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 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20 ..
· 2023海内外河南商会会 ..
· 中德职业教育发展交流会在 ..
· 十年春华秋实 五维 ..
· 省妇女健康促进会举行第四 ..
详细内容
二十四桥明月夜中的二十四桥是一座桥的名字
二十四桥 又名廿四桥(niàn sì qiáo)
[编辑本段]介绍
在江苏省扬州市。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有二说,一说谓二十四麻桥。据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唐时扬州城内水道纵横,有茶园桥、大明桥、九曲桥、下马桥、作坊桥、洗马桥、南桥、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利园桥、万岁桥、青园桥、参佐桥、山光桥等二十四座桥,后水道逐渐淤没。宋元佑时仅存小市、广济、开明、通泗、太平、万岁诸桥。现在仅有开明桥、通泗桥的地名,桥已不存。
一说桥名“二十四”,或称二十四桥、廿四桥。据李斗《扬州画舫录》录十五:“二十四桥即吴桥砖家,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红药桥之名出自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吴桥砖家在扬州西郊。梁羽生采用此说,所写扬州竹西巷谷啸风家就在此桥附近。(见梁羽生《鸣镝风云录》) 扬州新近修复了二十四桥景区,它由玲珑花界、熙春台、单孔石拱桥及望春楼四部分组成。其中,石拱桥呈玉带状,长24米,宽2.4米,24根玉石栏杆围以两侧。看来,这一新建景区是采用桥名“二十四”之说了。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首诗已流传了一千多年,可谓妇孺皆知。诗因桥而咏出,桥因诗而闻名。 五亭桥西,即二十四桥之所在。
单桥名就引动多少文人学者打了一千多年的笔墨官司。《扬州鼓吹词》说:“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据说二十四桥原为吴家砖桥,周围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本是文人欢聚,歌妓吟唱之地。唐代时有二十四歌女,一个个姿容媚艳,体态轻盈,曾于月明之夜来此吹箫弄笛,巧遇杜牧,其中一名歌女特地折素花献上,请杜牧赋诗。传说是优美的,也有野史说成是隋炀帝的作为,二十四桥即炀帝以歌女数改名,但无以稽考,只能留给后人鉴赏。宋代沈括是以严谨著称的,他在《补笔谈》中,对二十四桥一一考证,论证扬州确有二十四桥,证明了扬州无愧于“桥乡”的称号。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黛玉思乡之情,特别提到:“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文学家朱自清也曾满怀激情地追忆故乡“城里城外古迹很多,如‘文选楼’、‘天保城’、‘雷塘’、‘二十四桥’。
廿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似乎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洁白栏板上彩云追月的浮雕,桥与水衔接处巧云状湖石堆叠,周围遍植馥郁丹桂,使人随时看到云、水、花、月,体会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妙境,遥想杜牧当年的风流佳话。沿阶拾级而下,桥旁即为吹箫亭,亭临水边桥畔,小巧别致,亭前有平台,围以石座,若在月明之夜,清辉笼罩,波涵月影,画舫拍波,有数十歌女。淡妆素裹,在台上吹箫弄笛,婉转悠扬,天上的月华,船内的灯影,水面的波光融在一起,使人觉得好像在银河中前行。桥上箫声,船上歌声,岸边笑声汇在一起,此时再咏诵“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你定会为唐代诗人徐凝的精妙描写抚掌称绝。 清乾隆间景称"春台明月",嘉庆后毁圮。但地形地貌、河湾港汊犹存。
1986年,国家和地方拨款246万元,按《扬州画舫录》记载和故宫博物馆珍藏的扬州著名画师袁耀所绘《邗上八景.春台明月》册页、乾隆《南巡盛典图》等有关史料,结合地形地貌现状,设计恢复方案,于1987年10月动土兴建。景区占地约7公顷,为一组古典园林建筑群,包括新建的二十四桥、玲珑花界、熙春台、十字阁、重檐亭、九曲桥,后又续建望春楼、栈桥、静香书屋等。其布局呈"之"字形屏列,构造旷奥收放,抑扬错落,各面转折对景都是一幅山水画卷,成为"乾隆水上游览线"的一处胜景。湖两岸长廊依云墙伸展,陆路与水道并行。整个景区在体现"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意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编辑本段]诗寻二十四桥踪 康志保 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咏二十四桥诗,引起了历代许多人的追寻,且以诗来作证,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1990年2月19日,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见了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一行,在交谈时说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各地都有不少文物古迹。