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王俊 宋小娜 刘渭汉
11月7日傍晚,站在渭南高新区达刚控股总部基地——筑路机一体化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笔者看到,尽管暮色降临,150多名工人仍在紧张忙碌着,一辆辆水泥罐车不时轰鸣着从身旁驶过。据项目负责人陈昆明介绍,该项目一期总投资额为8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一流的筑路机生产基地,可实现年产值约10亿元。“2019年12月项目开工建设,今年初受疫情影响进度有所延误,但经过我们加班加点的奋力追赶,目前已经接近预期目标,明年2月一定能够顺利投产。”
今年以来,渭南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三优化三提升”实施意见,扎实开展“晒比拼超”“项目建设提升年”“项目建设百日会战”行动,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协调服务,以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狠抓项目建设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渭南发展的必然选择。”去年10月,渭南市委书记魏建锋在全市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强调,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内生动力、根本要求之间的内在逻辑,立足区域发展质量、城市发展质量、产业发展质量,校正思想观念误区,摆脱工作惯性,持续解放思想,在各领域各层级广泛开展高质量研讨,引导广大干部从“老路”中走出来,以思想观念变革,引领和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之后,魏建锋又以“学深悟透新思想,推动新时代渭南高质量发展”为题,为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
今年7月25日,渭南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构建以现代特色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事实上,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今天的渭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同时仍然面临着“三个短板、一个不明晰和一个不明显”(即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高、有效投资不足、城镇化水平不高,主导产业不明晰,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的问题,影响了全市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节奏和进度。
为了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渭南市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科学研判、多方论证之后,开展了“三优化三提升”行动,即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益,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优化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化率,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在实施“三优化三提升”行动中,渭南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在市县两级层面分别成立投资促进委员会,着力协调解决投资运行和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开发运行“渭南市重点项目管理调度平台”,建立全市项目策划、准备、实施和争取中央及省上投资等4个实时动态数据库,并建立常态化项目推介机制,向金融机构开放并实时共享项目储备审批信息;建成渭南大数据招商平台,全面推行“不见面线上招商”,云端谈项目、线上签合约、招商不断档。
近年来,渭南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上决策部署,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着眼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这个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为抓手,高起点建设,全方位推进,打造了一批城市新亮点,有力提升了中心城市人口集聚、产业承载和辐射带动力。今年,通过实施“三覆盖、四清零、五提升”行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品牌,展示城市魅力,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高质量发展。
今年6月8日,渭南市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揭牌并举办首场报告会;10月24日,渭南市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食品产业专家座谈会;次日,渭南市又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制造业专家学者座谈会……一系列招才引智活动,为渭南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绝的势能。在专家学者的助力下,目前,渭南市已策划储备“十四五”重点项目1766个,总投资1.58万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64个。
优化营商环境 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而营商环境又是干部作风在各领域、各方面最直观的折射,检验着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行政效能和社会风气。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在今天的渭南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为了破解行政服务效能低的“老大难”问题,让企业和群众少跑“冤枉路”,办事办得更“爽快”,渭南市优化整合了一个叫“渭好办”综合政务服务平台,深受广大市民和企业好评。“渭好办”作为新的政务服务平台包含了自助服务终端(大厅抽、叫号系统、“渭好办”一件事一次办查询系统)、移动APP(掌上渭南)、微信小程序(渭好办微信公众号)等多个服务渠道。可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预约取号/抽号、政务大厅拥堵情况、排队人数等、在线办理、办理进度;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导办、个人和企业生命周期的一件事一次办;从抽号、受理、办结、取件到评价全程智能提醒、智能推送、智能导办。而“渭好办”的智能代办帮办功能以信息化、大数据为依托,全方位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最优服务。
