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
家乡那条清水河
文/王茹辛
从老家出门向西十来米下沟,沟底有条河流常年自南向北漫过细草间的沟渠,在芦苇丛中蜿蜒而下。上世纪七十年代,村上在沟底筑起了一道水坝建成水库,水库因我们村而名油王水库。水库建成后,旱塬平湖成了渭南西塬一道灵动的风景。风和景明时,白蟒般的羊肠小道匍匐在坡崖斑驳的绿毯上倒影入湖,随风闪动着点点鳞光,令人遐思万千;风平浪静时,坡岸映入镜湖之中,虚实衬对,美轮美奂。现实中,碧波荡漾的一泓池水浇溉着油王周边几个村子的数千亩土地,滋润着塬区农人如花的笑靥。
小时候,我并不计较这条河流的名字,只是将童年撒满河岸的土地,将童谣挂上沟岔的树梢,将童趣融入库水中伴鱼嬉虾。春天百草抽绿,芦笋初发,家里的羊羔还在吃奶,下午三四点吃完饭,我们便约伴提笼同奔沟里,为奶羊割下嫩绿的小草。小羊开始吃草了,母亲便把它栓起来,让它远离老羊,挤出羊奶加热后再泡上馍,为家人补充营养,奋战“三夏”。关中的春天是个短脖子,“五一”过去,离搭镰收麦就只剩一个月了。小草、树叶得到更多的温润,一天一个模样地疯长,河边、岸上便成了孩童们的乐园。暑假,我们在微明时起床,提着笼叫上伙伴到沟里捡拾早落的柿子,下午继续放羊、割草……重复着看似单调却每每能玩出新意的游戏。渴了就在水库边寻找细小的泉涌,双手掬起一捧水,美美地吸上几口。秋天芦花飞白的沟道果实累累,火一样柿子挂满枝头,点红了沟坡。我们一边放羊一边拿着小镢头在土崖上挖些草药,卖几个碎钱贴补家用。小河很少携泥裹沙喧哗成灾,静静地流淌着,滋育着两岸的土地和人民。随着油王水库的建成,两岸村落的地下水水位得到平衡和提升,使旱塬成为宜居之地。
离家久了,每每向人说起魂牵梦绕的台塬家乡,必然会提到西沟那条已融入我血液的小河。我和她,就像小时候偶遇的玩伴,一见面不用介绍就熟悉起来,临了竟未问及对方姓甚名谁。为此我再回家乡,打问那条小河的名字,求证自己曾经的记忆。乡贤说,你再去一趟坝尾看看水流,想想黄土地上哪有这么清澈的流水?你再去她与土门河汇聚的Y字口看看,清浊自辨!至此,我恍然大悟,于是极力在不曾离开的记忆深处的某个角落搜寻着她的芳名。哦,她叫清水河!没错,就叫清水河!她与胞妹龙河汇聚,不改其流;与土门河汇成零河,泾渭分明。继而汇入渭河,一路向东。家乡的清水河,默默地奔流是你永远的姿势,无私地奉献是你始终的风采,我会永远把你挂在嘴边,让你常淌笔尖,也愿你永驻我的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