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阳来西安二十年了,从地摊到书店,再到地摊,时间仿佛过了个轮回,我依然是我,只是鬓角增了些白发;书摊依然是那个书摊,不过是从地面升级到桌子上,愈发得整齐规范了。
作为一个“资深”的摆摊人,这几天不断的有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来摊前咨询,问我摆摊的收入怎样,心得如何?我并不知道如何作答,含含糊糊的,不知所云。
过后静下心来,回忆这些年的经历,感觉在收入这方面确实不值得炫耀,也没有什么乘风破浪、惊天动地的大事,仅仅平常人家养家糊口而已,能坚持下来的,靠的是对旧书有着特殊的情结。
其实真正对我影响至深的,是我摆摊时接触到的一些人和事,这些人和事对我扎根西安起着决定性作用。
1
送错了地方的几个猪腿
认识小郑,大概是2000年,我在西郊小树林摆摊,那时候的小树林非常繁华,卖菜的、卖鱼的、卖花的、卖小百货的,修鞋的、修脚的、补牙的、理发的…应有尽有。那年头越繁荣的地方,小偷也越猖狂。当时我女儿就半岁左右,我抱着孩子看着摊,提防之心是要有的。
这时一个白白净净、面容清秀的小伙子来到跟前,用标准的陕西话叫了声“嫂子……”然后欲言又止,我问他啥事,小伙子有点不好意思的跟我说:“嫂子,你能不能借饿(我)两块钱?饿(我)钱包不见了,不得回去了!下礼拜饿(我)来还你。”我一看小伙子着急那样,想起来自己曾经丢钱时的窘迫,就拿出五块钱给他,这个小伙子就是小郑。
小郑很守信用,一周后过来不仅还了钱,还买了好几本书。
你以为故事就此结束了?没有,这只是刚刚开始。
时间不紧不慢,到了2001年春节,连续的雨雪天气,大家都没有出摊。买菜时碰见表弟,表弟跟我们说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说昨天(年三十)有人给他送了几个猪腿,因为人不在家,来人就跟房东说了一下,放在窗台上了。表弟怎么都想不起来,到底是谁送的。即送之,则吃之,回头再慢慢问吧。
大年初六,开始新年后第一天摆摊,下午,小郑出现在书摊上,冲着周(我老公)笑:“咥了么?”周实在:“这都几点了?早就吃过了!”
“饿(我)是问你猪腿咥了么?”
周忽然醒悟:“吃了吃了!谢谢你啊!原来是你送的,我还正找人呢!”
小郑说,他在中堡子(西郊一个城中村)打听了好长时间,找卖旧书的两口子,带个小女孩。就有人给指路,结果没人在家,所以他把猪腿放窗台上了。而表弟恰好跟我们一样,卖旧书,有个小姑娘,所以阴差阳错,猪腿就送到了他家。
终于找到猪腿的源头,但是当时不敢跟小郑说实话,我不知道小郑在不知道我们姓名和地址的情况下,走了多少弯路,问了多少人才找到那里,他的一片赤诚之心怎可辜负?如果他知道送错地方了,会不会很失落呢?所以还是瞒着的好。
在这之后,我们才互通了姓名,留了联系方式,小郑是地地道道的西安人,家住吉祥村。之后的几年,经常有卖书的人找过来,说是小郑介绍的;也有一部分顾客来买书,说是小郑介绍的。
为了感谢小郑的帮助,我和周专门在中秋前提买了月饼去看小郑,结果差点被这小俩口给赶出来,第一次看见小郑发脾气,涨红着脸:“赶紧把你东西提回去!你俩人带个娃挣钱难得跟撒一样,饿(我)也帮不了多少忙,你拿这东西撒意思?你得是看不起你兄弟?!”无奈,东西提回自己吃,那年我平生第一次尝到米旗月饼的味道。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郑就是这样的君子,没事时互不来往,有事时随叫随到。在与小郑的交往中我感受到了陕西人的纯朴与豁达。
2
帮逝者完成配书的遗愿
第二次感动我的是一对中年夫妇,喜欢逛书摊,我并不认识他们,只知道男士喜欢买《文史资料》,女士很少说话,默默地跟在男士后边。
大概一个月来两三次吧,后来有好长时间没见,再后来书摊改书店,搬到了科技路西口,我把这俩人都快淡忘了。有一天沙尘暴天气,店里顾客很少,我正在整理书,进来一位女士,似曾相识,却又想不起来。她看着我:“姑娘,还认识我不?我找你找了一两个月,问了好多人,才知道你搬到这儿了!”
“你———找我有事吗?”我有点懵。
“我老头子买了你不少书,你忘了?”
我拼命在脑子里搜索——想起来了,就是买《文史资料》的那对中年夫妇,只不过今天只来了女士,而且明显的比以前清瘦,憔悴了不少,所以一时没认出来。“哦,大姐,不好意思!我一时没认出来。你今天一个人来的?”大姐没说话,缓缓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我,上面写着一些数字,我不太明白,大姐说:“《文史资料》我还缺这些辑,都写在上面了,你帮我把它配齐吧!”
我说配齐需要时间,问她愿不愿意等?大姐抬起头,睫毛一眨,两颗豆大的泪珠从眼眶滚落,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了,我似乎听到它们砸在水泥地板上的声响!
“我家老头子不在了,临走前还给我念叨着,书还没配齐呢……我就想完成他的遗愿———你能理解吗?”听大姐哽咽着说完,我的眼眶也湿润了,张开嘴,却如鲠在喉,说不出话,只能连连点头。
我让大姐留了电话,然后用半个月的时间,跑了六家书摊一家书店,终于把大姐缺的九本书配齐了。大姐提着书向我道谢,我看到她带着满足的神情离开,我自己却笑不出来,眼泪在眼眶打转,最后又不争气地哭出声来。
3
与旧书摊上的高人打交道
决定再次摆回地摊,是2019年春节前。
当时是因为三年时间我的书店搬了三次家,从玉祥门——大雁塔——文昌门,每搬一次家,都要人力物力的折腾,实在是累了,就想找个地方稳定下来。听说兴善寺西街地方不错,政策也好,不仅摆摊免费,还给我们提供摆摊的桌子和遮阳伞,心想,这是好事啊,去吧!
来西街摆摊第二天,就碰到傅老师,傅老师是我多年前的老顾客,说是老顾客,人却十分年轻,大学期间就喜欢买书,十来年未见,他依然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小伙子,看来是读书让人年轻吧!傅老师在教育领域特别是语文教学方面成就很高,他带的学生很多都成为名校里的佼佼者。其实这些年傅老师买旧书从未间断过,有自己看的,有送学生的,由于常年买书,所以西安市卖旧书的几乎都认识他。傅老师人很随和,没有一点架子,常跟卖书人打成一片,偶尔还给指点一二,傅老师曾经给我推荐了几本书,我看完之后忍不住感叹:真乃高人也!他给我推荐的是最适合我的。
与傅老师一样高水平的顾客中,大乐是个另类,大乐人如其名,整天乐在逍遥,满腹经纶却不追求功名,风趣幽默又妙语连珠,听大乐讲话真的是一种享受。与高人打交道带给我最真实的感觉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如饮甘露,如沐春风!
这些年摆摊虽然没挣多少钱,但我积攒经验,丰富了阅历,收获了信任,最重要的是结识了良师益友,这些财富,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