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闺女,你拿这俩瓶子,我拿厨房垃圾袋。”4月26日一早,家住东城区东花市街道枣苑社区的李先生带女儿出门,走到小区的垃圾桶站,他打开塑料袋,把厨余垃圾倒进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又把塑料袋投进灰色的其他垃圾桶,女儿把喝空的塑料饮料瓶投进了可回收物垃圾桶。每天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已经成为李先生一家的生活习惯,也成为这一年来许多北京市民的生活常态。
去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实施,标志着北京市垃圾分类正式步入法制化、常态化、系统化轨道。
一年过去了,据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家庭厨余分出量3878吨/日,比《条例》实施前增长了11.6倍,分出率近20%;可回收物分出量4382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5%;2021年前4个月日均清运量2.06万吨,比2020年前4个月下降6.36%,比2019年前4个月下降25.69%。北京市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生活垃圾减量率等重要指标快速提升,市民践行垃圾分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初步养成。
一年来,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得如火如荼,成效有目共睹,作为垃圾分类重要指标的厨余垃圾分出量大幅提升。在管理上,智慧治理替代“人海战术”;在机制上,通过示范引领激活基层垃圾分类新活力;在理念上,垃圾分类正逐渐成为全民参与的新时尚。“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已经成为北京这座超大城市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一个生动缩影,见证着城市文明和首都形象的提升。
成效显著 厨余垃圾分出量大幅提升
“垃圾分类的第一步就是把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里分出来,厨余垃圾的分出质量,直接影响到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孙新军曾在采访中表示。
一年来,北京市持续抓好生活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市民家庭厨余垃圾分类投放意识不断提升,厨余垃圾分出量得到大幅提升,垃圾分类实施3个月,北京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即比《条例》实施前增长4倍;今年4月,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增长11.6倍。
家庭垃圾分出量的成倍增长离不开社区的“好法子”,为了帮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正确分出厨余垃圾,北京不少社区因地制宜采取了许多举措。比如,东城胡同平房区采用了流动收集方式;朝阳区小区垃圾桶旁边装监控摄像头,可以在线“云监控”;石景山区垃圾分类监管系统还有语音提示分类功能等等。
在推进家庭厨余垃圾分拣增量的同时,不断推进餐饮单位厨余垃圾源头减量。一年来,北京市通过推行净菜上市、践行“光盘行动”等措施,促进餐饮单位源头减量。
走进老北京磁器口豆汁店,一眼就能看到张贴在墙上写有“光盘行动”字样的宣传海报。“原来咱请客吃饭,点菜越多越好,显得倍儿有面儿!”前来吃饭的赵先生笑着说,“现在不一样了,咱们观念得与时俱进了,现在都以‘光盘’为荣!”
如今的北京餐厅,很多都提供半价“小份菜”,12元一小盘的麻婆豆腐、16元一小份的回锅肉等等,种类繁多,点餐时服务员还会及时提醒“已经差不多了,您等不够再点吧”。在节假日,不少餐厅还推出“光盘行动”优惠活动,通过给“光盘”的消费者发红包、提供优惠菜品等措施,鼓励消费者节约不浪费。记者走访了多家餐厅,均表示推广“光盘行动”后,餐厅厨余垃圾明显减少,减少量大约在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不等。
智能管理 科技助力垃圾分类更便捷
“请不要乱扔垃圾!”在海淀区东升镇观林园小区,一位年轻人刚掀起垃圾桶盖,就听到了语音提示,原来是手中垃圾与要投的桶没有正确匹配。这是海淀区垃圾分类全程智能管理的最新应用。记者现场看到,智能垃圾分类桶上方设有摄像头,每当有人靠近垃圾桶,便会发出语音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同时还会提醒“投错桶”的人。
大兴区亦庄镇鹿海园三里小区也有“智能秘密帮手”。“有天中午,我着急出去,没来得及‘破袋’就投放了垃圾,当天下午,指导员陈师傅就在小程序上告知我了。”居民王阿姨不好意思地说,从此她便养成了“破袋投放”的好习惯。
