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 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20 ..
· 2023海内外河南商会会 ..
详细内容
走进第一个开眼看世界人的张骞纪念园

走进第一个开眼看世界人的张骞纪念园



  地处陕南汉江上游——汉中市城固县博望镇饶家营村,占地面积24亩,陈列面积7130平方米的张骞纪念园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前来缅怀敬念。牛年春的一天,慈狐走进了这里。通过两个小时在神圣园林的走访,听取介绍,观看展品,品读笔文,而被张骞精神所感动!  张骞是一位意志坚定,不忘使命的外交家,冒险家,他让国人对外界有了更好的认识,他是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他是打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中国第一人。

出使之因 国家重任

  公元前141年,大汉王朝已经历了60年的休养生息,国家富强,百姓无忧。16岁继位的汉武帝刘彻看似并无什么担忧。可武帝明白,西北部仍有一股不得不除的威胁。匈奴,此生必除之。

        在一次边境与匈奴的对战中,俘获一名匈奴人“甘夫”。甘夫说出“河西走廊,匈奴打败了大月氏的首领,用其首领的头颅做酒杯。大月氏遭此仇恨,因弱小无力,含恨西迁而去。”刘彻想,如果能得到大月氏的援助,灭匈奴势在必得。

        对大月氏无了解的汉朝,盲目派人去联络与投石入海,得到情报极小。可又不得不做,出使西域可能一去不返,其中艰难困苦无法想象。招募令发出之后,有一位陕南城固人叫张骞的宫廷侍卫挺身而出,接下了任务。带着与大月氏联合的任务,由匈奴人甘夫作为语言和粗略地图的向导,率领着一百多人,向西开始了未知的探索。


  路途艰辛 十年不降

  河西走廊地处甘肃,地势平坦,由于风力作用,大部分地区是戈壁沙漠,环境恶劣。张骞刚进入河西走廊时,偶尔会见一些热心的牧民,为他提供用品,解除旅行的疲惫。可随着路途的深入,食物和水的缺乏,人烟稀少,即便偶尔有人,也许是匈奴的战士,不易接近,只得隐蔽行走。  

       尽管张骞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大家多日的疲惫让人不堪忍受,也许是放弃了,也许只是累倦了。一次休息时,负责放哨的士兵并没有及时发现杀来的匈奴,当马蹄声接近耳边,一切都来不及了,他们向外跑去,可是多日缺水缺食物的疲倦身体又怎么可能跑的过马呢?不出意料,张骞一行人很快成为了匈奴的俘虏。在匈奴的大牢里,身心俱疲的张骞也许也想过放弃,一切就结束了,可是肩上的使命与爱国之心不允许他放弃,坚持,无论何时一定要把使命传达到。  

       可能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匈奴虏获张骞后却没有将他杀死?匈奴凶狠,自然不可能遵守“不斩来使”的条例,何况这也不是汉族向他们派来的使节,但是对于缺少系统文化的匈奴来说,张骞无疑是一个匈奴族所不拥有的人才。为了让自己的氏族更加强大,匈奴王单于想尽办法使张骞能为己所用,而其他的一百余人可能在路途中饿死,或是被俘虏后因没用而被杀死,知识也是一种活命的力量。    

      单于一方面为了拉拢张骞,另一方面也为了监视张骞,便给予了他一个匈奴妻子。为了防止他偷跑,将他和甘父分开,派遣他们去两个完全不可能见到面的地方去放羊。一边用利益诱惑张骞,一边试图通过同化他的生活习惯来使他屈服于匈奴人。五年后,张骞在匈奴有了儿子,他开始褪去了中原人的温婉,变得像匈奴人一样的大口吃肉喝酒,和匈奴人一样的豪爽。很多人都以为他已对匈奴产生了归属同化,就算没有,也总不会抛下妻儿,自己逃离?匈奴的监视渐渐松懈了些,可是张骞的心中,爱国之心,自己的任务却从未忘却。  

       也许只有那个匈奴女子知道,在夜晚,她的丈夫会看着使节令,会盯着东方,可是多年的夫妻生活使这个女子不忍心去告密,便在夜晚,默默的陪伴自己的丈夫。终于,张骞被匈奴俘虏的第10个年头,匈奴的警惕低到了极点,他找到一个逃跑的机会,在放牧时终于离开了这个生活10年的地方。在妻子面前,他是个丈夫;在孩子面前,他是位父亲。但首先,他是一个汉朝的使节,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而此时,刘彻也许认为那个远去的使节已经不在了。  


