自己干的事,没有人指派我做。”

    赵芜泉善于思考、乐于笃行,崇拜智慧、痴迷文化。2018年,他的一位朋友,在华阴当地管了一个老腔的演出班,有一天,这位朋友要去老腔演出班的老艺人家里为其拍照。“因为平时都是一些演出的照片,这次我的这位朋友想去老艺人家里拍些生活照。”赵芜泉也就一起跟着去转转。不料当他们到了艺人家里后,在拍照时,朋友一时找不到好的背景,照片效果完全没有感觉。“当时就是在农村的砖瓦房前,老人家坐在一排白色的瓷砖墙壁前唱老腔,怎么看怎么别扭,照片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对。”

  赵芜泉因为平日里喜欢捣鼓照相机,业余时间常常外出拍照,加之在景区多年,对于拍照选景有一手。他当即建议朋友可以去村头拍。“他们村刚好有段老城墙,还有座荒废的城门楼子,那里是个废弃的村子,于是就让老艺人拎着二胡和锄头去那拍。”“当时眼前的那一幕非常好,实实在在地震撼了我。”顿时赵芜泉对华阴老腔艺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决定将华阴当地年纪较大的,有一定影响的老艺人采访一遍,给每人写篇文章,以此来记录、解读老腔艺人。“配上图,把这些的事迹留下来。我采写时还特别注意一些史实性的记录,这有助于为以后老腔艺人的研究作些史料记录。”

在赵芜泉看来,这些人都是农民,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人为他们写个人传记。虽然华阴当地政府有一些相关的宣传资料,但基本上是作为剧中宣传华阴老腔,“很少能看到老艺人们的生活状况。他们放下二胡,拎着锄头,就是农民,况且年龄大了,过些年很可能就不在世了。”于是他每天下午下班后,同那位朋友开车在华阴的农村采访老腔艺人。采访回来大概到了八九点,赵芜泉急忙走进办公室,“当天采访一个人,就写一个人,采访两个就写两人,每个人大概就写两千字左右,几乎都是十一点以后甚至更晚才回家。”前前后后两个多月,赵芜泉采访了四十多位老腔艺人,拍了艺人们大量的生活照。目前,该书正在由深圳的一家公司装帧设计。“这是我自愿去做的,没人给我一分钱,也没人督促我。”赵芜泉笑着说。

采访当天,赵芜泉穿着黑色皮夹克,深蓝色休闲裤,一双黑白相间的运动鞋,右手夹着烟,颇有陕西作家的感觉。如今已是华山西峰索道董事长的他,似乎少了些领导们的派头,多了些文人们的深沉与忧郁。作为地地道道的华阴人,赵芜泉与华山有着特殊的情结,他的成功与坎坷,似乎都与这座山难分难解。二十多年前,生活窘迫的他一脚跨进了旅游业,找到了自己的事业。十多年前,他在这里为华山献礼,一部《文化华山》让他在业界小有名气,“文化华山成为华山景区讲解华山的范本。”坦白来说,写华山的书很多,但是似乎还没有人从文化的角度来写,而赵芜泉算是第一个。

在赵芜泉看来,旅游演艺剧、华山风景区、鞑子梁的古石头村以及华阴老腔艺人,与其说是实实在在的可触摸的实在物,倒不如说是需要被用心体悟的文化体。赵芜泉喜欢用文化来解读这一切,也乐于用文化来审视这一切。

 

来源:《西北旅游》第11-12期,文丨杨宇勃

 

【作者: 】  【发表时间:2019/12/1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