但是令王阿姨不解的是,中午没有人在桶前值守,指导员是怎么知道有人违规的?原来,秘密就在于亦庄镇在202个投放点位安装的视频监控设备,其信号实时传输到“城市大脑”,发现哪位居民分类不规范,马上联系社区和指导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提供指导,提高垃圾分类宣传的针对性。如果“城市大脑”坐席人员发现垃圾桶满冒、桶开盖、桶边不洁、无人值守等问题,也能第一时间联系到相应物业负责人、垃圾分类指导员进行处理。
就在近期,朝阳区各垃圾楼和环卫清运车辆也完成了智能化改造,垃圾清运车辆绑定RFID标签,每次清运都可直观看到垃圾来源、重量、品类等相关信息,为日后精细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九龙山社区工作人员打开RFID卡手持机对准电子标签“读卡”。人民网记者 高星摄
在朝阳区双井街道九龙山社区,记者看到,社区工作人员熟练地打开RFID卡手持机,对准电子标签,点击“读卡”,手持机上便显示该电子标签的唯一卡号,选择所在区域及垃圾类型,根据收运方式选择垃圾小车、垃圾桶等,提交完成,一个电子标签便录入完毕。
保洁车在完成收运后,来到附近垃圾楼。垃圾楼大门口的感应区自动识别保洁车上的电子标签,垃圾倾倒至垃圾楼内的压缩箱,压缩箱顶部的电子显示屏实时展示垃圾重量和来源。最后一步,环卫人员按下压缩箱旁边的红色按钮——“上传数据”,垃圾从哪里收运、什么品类、重量多少等数据一目了然。
在智能科技的助力下,运用智慧治理替代“人海战术”,形成线上反馈和线下治理的工作闭环,这成为了北京市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生动缩影。
示范引领 激活基层垃圾分类新活力
作为东城区首批垃圾分类试点街道,东花市街道多种形式开展特色垃圾分类活动。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像钉钉子般务实卖力。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对北京这座超大城市的基层治理水平提出了新挑战,如何通过示范引领形成表率,激活基层垃圾分类新活力,关系着垃圾分类能否深入市民生活并得以顺利推行。
一年来,北京市先后创建完成四批共835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东城、西城、丰台、海淀、石景山、门头沟、昌平、大兴、平谷、密云和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示范小区、村覆盖全区各街乡镇。
作为北京市首次评选出的2020年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六里屯街道甜水西园社区推行“三集中”垃圾分类法、形成“桶前值守”常态化、上线“电子守桶员”,探索出一系列垃圾分类工作模式。
早上7点多,两辆分别装载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的垃圾流动巡回收集车开进甜水西园社区,等待居民投放垃圾。这是甜水西园社区首创的“三集中”垃圾分类法:居民生活垃圾集中时间投放、集中地点精拣、集中收集清运。
社区党委书记李颖介绍,社区原来有34组垃圾桶,已经精简为5处定时定点投放点位。垃圾桶投放时间为每天早上6点半至9点、晚上5点半至8点,错过时间的居民可前往垃圾流动巡回收集车投放。两辆垃圾流动巡回收集车定时在小区12栋楼轮流停靠半小时,每天巡回一轮,分别收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原来一到夏天,苍蝇、蚊子特别多,瓜果皮味道也特别大,路过都得躲着走,现在这些问题都没有了。”居民李奶奶称赞道。
目前,“三集中”工作法已在六里屯街道全面推广。
未来,北京还将继续评选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对亮点特色及经验做法进行推广,带动更多的小区、村实现创建,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全民参与 垃圾分类成为生活新时尚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经过一年的努力,北京市民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已初步养成。
早在2018年5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就联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公开征集垃圾分类形象代言人“分小萌”卡通形象,共收到各类绘画作品648幅。经过角逐,最终,灯市口小学学生张子夏创作的作品被评选为“分小萌”垃圾分类形象代言人。
“‘分小萌’是一只可爱的章鱼宝宝,它有8只手,可以帮助人们分类垃圾。它手上拿着一个红、绿、蓝三色风车,表示绿地、蓝天和可持续发展。”张子夏自豪地介绍着自己的佳作,“我在学校里学到很多垃圾分类的知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环保做一份贡献。”