  终抵月氏 惨被拒绝 



  在找到逃跑机会的时候,张骞与堂邑父便策马向西行去,令人吃惊的是,他们是向西行去,而不是向东回国,在经历了长达10年的匈奴生活中,逃跑回国并不是张骞的第一想法,接着完成任务才是首要事情。为了逃跑方便,身上自然是不能带太多的行李。为了躲避追捕,和人的交流也不能太多。于是,路上缺少食物和水源,十分艰难。  

        幸亏甘夫是一名匈奴人,会射到大雁的技艺,在干粮吃完的时候,还能食大雁来充饥,在寻找大月氏的路上,不仅仅是食物的缺少。听说大月氏分裂成大月氏和小月氏之后。张骞决定寻求更强大的大月氏做为盟友,而大月氏向西迁更多,路途遥远且异常艰辛,需要通过世界第二大沙漠,无法想象张骞二人究竟是如何通过的,为了使命,为了国家,无论多么艰难的境遇,张骞都咬牙走了过来。  

        终于抵达了大月氏,大月氏的人对他们两人能穿过沙漠表示了惊讶,但是还是极为热情的款待了他们,表示汉朝的繁荣早有耳闻,大月氏极愿于汉朝交好,可是当张骞提出联合攻打匈奴时,大月氏却婉言拒绝。大月氏现在已经生活稳定,不受匈奴侵扰之祸,而且也没有去挑衅一个凶狠民族的底气。

        大月氏愿与汉交好,却不意与汉朝攻打匈奴。张骞心存不甘,一路的辛苦,在匈奴手中被困多年,这样的意志又怎么可能轻易的放弃。随后,张骞在大月氏停留了长达一年之久,只为说服大月氏首领与汉朝合作。但最后还是失败了,幸运的是,张骞也不光是无功而反,他携带了有关边塞的资料准备回国。  


再次被捕 终于归国

  在回国的路上,依旧需要经过匈奴的领地,张骞依旧小心的经过,可是不幸又发生了,匈奴再一次抓住了他,已逃过一次的人,此次应该是必死无疑。可是老单于求贤心切,还是饶了张骞一命,甚至还将其送回了他妻子的身边。 

     一年后,幸运总算是眷顾了张骞,老匈奴首领去世,年轻人的夺位大战导致地方混乱,无人关心这个汉朝来的使节,张骞找到机会,和甘夫并带上自己的妻儿逃向东方,那个魂牵梦绕的故乡回去。终于,到达了离开了13年的地方。

       13年了,在公元前126年,张骞终于归汉,一百多人,只回来了两个,刘彻早已经认为这个使节丧命途中,没想到竟然安然归来真是一大惊喜。张骞虽然没有做到说服大月氏一起联合夹击匈奴,可是却带来了汉朝更为缺少的西域的资料,带回很多以前没有食物的种子,例如我们现在吃的葡萄,核桃,哈密瓜等等,尤其是西域汗血宝马的相关信息更是使刘彻龙心大悦。刘彻对于张骞带回来的信息非常满意,为了表彰张骞的功绩,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后世史书每提到张骞,总会赞叹他的功绩。  

       张骞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一次走出丝绸之路的人,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都极为重要。张骞对国家和使命的忠贞执着,10年不降的品质,堪称民族脊梁。他在出使西域的决心和毅力使人为之惊叹!

张骞精神 熠熠生辉


  整个张骞纪念园,环境优美,古柏参天,竹影婆娑,草丛青翠,百花争艳。园林为三进四院仿汉古建群,展示西域诸国的地貌建筑,风情文化。陵园以献殿为中轴,正门甬道宽大,两侧文化长廊。张骞墓高大成覆斗形。百姓缅怀张骞,赋予石虎以神话色彩。献殿大型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凿空图"。东西展览室运用图片、文字、沙盘、拓片等展示张骞伟大的一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张骞出使西域在中西文化经济交流中的深远意义。

       据了解,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从古“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两千多年过去了,中国以张骞精神助推全新的“丝绸之路”,深度融入世界。 

        短短的两个小时的游览,慈狐被张骞"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而深深感动…美丽的汉中是张骞的故里,同时也是两汉三国历史文化发祥地,闻名全球秦岭四宝“金丝猴、熊猫、朱鹮、羚牛”,震撼世界的天坑群都在这里。张骞精神不仅是鼓舞着“一带一路”的繁荣昌盛,更是张骞故里旅游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游记/胡运森)

【作者: 】  【发表时间:2021/5/31】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