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 乡 行 记
王 英
今年六月底至七月初,我终于下定决心,与老伴一同去了趟西藏。如果不趁现在去,年过七十以后,就得医院出具健康证明,还得家人全程陪同。否则,旅行社就不接收你加入旅游团。
让 铺
我们联系的西藏九日游是先卧后飞,即去时先坐36小时的火车慢慢适应,回来时则改乘飞机3小时就可到达。上了火车,我和老伴的硬卧票一个在下铺,一个在上铺。老伴出发前刚烫伤了右脚,只能呆在下铺,剩下上铺只有我上下攀爬了。就在我吃力地往上铺攀爬时,躺在对面下铺的小姑娘开口了:“爷爷,您别爬了。还是咱俩换换,您住下铺,让我爬上铺吧!”这声柔声细气但却毋庸置疑的话语惊住了我攀爬的脚步,等回过神来,连忙说:“谢谢小姑娘,谢谢你,谢谢!”没等我把三个“谢谢”说完,小姑娘腾地从下铺跳起来,双手掺住了我的胳膊,轻轻地把我扶下铺梯。此后,我才知道了她与同行的小姑娘是同学,都家住拉萨,都是藏族,都在咸阳中央民族学院上学,都是90后大学生。她们是暑假回家探亲的。一路上,我们聊她们学习的幼教专业,憧憬着毕业后的工作愿景;同时询问藏族同胞的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更增添了对神秘西藏的向往之情。两天一夜的旅程是漫长的、枯燥的、沉闷的,但由于有了让铺的花絮,却使我感受了人际间的友善与温情,顿觉心情甜润而愉悦。
十 月 怀 胎
进藏后的第二天,我们这个旅游团乘大巴赶往藏东的林芝,全程430公里,大约要走八九个小时。沿途两个导游轮换讲解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由来,大成教与小成教的差异,尤其当他们反复讲到历代达赖和班禅圆寂、需要十个月之后才可寻访转世灵童时,我心想,为何要等十个月?而不是多一点或少一点的时间呢?导游答:“佛祖传下来十个月,正好是十月怀胎的时间。如果不经十个月,没有经过十月怀胎,哪里会有转世灵童呢?”一语道破天机。这十月怀胎是科学,并非迷信。所以,达赖和班禅圆寂十个月后寻访转世灵童是有道理的。
由此联想到我国大多数人计算年龄讲虚龄不讲实龄,不管他们是否有这个意识,实际上这种算法就已经把十月怀胎计算在内了,而不是简单地包年头。这种算法符合客观规律,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以及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
夫 妻 树
林芝的西南方向有个南伊沟风景区,翻过沟后的崇山峻岭,就是我国与印度交界的麦克马洪线。进沟30多公里的路边,生长着尺把粗的两株云杉树。这两株云杉根连根、身贴身、肩并肩,齐刷刷地往上长,足足有30多米高,一派挺拔繁茂的景象。导游叫它阴阳树,也叫夫妻树。当地珞巴族同胞在这两株云杉树上挂满了蓝、白、红、绿、黄的五彩经幡,向神树祈祷爱情,祈祷幸福,祈祷生生不息的生命。看来爱情真是太神奇、太伟大了,无论你走到多么偏僻、多么陌生的地方,都不难发现神圣爱情的见证。
孔 雀 开 屏
南伊沟里流着清澈、湍急、奔腾不息的南伊河,直通雅鲁藏布江,沟后是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景区在原始森林边上开辟了一条一点一公里长的弧形木板路,可让游人一睹原始森林的原貌。
进入林区后,我贪婪地呼吸着天然氧吧带着潮湿的新鲜空气,目不暇接地观赏着耸入云天的高大云杉,还有两边那些不知名字的奇花异草。阳光从树缝照射进来,只见四周围薄云缭绕,宛如仙境一般。突然,只听有人惊叫一声,指着一处景致大按快门。原来是一株三四人方可合抱的大云杉平地倒在了沼泽中,其根部的一半完整无损地朝天散开,自然而然形成了偌大的半圆状,恰如孔雀开屏。相象极了,美妙极了!于是,游客们蜂拥向前,从各个角度摄取它的丰姿,以作留念。大自然鬼斧神工,真是太神奇了:在巨大云杉轰然倒地之际,是稀软的沼泽保全了它发达的根系,才使它原模原样地与世人相见。真稀罕啊!