今年以来,渭南市围绕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扎实开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2”行动、“5+3”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仅减税降费一项,渭南市就制定纳税服务措施108条,90%以上的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申报、缴纳税款、发票领用等292项涉税业务。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渭南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采取网上收件、网上审批和网上出件等灵活方式,开展项目审批;联合陕西移动渭南分公司制定印发《防控疫情信息服务产品名录》,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复工疫情管控平台、出入口人员检测系统等20项免费软件服务;及时收集整理中央及省市支持政策文件50余个,编印和上门发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央及省上支持政策汇编》800余本,并制定印发《融资工作专项行动方案》,三批次向三大政策性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筛选上报需融资在建项目164个、需求370亿元,为全市金融机构共投放疫情防控贷款、复工复产贷款20.93亿元。
为进一步提升项目服务水平,渭南市还先后建立了分别由市县级相关领导、市内外相关专家、市域内各大银行负责人、市级审批服务部门工作人员、市县两级项目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组成的“晒比拼超”项目推进群、“策动渭南”项目策划群、“鱼水欢”项目融资群、“店小二”项目服务群、“行动至上”项目落实群等5个微信工作交流群,即时通报项目推进、策划选题、审批手续办理、融资需求和金融支持政策等情况,积极营造全市项目建设“晒比拼超”浓厚氛围。
此外,渭南市还组织开展了以“留好爱民为民利民‘初心’、护好爱党拥党护党‘根基’”为内涵的党建“留心护根”工程,着力提高服务效能,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10月27日,渭南高新区深入推进党建“留心护根”工程与政务服务体制改革,在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设立政务服务“楼小二”,建立“党建引领+政务服务”新模式,为渭南高新区千余家企业提供“专家+管家”的“一站式”服务。
项目质量提升 渭南实现“三个转变”
10月23日上午,2020年渭南市第四次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在韩城市举行,共集中开工项目87个,总投资24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5.8亿元,涵盖基础设施及新基建、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加上之前3次集中开工的项目,渭南市今年共集中开工项目601个,总投资额1904亿元。
项目是稳投资的“压舱石”,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十三五”期间,渭南市始终以项目建设为龙头,持续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项目建设提升年”专项行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启动实施市级重点项目1063个,累计完成投资4699亿元,目前已经建成项目793个。
今年以来,渭南市按照《项目建设提升年行动方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着眼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开展项目建设速度、质量、招引、策划等八大提升行动。同时,推行市级领导同志“五个一”(即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市级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套服务方案、一名联络人员)包联包抓重大建设项目机制,要求包抓领导深入项目建设一线,实地察看形象进度,掌握项目推进情况,协调解决项目手续办理、规划选址、征地拆迁、资金保障、建设环境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1月至10月,渭南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64.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6%,高于序时进度2.7个百分点;六项手续全部办结的有367个,办结率87.4%;已开复工项目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373个,入统率91%。目前,富平、大荔、合阳、韩城等8个县市区的年度投资完成率超过序时进度;蒲城陕煤设计院百吨级聚乙烯橡胶(POR)中试技术开发、渭南经开区岳达药品食品生产研发检测应用、渭南师范学院富平校区一期、韩城市十四运场馆等57个项目已基本建成或竣工投产;韩城市120万吨煤矿资源整合、黄蒲高速(渭南段)等114个项目提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渭南市的项目建设推进稳中有序,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项目投资规模实现新突破。年度计划投资超过1000亿元,比上年度提高了1.5个百分点;二是大项目数量多。年度计划投资3亿元以上的项目110个,占全部项目数的26.2%;三是产业项目投资占比高。产业类项目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1.9%,比上年度提高了7.9个百分点;四是项目接续更加充实。列入市级重点前期项目250个,比上年度增加了50个。
今天的渭南已经实现了“三个转变”:其一是好项目多了,以渭南高新区智能5G物联网西北运营基地、汽车整装生产零部件产业园为代表,投资超过10亿元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类项目有53个;其二是产业转型快了,化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动力电池、生物酵素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装备制造业、食品医药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4.5%,较“十二五”末提高8个百分点;其三是发展潜力更大了,蒲城县陕西中化蓝天高端电子气体、韩城市锂离子动力电池多元正极材料、富平县陕西友研新材料等一大批装备制造、新材料类项目的实施,为渭南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能。
渭南市市长王琳表示,下一步,渭南市将坚持开门问计,注重集思广益,谋深谋准谋实“十四五”规划,突出“三极多中心”发展格局,做好中心城区西渭融合、富阎一体化、韩城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等工作。同时,聚力工业化推进城镇化,促进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突出工业倍增计划、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专项行动等十项重点工作。特别是通过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构建“353”产业发展格局,力争用5年时间,形成冶金产业、食品工业、新材料3个千亿级,能源工业、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能源5个500亿级,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3个超100亿级产业集群。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为了抢抓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全力确保年度投资过千亿元目标任务的圆满实现,前不久渭南市又启动了全市项目建设百日会战行动。560万秦东儿女正砥砺奋进、阔步前行,奋力谱写渭南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据11月10日《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