唐朝诗人杜牧的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的就是扬州。我小时候一直找这个二十四桥,直到昨天晚上,家乡来人告诉我说,二十四桥如今已恢复了原貌。如有机会的话,希望你们到扬州看看。”(见1992年12月25日《羊城晚报》)过了三天之后,2月21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江泽民接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总编辑朱克曼采访时,又谈起扬州和二十四桥,并邀请中外宾客前往他的家乡扬州观光游览(见1991年9月7日《中国交通报》。1991年12月21日。江泽民同志陪同来访的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游览二十四桥,兴致勃勃地向金日成介绍二十四桥的由来。2000年10月21日,又陪同法国总统希拉克再度游览二十四桥。希拉克对扬州秀美的山水赞美有加(见2002年6月18日《中国交通报》)。
江泽民提到杜牧的诗是《寄扬州韩绰判官》,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是:“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对扬州在盛唐时期的赞美,是一首脍炙人口、传诵不已的优美诗篇。
扬州位于长江与运河交汇处,自隋唐以来就是中国繁华富庶的文化与商业名城,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江泽民同志也是扬州人,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小学及中学时代,他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他挚爱着这座古城。1987年5月2日曾为扬州题词:“扬州是我可爱的故乡,祝愿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青春。”
杜牧的诗,在写出了扬州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风貌后,又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二十四桥位于扬州的何处?到底指的是几座桥?这些都引起了许多的追寻者,包括江泽民同志在小的时候一直在找二十四桥。
这座千百年来纷争不已的“二十四桥”,有多种说法。
一是24座桥说,据《一统志》载,隋朝时曾置24桥于扬州,唐朝时仍可见到那24座桥,分布在当时扬州最繁华的街道上。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补笔》中,竟列出了23座桥的名字和位置。
这种说法颇多异议。所列出的桥不足24座,下马桥竟有两座,是否是重复;而唐代扬州城里极负盛名的禅智寺桥、月明桥等,为何未列入其中呢?有说,唐代末年的战乱,全部倾圮了,但这只是猜测。又据说,到了明朝,二十四桥已全部毁坏,故明代程文德有“二十四桥都不见”的诗句。后来便有人认为“二十四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不必太拘泥于现实。
二是排序编号说,有人认为,二十四桥是扬州城里排序编号为第24座的桥。依据是诗歌中常出现把桥编号的句子,如杜甫:“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张乔《寄扬州故人》:“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等。还有,宋代文人姜夔不仅在《扬州慢》中写过二十四桥外,还在《咏芍药》中写下这样的句子:“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那么,二十四是不是红桥的编号呢?他在《过垂虹》中有“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五桥。”尽管姜夔没有在数字前加“第”的字样,但使读者隐隐感觉到,编号说似乎存在过。或许在唐宋时期,扬州有很多桥,桥名不够用,只好用编号来代替。就像现在的城市小区内有几号楼一样。应该说这也是一种猜测,仅仅从古人的诗句来确定编号说法,显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三是泛指、代指说,我国向来就有对数字概念采取含蓄、朦胧、夸张的方式来表达,尤其在诗词中为说明事物的不凡、感情的激越,常常使用夸张数字,并不采取绝对数字。譬如“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山道十八弯”、“三百六十行”等,并非确数。那么杜牧的二十四桥是否也用了这样的手法来泛指扬州桥梁之多呢?这也是一种推测,是一种猜想的说法。
