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圣哲常“以水为师”观水悟道。老子观水明悟“上善若水,利万物而有静”的天人之美;孔子观水,得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修身之理;孙子观水,领会“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的兵法之要;孟子观水,得出“观水有术,必观其澜”的治国之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更是成为历史的明训。我们当以水为师,心存敬畏,公平如水,清廉如水,低调做人。需要攻坚克难时,又要有如水一般的不疾不徐,绵绵不绝的绵劲、韧性,如此,有德有智,则可无往而不胜。
去壶口看过黄河瀑布,到贵州领略过黄果树瀑布的从天而降,那真是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拨人心弦。然而我更喜欢澄静的湖泊。丁酉年春节,两个女儿邀我与妻去杭州过年,就住在与西湖不到200米的一座豪华公寓里。除夕夜,一场细雨把个西子湖畔打扮得更加美丽清新。黎明时分,踏着晨光,漫步西湖边,看那平静的湖面,好似一面偌大的镜子,它多像一位老者,或是一位饱学之士那样成熟、沉静。观水悟道,我以为人的心性不要学习流水的波涛起伏,做人不宜太过张扬,要学习静止的水,静止的水清澈澄亮。不是有句“静水流深”的成语吗,静水,象征着平静处世,大智若愚;流深,则意味着底蕴厚重,宁静致远,博大而精深。《菜根谭》里有句话说“心体澄澈,常在明镜止水之中”。人心要像平静的湖水那般清净,才会活得自足踏实。蚯蚓可以钻到很深的地下,就是因为它卸去了所有的手脚,没有贪欲,想得少了,赤条条的,阻碍少了,就钻得深。
以水为师,不仅学习水的美德,也要学习水的智慧。水的空灵明净,可以陶冶情操,涤畅身心,让人具有安静的性格修养。国学大师梁漱溟说:人之区别于动物,是人类有智慧。智慧,可以写万本书,读百万年,也可以归结为一个字:静。要做到心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修养。遇事沉静如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语出苏洵《权书·心术》)一个人沉静到这种程度,才会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反应神速而敏捷。
内心沉静,方能低调做人。低调,是一种素养,一种睿智,更是一种高级情商。能够做到低调做人,貌似隐忍,看似平凡,实际却是真正的强大。《道德经》有云:“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做人不要追名逐利,不追一时长短,尽心做好自己的事即可。一个人不管有多优秀,都要学会审时度势,低调做人。《菜根谭》里有句话:鹰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一定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菜根谭》里还有句话:“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为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为王”。其内涵堪为做人处世之精典。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我们也应以水为师。“君子之交淡如水”“一片冰心在玉壶”,说的是淡定豁达的生活态度,它如水一般清澈,如水一般坚定,不因名利,不因富贵。与人交往,如水一般简约和谐,不需要铜臭搅浑它,一杯清茶足也。庄子曰:“不为冠冕而肆志,不为穷约而趋俗”,说的也是这般意思。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向水讨教,因为上善若水,它利万物而不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低调,不仅是姿态,还是胸怀,要像澄静的湖水那般谦卑,心怀敬畏。敬畏什么呢?敬畏就是生活本身。残酷是生活,美好也是生活。像季节,冬天来了会寒风刺骨,而春天一到,又会花香弥漫。有了这样的敬畏和信仰,才会不慌不忙,平心静气,温柔敦厚地看季节更替。
怀一颗孔子的心,染一身庄子气,观水悟道,高下皆宜,以一颗敬畏之初心来面对我们所生活和栖身的世界,守住做人的底线,像一朵花一样美丽,像一只蚂蚁一样勤劳,活出情怀,活出人格,既如君子般自强坦荡,又似隐士般自在逍遥,如此,日子就能演绎成一门生活化的艺术,一路前行的风景,更是值得期待!
辛丑年秋于老屋书斋
作者简介
秦岳峰,陕西省华阴市人,国家一级法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出版有个人文集《流年心影》、散文集《乡村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