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79年,年关将近,大雪严严实实地封住了秦岭。当时我在西安念大学,盼着回山里过年。但是没有车,众人天天到车站闹,一直闹到腊月二十八,车站才咬咬牙,发了趟油漆剥落的解放牌老卡车。一下雪就发卡车。尽管如此,七十几号人也只差山呼万岁了,一拥而爬上车,钉楔子般插进车厢。汽车冒着游刃似的寒风,出发了。勉强爬上秦岭,轮胎放炮了。司机大骂一串粗话,要大家下来,说要修车,说至少得修十个小时。恰好乘客里有个会修车的,所以只修了五小时。汽车再次启动了。
一路走一路乘客减少。到了终点站镇安县城,只剩十来个乘客,一下车,眨眼就不见了。他们是县城人,回家享福了。时间已下夜一点,小城安静得出奇,几粒浑黄的路灯如同墓地的鬼火。我的任务是投宿,明天再回乡下——还有一百多里路呢。可是,仅有的两家国营旅社死也喊不开门。那门被链条锁着,我把门连掀带推的弄得稀里哗啦乱响,仍不见个人毛反应。那时没有私人店铺,怎么办?总不能在野外冻死吧。为了性命,我决定走动一夜,保持体温。县城仅有两条街,所谓前街和后街,不到十分钟就走穿了。转回身再走。每每经过亲友的家门,我便驻足,几欲举手敲门——只需通报我的姓名,门便会开,便会迎我入内,生火,做饭,暖床。一句话,让我吃饱喝足,然后睡觉。但是我忍住没有敲门。我生性不愿叨扰别人,除非万不得已。也可能有一种自卑心理吧,因为我是乡下人。每进县城,我都尽量避见亲戚朋友。若双方都没躲过,只好打扰他们一回。虽然吃了他们的,喝了他们的,但在他们那种客客气气的外表下,我能感觉出暗流着一种不耐烦,一种被揩了油的心疼。如此世态我能理解,因为那年头家家都紧吧啊。再说他们,也难得到我的乡下吃回人情。然而当我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大学后,一切都变了。那些我平常并不怎么熟悉的人,老远见了就笑眯眯地迎上来。
所以,公元1979年腊月二十八夜晚,不,是腊月二十九凌晨,我决定走动一夜,转悠到天明。我从前街走到后街,又由后街转到前街,弄不清走了多少匝。我能记清的是,我经过的两家门口,均贴了对联,一为红,一为白。从内容上看,一家结了婚,一家死了人。两家的对联颇具文采,书法也不错。我掏出笔和纸,记录对联,消磨时间。夜是越来越冷了,我默念一个伟人的相关教导,硬是坚持着走动。结婚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死人的事也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在冬天的夜晚里,在冷如冰窖的小县城的街道上走来走去,这种事却不是经常发生的。凡是不经常发生的事,便具有创造性的味道。这么一想,我不免浪漫起来:我这并不是以走动来保持体温,我这是雪夜漫步哩!这么一想,心头大喜,乃吟香吐玉,朗诵起《春江花月夜》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然而起风了,下雪了,风裹乱雪穿街走巷。借路灯一看手表,下夜三点啦。这段时间通常被称作黎明前的黑暗,顶不住喽。加之饿神袭来,一摸背兜,两个小笼包子被冻成了两个健身球。此时,刚散步到后街,听得吱呀一声,风,掀开一家木板门,隐约看见里面有灯光。
我本能地走了进去。猜想这街面房,无非是又窄又深的房子。刚跨进门槛,就见到一副白木棺材,满地刨花,棺材盖尚未拼拢呢。当下感到晦气,正要退出时,里面传来说话声:“谁呀?进来吧!”随之是一连串的咳嗽声,吐痰声。是个老汉声音,听上去含着善意。所以我就进到里间,只见一个老人躺在床上。在头顶那盏十来瓦的灯泡的光照下,老汉的脑袋皱纹密布,如一颗大核桃。在他咳嗽吐痰的时候,我一直盯着盖在他身上的那床油腻黑亮但却很厚实的被子。我想象着盖在这样的被子里一定很温暖很舒服。当老人不再喘气时,他问我是怎么回事。我如实回答了。他说:“你,要是,不嫌弃的话,就,就跟我睡。”
我要的正是这句话!我迅速脱掉鞋袜,一骨碌钻进被窝,与老人打对儿。老人两手搂住我的双脚,说:“冰的!”老人双手瘦如火钳,但是很热。几分钟后,一股热流由我的脚掌沿着我的双腿汩汩上爬。老人要我脱了衣服,说那样会更好的。我就脱掉衣服,果然一下子接纳了大面积的温暖。很快,一股浓重的睡意袭上我的眉心,但我使劲地捏捏鼻尖,忍住了。我应该跟老人拉拉家常,不能就此睡过去。
“大爷,你晚上怎么不闩门啊?”我想起方才的情景。“关啥子门哦,又没值钱的东西。”老人说,“一年四季,也没人到我这来。”聊下去才算明白,老人三十年前丧偶,独自一人将两个儿子拉扯大。如今,一个儿子在县委谋事,一个在乡下工作。但是,“我把他们得罪了”。分家时,老人把街面房给了小儿子,后面房给了大儿子。结果大儿子嫌后面房没出路,小儿子嫌街面房面积小。“他俩你见不得我、我见不得你,见面就吵,尿不到一个壶里,索性不回家了!”停了会儿,老人又说:“倒是给我做棺材,俩娃意见相同,各出二百元,都盼我死哈。
我觉得肚子饿了,就把手伸出被窝,从兜里掏出那两个小笼包子,折回被窝,意在暖热暖软了吃。老人叫我自个下床,倒些暖瓶里的热水。热水就包子,不然会冰出病的。正要睡着,觉得胸口痒痒。一摸,是个胖虱,捉住它,挪到两个指甲间,挤死它拉倒。忽一想,放生了。在这样一个夜晚,开杀戒是不妥的,因为这个小生灵蕴含着人间的温暖。再说留着它,也好给老人做个伴儿。
不知何时,我被一阵砍、锛、钉、锯的声音闹醒。起身一看,天早大亮,两个木匠开始做棺材了。告辞的时候,我想给老人掏几块钱,表达个意思,又觉生分,便将多半盒“金丝猴”香烟留下。并抽出一支,亲自给老人点燃,递上。可是老人硬是只接这一支烟,而且并不吸,其余的烟坚决让我拿走。“小伙子,你知道吗,整整十五年了,没一个人跟我睡过——咱俩有缘咧。”
在老人的咳嗽吐痰声中,我走了。到车站一问,没车,只好冒着大雪步行。一百二十里山路,我走得很快,不久即浑身发热,脱去棉衣,顿有夏天之爽快。到家门时,傍晚的炊烟刚刚升上房顶,袅袅款款,如梦如花……
(本文收入《短眠》,清华大学出版社/《读者》2014年22期转载)
作者简介:
方英文,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报刊荟萃》杂志社党支部书记。1983年西北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著有《方英文小说精选》《方英文散文精选》《种瓜得豆》《燕雀云泥》,以及长篇小说《落红》(即台湾版《冬离骚》获首届柳青文学奖)、《后花园》(即作者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散文集《短眠》,书法小品文集《风月年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