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最开阔地带,县域面积1800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耕地面积156万亩,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达到57万,80%的耕地被经济作物覆盖,是典型的农业大县,2019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现代农业强县”。
近年来,大荔县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成果,积极探索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加快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大荔冬枣挂满枝头(本文图片由大荔县委宣传部提供)
特色产业迅猛发展
近年来,大荔县坚持“1+”发展思路,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县特色水果面积达到41.07万亩,特色时令水果实现产量62.55万吨,产值21亿元;全县鲜食冬枣42万亩(其中设施冬枣37万亩),产量50万吨,产值达到50亿元;全县设施面积达到47.4万亩,设施总产量85.12万吨,产值35.4亿元;全县畜牧业产值13亿元;全县养殖水面3.7万亩,总产值3.56亿元。在全县建成了20万亩黄河粮仓产业带等12个示范区以及北部塬区30万亩特色水果、中部洛灌区50万亩设施瓜果、南部沙苑区25万亩绿色蔬菜、东部河滩区40万亩粮食产业带,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管理、产业化发展。
沿黄公路旁的生态小镇
乡村振兴成果喜人
近年来,大荔县以建设清洁乡村、美丽乡村、幸福乡村、美好乡村为载体,先后经历了从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到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四位一体共同发展过程。坚持城乡一体发展理念,以创建全域国家农业公园为目标,把1800平方公里全境作为一个整体布局、规划、建设,描绘了立体生态、宜居村庄、特色小镇、现代园区相互融合,城区、景区、乡村互促互带,美丽大荔全面发展的宏伟蓝图。
合作社引进的冬枣全自动筛选设备
全面打造数字化富农产业链
大数据应用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作为陕西省农业强县的大荔县,率先实现农业智慧生产全覆盖。通过建立县级农业大数据平台,在180个村科学布局数据采集点,开展大荔冬枣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数据监测、分析和应用,基本实现农业智能监控、标准化种植管理、农产品溯源以及生产决策分析。
带动电商服务全覆盖。搭建“关中客”“微大荔”等县级农产品网销平台,建成182个镇村电商服务中心,培育了百果王、果宝等电商企业318家,带动3.4万人触网推销农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出口到沙特、阿联酋、俄罗斯、加拿大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物流运输全覆盖。建成安仁冬枣交易中心等20余个专业市场,设立了顺丰、京东、韵达等县级物流运营中心和镇级服务中心,并在235个行政村设立快递配送网点,实现县镇村三级运输服务一体化,为农产品快速便捷出村进城打下了坚实基础。
手机也成为新农机
系统推进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
依靠数字信息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全面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今年9月,大荔县荣获“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的殊荣,试点先行先试。在新颖、尊天园区建成集温室大棚环境自动监测、生产过程监控、天气预报、气象预警等为一体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并以平台为载体,构建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和电子商务交易系统,实现了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产销有效对接,有效促进了全县现代农业整体水平提升。
智能农机已在农村大面积使用
智能应用打造乡村便捷新生活
今年以来,大荔县加快智能产业发展步伐。一方面,推进农机产业向高端制作研发转型,建设智慧农机大数据平台、研发展示销售基地以及万亩全程机械化示范田,进一步推动设施农业、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等机械化率向更高水平迈进;另一方面,从冬枣产业发展大局出发,按照国家级产业园区标准,围绕生鲜加工、冷链物流、高新科技等环节,建设综合服务、电商孵化交易等7个功能分区,把产业发展引入智能化轨道,用“互联网+”点亮乡村便捷新生活。
下一步,大荔县将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为契机,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路径,加快标准化种植基地、精深加工基地、科技研发基地、电商物流基地“四个一流”建设,推动传统农业向多元化、精品化、智慧化的现代农业转变,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好、更优质、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