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涧峪
潘山
蛰伏了将近半年之久没有户外,身心极度的不畅,看着驴友们追风逐月,四处撒欢,更是心如虫噬。但凡群里有动静,必将关注到底。
终于,好消息传来,山中仙户外将组织一次东西涧峪的大穿越,时间就定在2018年3月31日。
时如白马过溪,转眼吉日来到,礼拜六一大早,二十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赶赴华州。
在华州阳光荡漾户外群的带领下就向东涧峪出发,七拐八拐,也不知道是路长还是心急,感觉到过了好久才到了涧峪水库,车子一停下,大家立即就被这秀美的山峦给迷住了:山前开阔,村舍安然,涧峪水库就兀立在眼前,向南望去,峪道开阔平坦,眼前的山层石叠叠,一如华山山体,远望后山,山峰盈翠温顺,宛如南方的秀峰丽景。一条河水蜿蜒曲折,淑静典雅,自峪内款款而来。
正是风和日丽,花香四溢,长长的峪道产生的魅力,很快将我们这支庞大的队伍顺吞了进去。
一树洁白的花树静静的立在溪涧的空地上,像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等待着情郎。再往前,农舍几间,因势而建,屋前宽阔,石头围成的农田一块块错落有致,或菜或苗,又有花树散落其间。在山坡上有小石洞,洞口由木板零碎搭建,看见有人经过,几只小羊羔挤挤兑兑的就往洞里面钻。
继续前行,经过一户人家之后,路的右边有一向西的峪道,峪口有块大石皮,两队人马就在此息足,聚拢了来了一张大合照。
照罢,大家不再顺着东涧峪的水泥路继续前行,而是登上石皮往山上走。
往上走,荒草蓬松,树木单调,偶尔有阳光随风从树枝间吹过,一改前面的汗热,凉嗖嗖的。
真后悔上来,早知道呆在东涧峪晒晒暖阳,听听溪水欢歌,看看绿草花树多好!
多亏了后面赶上来的几位华县驴友,他们的热情幽默的鼓励使得我们得以继续前行。
山势变得陡峭起来,气氛瞬间变得热烈起来,个个拿出犟驴的劲头奋勇攀登
!
借着在山梁上休息补给的时间,放眼四顾,层峦叠嶂,蔚为壮观。
翻过梁就是西涧峪了!
顺着山坡半走半滑抵达谷底,再次听到了溪水的叮当作响,又见花开、叶绿。
钻过一条树枝交错形成的通道,但见一片欢腾,一道瀑布自对面沿着层岩叠石缓缓铺下,然后如游鱼般在乱石中欢快穿行,让人喜不自胜。
伴着溪流,慢步前行,树高林疏,景色幽静 ,山梁相向。偶遇秀潭,不免止住脚步,细细打量,频频自拍。
人困马乏之际,见一石洞,溪水自此流走,不知所踪。
华县的队友告诉我们,这里离到出山的水泥路还有15里,意思是提醒我们合理安排时间,以免被困。
惊闻此言,几乎泪奔!还有15里啊!
15里怎样,还得走啊!不走能出的去吗?!
峰回路转,转个弯竟然一阵兴奋,只见一道水流从天而降,原来就是刚才不知
所踪的水流又回来了。面前的石头上镌有盘龙瀑三字。
抬眼上望,高高的山梁果然如神龙飞驰!
真想奔过去亲近一下,可惜时间太紧,不敢流连。
行没多远,听见崖下有人语喧声,透过枝丫下看,就见大队人马正聚集在一巨大的潭边欢闹。
赶紧跑下去参与其中,猛抬头,方见 那条巨龙竟然追过来,从二十多米高的悬崖峭壁间疾驰跃下,好一个漂亮的蛟龙入海。
这里落差大,潭深树高,景色瑰丽。赶紧抓紧时间照张像吧!
秀美的景色将群主红斌这个豪爽的西北汉子的心也给柔化了,一改往日的风风火火,阔步流星,看着我和花香落在了队伍的后面,遇到景色秀美的地方,就特意多停留一会儿。特别是遇见这些些飞瀑流泉,更是停留很久,让我们也尽情享受。
往下再走,落差加剧,两旁山势高了很多,崚嶒怪样的山体让人称奇又畏惧,有的像两只大猩猩脸挨着脸,有的黑黢黢像泼了墨水,这和中间的开阔地的一路鲜花一路流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穿谷趟溪, 很快到了石门,这里可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一线天,危石高耸,虬柏盘石,漫入云端,这里曾是当初渭华起义之师到洛南建立革命根据地经过的地方,立于此,禁不住豪情万丈!眼前浮现出英雄之师的雄赳赳,气昂昂的威武身影!
出了石门,四下开阔,眼神迷乱,有羊群混迹于石阵间,难分彼此,岩壁上凿有石刻臼,应是古时栈道遗址。
终于看见人烟,有几户人家散居于此,状如桃花源……,农人鸡肥而康,吊人胃口,问价,曰:仅剩母鸡,不卖。……
怅然若失间,已走在了长长的虐人的水泥道上了,左边就是被绿色铁丝网护起来的赤水河,河水欢畅,直抵涧峪水库。
一步三回头地走着,唱着,乐着,竟然忘记了身处何方……
重修华州县志中这样记载:“|石脆之灌峪,即涧峪,两山相向,中亘长岭,遂分该峪为东西两道······,云云。
原来,身在涧峪!
作者简介:潘山,笔名壁虎先生,男,汉民族,陕西华阴籍,1969年生人,大学专科文化。做过工人,也曾去非洲打工。是一个文学痴迷者,在非洲打工的亲历成就了他《行万里路》的游记散文系列。其文字洗练,语言生动,感情真切,是那种平直而又不失文雅的语言典范,读来朗朗上口,受到多家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