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调整,设立了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其实在陕西蒲城就有一个特殊的非遗项目,千年来,村民们自娱自乐,艺人们也因一直“隐”在民间鲜为人知,它就是——蒲城走马戏。
蒲城走马戏,又称走马或竹马。属于陕西蒲城的一种地方戏曲,是现代眉户的祖先,起源于北方,是儿童模仿成人以竹带马、欢唱奔跑嬉戏的一种游戏。走马戏常在马帮行进、船工航运中,为缓解途中寂寞,用石块敲击车船辕帮、筷子击打碗碟、马铃,狂咏高唱走马曲调。
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蒲城走马戏是备受当地百姓喜爱的地方戏曲。其表演形式和唱腔与华阴老腔有异曲同工之妙,虽已历经千年沧桑,但依然鲜活如初。
走马戏有《火焰驹》、《四岔捎书》、《广华山》等百余部。具有简单粗犷,诙谐纯朴的特点,三、五、十人即可搭班演唱。主要乐器有三弦、板胡、二胡、三股弦、古长号、板、勺木、瓦子、木鱼,细瓷碗碟、马玲、手锣、钩子、铜锣战鼓等。演唱声腔特点以东秦人口语为主韵,一旦开锣唱起,如滔滔江河奔流,回味无穷。形象为头顶粗布手帕巾,带上硬腿圆椭眼镜,团目张口,畅哼无禁。其余人摇头顿足,神气活现,妙不可言。
据考证起源于西汉或唐代,走马戏主要流传于蒲城的龙池、龙阳、党睦等地和附近的几个县。“走”指挑夫,“马”指马夫、车夫,“戏”则是戏耍之意。
对于走马戏的历史,一种说法是源于西汉的传统娱乐习俗——跑竹马,是现代眉户戏的祖先。另一种说法是产生于唐代。不管哪个说法,都是走马戏历史悠久的例证。
据唐代柳宗元的《馆驿使壁》中描述,蒲城县兴镇曾是唐代河东和北方大漠商队进入长安的关隘,当地人称为“旱码头”。当年发达的陆路运输催生了车夫、挑夫等行业,为了缓解旅途劳顿,在行进中或歇息时,人们有的哼起乡曲,有的唱起民谣,配以信手拈来的锅碗瓢盆,车轮垫木,打击合拍,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乡土曲艺。走马戏表现形式简单粗犷、诙谐质朴,内容多以贬恶扬善、歌颂英雄人物为主,演唱不择场地,舞台、庙堂、田间、村头均可;三五人即可就地搭班,二三十人也能组团热闹一番。其主要的表演乐器有板胡、二胡、长号、板凳、勺木、瓦子、木鱼,马铃、铜锣战鼓等等,唐时随着丝路驼队的兴盛,三弦、胡琴等西域乐器也补充到伴奏之中。
今年蒲城走马戏受邀去香港演出,也是受到香港同胞及各界华人的热捧,蒲城县龙池镇康家村王文琪的家,是走马戏的日常排练场,每逢农闲,他们一二十人便聚集在此。
彩排时,王文琪一边唱,一边左手拿着碟子,右手用筷子随着节奏敲击,摇头顿足,神气活现。当日彩排的人中,马松柏74岁,李存才71岁,梁伏桃69岁,辛运生68岁……他们的年龄几乎都在50岁到80岁之间。
王文琪说:“我五六岁就跟着外公登台演出,曲子的一百单八调我都会。我们会演的本戏代表有《火焰驹》《放饭》《刘秀走南阳》等。”“走马戏的黄金时期是上世纪60年代以前,那时老一辈几乎天天演,人人会。后来到上个世纪80年代步入低谷,年轻人都忙于农活,抓经济建设去了。”
随着国家对非遗的重视,2003年开始他们几个年长的走马戏爱好者重操旧业,常聚集在一起排练。2004年7月他们曾受邀去西安参加陕西第四届旅游博览会,这也是多年来他们第一次赴大城市登台亮相。前不久,他们一行27人受邀去香港演出,受到了香港市民的热捧,并获得了铜奖。
走马戏是蒲城县的11个省级非遗项目之一,很受群众喜爱,但也存在演出者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太少等问题,蒲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佩华说,走马戏急需高人指点,更需要更大平台来展示。让他欣慰的是两个孙子对走马戏很着迷,一个是21岁的王曌,目前在中央戏剧学院学习,另一个是正在上中学的15岁王舵。
对于走马戏的未来,我们都要充满信心,应该坚信走过漫长岁月的民俗都是有生命、有灵性的,更不会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