近一年来,北京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造福整个社会”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小手拉大手,小家带大家”,“分小萌”等活动也带动了更多的居民自愿加入到垃圾分类的队伍中来。“孩子们的努力得到了社区和学校的认可,这支队伍越来越庞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家庭最前端分类。”北京城市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东花市街道社区居民可利用“花伴儿”APP参与垃圾分类任务打卡。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在《条例》实施百日之时,面对难以解决的垃圾混投难题,北京市全面铺开“盯桶战术”,动员下沉干部、在校学生等七类人员下沉社区参加桶前值守。截至今年4月15日,北京市6779个社区村发布桶前值守项目8132个,招募志愿者18万人,服务时长390万小时;2912个社会组织发布志愿服务项目5714个,招募志愿者23万人,记录时长535万小时。
久久为功 垃圾分类工作还需“补齐短板”
北京垃圾分类实施一年来,垃圾分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然离社会期望的首善标准以及全体市民自觉形成垃圾分类意识有一段距离,还面临诸多难题待解。
比如老旧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仍是薄弱环节,居民老习惯很难转变、缺乏有效奖惩措施、后续配套服务不到位、物业及产权单位实施主体责任不明确,等等。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基层社区的探索步伐没有停歇。大兴区黄村西里社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党建引领,以社区党委为核心,推出了由居委会、产权单位、物业、居民代表组成的“党建物业联合体”,同时建立“拉家常议事会”的社区治理模式。“哪个垃圾桶站该撤掉,哪个位置适合放置垃圾桶站,大家伙儿商量着来办。”社区书记王黎说,这也激发起了大家主动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热情,形成了“人人参与、户户志愿”的氛围。
下一步,北京将推进老旧小区垃圾分类,巩固提升市民家庭自主分类水平,增强其“我要分”的行动自觉。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张岩称,“今年将开展社区(村)入户回访,上门听取意见,提供指导。继续通过桶站值守、上门指导、积分奖励、‘红黑榜’、城管执法进社区等措施,促进市民自主分类习惯养成。”
“今年将延伸执法检查覆盖面,聚焦居民家庭源头分类,针对分类习惯尚未完全养成的群体,精细指导、助力物业和社区开展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温天武介绍,“在早晚垃圾投放高峰时段,我们将增加巡查频次,紧盯问题高发的街道、社区、小区,重点检查投放环节中居民个人混投混扔等问题。”
东直门城市生态岛大件废弃物拆解中心。人民网 池梦蕊摄
除了居民自主分类习惯尚未完全养成的问题,北京在垃圾分类方面还存在设施规范性不够的问题,分类驿站、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暂存点建设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我们还将进一步健全分类设施网络,优化各品类垃圾投放点设置。”张岩称,“具体措施上,会加快可回收物投放点、中转站、分拣中心建设,年底前高标准建设600座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充分考虑实用性、便利性,满足功能需要。”
4月17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调研检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时强调,垃圾分类事关民生福祉、城市文明和首都形象,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总结盘点再出发,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这件“关键小事”,不断改善首都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
垃圾分类工作“小事”不小,既关系首都城市环境,也关乎市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更新城市环境不可能是一日之功,需要以绣花功夫和钉钉子精神持续抓好;改变旧有生活方式也不可能“一键更新”,只有逐步渗透、全民参与,北京垃圾分类工作才能不断“提速”、不断“精细化”。
垃圾治理,既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北京还需补齐短板,久久为功,才能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得更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