四是一座桥说,自宋代以来,二十四桥的几种说法已逐渐形成。其中能够确指是一座桥的,首推大词家姜夔。他在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来扬州,写下《扬州慢·淮左名都》的诗,其中写道:“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种写法,似乎是一座桥了。宋代还有几位诗人,他们描写的二十四桥,亦可认为是指一座桥。
[编辑本段]“萧”与“桥” 余秋雨在他的《千禧日记(九月二十九日)》中谈到:"对苏曼殊的诗我有点偏爱。
记得有一年在日本福冈,日本作家协会会长水上勉先生记起苏曼殊的母亲是日本人, 问我有没有听说过'踏过樱花第几桥'的诗,我立即背了出来,使水上勉先生有点吃 惊。" 近代文学家苏曼殊名玄瑛,曾出家、法号曼殊,是南社社员与章炳麟、柳亚子等人交 游。他的诗常能表现出幽怨凄婉的感情,少数也反映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苏曼殊的这首诗于1910年作于日本。初题为《有赠》,后来收入有名的《本事诗十
章》,原题则少为人知。诗的全文是: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这首诗也是一首涉及尺八的重要作品。尺八是洞箫一类的竖吹管乐器,因长度而得 名。公元8世纪由中国流传到日本。苏曼殊自注:"日本尺八与汉土洞箫少异,其曲有 名《春雨》,殊凄惘。日僧有专吹尺八行乞者。"
楼上的尺八吹出的阴深凄惘的《春雨》曲,定下了全诗的基调,反映出作者对祖国的 思念和对生活现状的无奈。第三句"芒鞋"、"破钵"之说点明了作者的僧人身份。末 句"踏过樱花第几桥?"用数不清的'桥'来提示这种无为无奈的生活之长久。
涉及箫的诗本来不多,由'箫'而联系到'桥'的就更少,但是我却在看到余秋雨日记时 马上联想到另外两首非常有名的诗。
一首是姜夔的《过垂虹》:
自作新词曲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
原来"垂虹"是一座桥,位于江苏最南端的吴江县松陵镇。始建于北宋,桥上有亭 名"钓雪",是江南水乡少见的长桥。船过垂虹也就是驶过了松陵镇。 与苏曼殊的诗对照同样是七言绝句,同样有箫,同样有桥,南宋词人白石道人姜夔抒 发的却是一种自愉自乐的惬意心情。一叶扁舟美人轻启樱唇,在洞箫伴奏下婉转低唱 词人自己的绝妙新作。曲子唱毕小船已飘然穿过松陵镇。回首远眺,但见刚刚经过的 座座画桥时隐时现,漂浮在浩渺的烟波之中。此景恍如仙境,使人平添无限快意。
对箫音的描写最有名和最传神的当数苏轼的《前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 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 孤舟之嫠妇。" 我们当然不能因此就说箫只适合表现哀伤的情绪,但是可以断言在涉
及箫的诗词中如《过垂虹》这样渲染快意情绪的是极为罕见的。
还要说明的是《过垂虹》诗中小红低唱的'新词'指的是《暗香》和《疏影》这两首传 世的咏梅佳作。这两首词是姜夔在过垂虹之前刚刚应范成大之约写成的,并且专门为 词配了曲。词、曲珠联璧合,取得了极大的艺术成就,向来被后人推崇,收入《白石 道人歌曲集》至今演唱不衰。有由中国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单秀荣演唱的录音。词人 当然没有自谦的必要,完全有理由陶醉于自己的佳作。这也是快意情绪产生的主要原 因。
另一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隐隐青山迢迢绿水不但画出了山青水秀的江南风景,也表现出诗人与扬州与友人在空 间上的距离。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却仍未凋落,风光依旧旖旎。正因为诗人远离扬 州不堪晚秋的萧条才格外眷恋江南的青山绿水。二十四桥明月依旧,亲爱的朋友你在 哪里教人吹箫呢。这里"玉人"既可以形容美丽的女子,又可以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 此处的玉人当是指诗的接受者韩绰。
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曾在《文汇报》著文考证'二十四桥'。茅先生首先提 出:"这到底是一座桥的专名呢,还是说有二十四座这么多的桥。"然后他又说只有以 往事的繁华才能衬托出杜牧眼中的萧瑟,一座桥怎么能表现出繁华呢?扬州的桥自隋
朝起就已分布在全城了。沈括的《梦溪笔谈》已经考订出二十四桥的名字,并且指出 在那时(约1064年)二十四桥已仅存八座了。
茅先生认为这首诗的意境是感叹繁华消逝,人去楼空。二十四桥和未凋的草一样,依 然存在,但江南秋尽,那在桥上吹箫的玉人却不知那里去了。使这月明之夜更显得凄 凉。
这三首同样以箫、桥入诗的七绝,或闻箫而生悲;或吹箫以自娱;或因箫而思人。或 以桥为计量,言时间之久远;或置桥入图画,造烟波之飘渺;或因桥生感慨,问故人 之行踪。手段不同,情景各异,诗人们的艺术表现能力令人叹为观止,也增进了人们
对"箫"及"桥"文化的认识。 明月夜是只有月亮的夜晚. 意思是:月亮的夜晚下的二十四桥.
【作者: 】  【发表时间:2014/8/24】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