天 湖
从拉萨往北,是一望无际的藏北大草原。这里草肥水美,是冬虫夏草生长的地方。再往北,就是终年积雪不化的念青唐古拉山,其主峰高出海平面7717米。继续北行,就到了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纳木错。纳木错的景色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蓝”。渗冰的湖水显现出的淡蓝、浅蓝、灰蓝、宝蓝、深蓝以及如墨的黑蓝,这由浅而深的蓝色,蓝得清澈,蓝得丰润,蓝得迷人,似乎包容了世界上一切的蓝色。头顶深邃而疏朗的蓝天,与纯净的湖水浑然一体。在阳光下,远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格外清晰,犹如一个威武的战士守护着纳木错湖。
相传,纳木错是贵族的女儿,爱上了农奴的儿子念青唐古拉。贵族父亲一怒之下,把女儿关了三天三夜。其间,农奴的儿子多次来找,终不得见,最后冻饿而死,化身为念青唐古拉山。贵族女儿三天后解禁,见情郎已冻化成一座雪山,悲极而泣,直哭得泪成天湖,即纳木错湖。藏族同胞为了纪念这对恋人,便长年累月祭拜这神山圣湖,以寄托他们对坚贞不二爱情的珍重和崇拜,也表达他们为了爱情而不惜牺牲性命的信念和意志。
高 原 反 应
进藏以后,本来已觉各种不适。只有来到海拔4718米的纳木错湖边,我才感觉到头昏脑涨,头重脚轻,走起路来飘飘然。加上胸闷气短,不时要张大口呼吸,腹内还有隐隐恶心。直到返回拉萨时,途径念青唐古拉山口,一阵阵恶心横冲直撞,我赶紧从旅游大巴的后排跑到前排,呼叫司机停车,想下车呕吐。谁知已经来不及了,随着呼叫声,我开始现场直播,吐得车门走道到处都是,一塌糊涂。这时,导游立马递给我呕吐塑料袋,同车的团友有的给我拿矿泉水,有的给我送湿巾,有的问我感觉,有的起身让座,让我坐在最前排。司机师傅则不声不响地把车开到一处冲洗店前,用清水将污物冲洗得干干净净。车上很快恢复了平静,大家都做得自自然然,而我却感到鼻根发酸,眼角发热,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在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在举目无亲的旅途中,我平生亲自体验了一场同胞关爱互助、一次人世间的真善美。真可谓刻骨铭心!
不 食 狗 肉
在西藏,稍作留意,你就不难发现:农贸市场应有尽有,就是没有狗肉摊;大街小巷饭店林立,就是没有狗肉店。何故藏民不食狗肉?不食狗肉的禁忌始于何时?带着这个问题,我留心观察并询问藏族同胞。原来这种观念古已有之,现已积久成习。藏族自古是游牧民族,且地域广阔,人烟稀少,一家一户一顶帐篷一只狗,东西南北任自由,从而与狗结下了不解之缘。狗不但看家护院,而且保护人畜安全,就像朋友一样忠诚,就像家人一样亲密,与主人一家相依为命。因此,主人怎能忍心宰杀它、吃他的肉呢?这种观念、这种情愫祖祖辈辈流传下来,便成为藏民的风俗习惯。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藏族是知恩图报的民族,是敬重生命的民族。他们不仅自己不食狗肉,而且不理解其他民族喜食狗肉。到了内地,见到狗肉摊或狗肉店,他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上前与业主论理,力图维护狗们的合法权益。
择 偶 标 准
在太昭古城,女导游卓玛在讲解中谈到了藏族姑娘的两条择偶标准:一是戴眼镜的扎西,这种人有文化,懂技术,是知识分子,可以帮助他们发家致富;二是身强力壮的扎西,这种人身体好,能吃苦,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样可以过上好日子。从这种朴素的理念出发,藏族同胞渴望文化、崇尚科技、注重健康、吃苦耐劳的精神追求跃然眼前。
全 民 信 教
西藏的佛教氛围非常浓厚。有人家的地方几乎都有寺庙,突出响亮的地方都悬挂着五彩经幡,家家户户都设有颂经的经堂。据说,挂在树上和山头上的经幡叫风经,挂在河道上空的经幡叫水经,就是说除了人经不离口外,自然界的风和水也在日夜不停地吟颂经文。尤其是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四周磕长头的信徒,那才堪称五体投地、顶礼膜拜哩!问及男女老幼,他们自称全民信教,我亦信以为然也。正因为全民信教,信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学说,信奉人死后上天堂或下地狱的归宿学说,所以藏民大多不愿做恶、不敢做恶,故而道德界限分明,行为举止文明礼貌,以致街市小偷鲜见,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秩序稳定,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2014年7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