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 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20 ..
· 2023海内外河南商会会 ..
详细内容
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

                                    秦岳峰


一九四二年三月二十五日,我出生在陕西关中东部的一个小山村,叫丁家沟。这里三面临沟,一面临坡,大部耕地都在坡地上,一遇天旱就闹粮荒,因而我的童年是在贫穷与饥饿中度过的。

    父亲弟兄两个,在我两三岁的时候,就把我过继给了爹。继母是个哑巴,不会说话,成天吱吱哑哑比划着和人交流。爹爹淳厚老实,是个木匠,成天在外给人干木工活。我的幼年实际上是在奶奶的管护下度过的。奶奶俭朴和善,话不多,成天笑吟吟的。每当我哭着给爹要钱要不下的时候,总是偷偷的给我塞上点零钱。看我面黄肌瘦,就从鸡窝里掏出一个鸡蛋用铁勺给我炒着吃,我童年时的最高消费是相当于现在五角钱一包的水果糖,一年到头,只有在过年那几天才能吃上白馍和肉,苞谷面馍和黑窝窝头是其经常的主食。

     那时的乡村没有什么好玩的,孩子们除了玩泥巴就是拿着树枝条撵着“打仗”,再不就是在麦草堆后面比谁尿的高。冬天的晚上,大人们在巷当中那棵老槐树下生一大堆火,諞闲骂仗,无聊地打发那漫漫长夜。火烤烟熏,碎娃们用小手抹着泪,弄的满脸的黑,一边傻笑着全神贯注地听大人讲鬼故事,一边仰着头看那枝桠间的满天星星,听到害怕处就狼哭鬼嚎般地往回跑。

小时候,我最喜欢跟着奶奶、爹爹赶会,那些名目繁多的“观音庙会”,“上九会”,“赛女婿会”......因为逢会必唱戏,人多,看不见,爹爹就把我架到他脖子上,我专注地看那坐在戏台角那拉胡胡的(板胡)戴副墨镜,嘴角叼根烟,一只腿搭在另一只腿上,悬在空中的那只脚有节奏地上下点着,并不时往台下扫视,碰着熟悉的目光,便用得意的笑脸打招呼,遇到有的角儿唱错了,拉胡胡的就用眼睛瞪,那唱错戏的演员便伸舌头,扮鬼脸。回到家里,我给妈妈说:“那唱戏拉胡胡的可神气了,我长大学拉胡胡。”父亲在一旁沉着个脸:“龟兹,戏子,那都是下九流,长大好好念书,干公家的事才有出息。”那时年幼无知,听不懂父亲的话,仍用高粱杆、葫芦、小竹子做了一个“胡胡”玩具,装模做样地学拉,嘴里还“咕咕咕”地学着拉板胡的声音。

乡村的晚上,风轻月明,我们一帮男娃、女娃,在村当中那个丁家空院子“演戏”,打仗没有杆子,就从村外沟边折端直的桐树枝,叫爹爹用木工工具整好,在杆子一头再扎一点红头绳,就算是唱戏的兵器了,没有乐器,就用嘴胡乱“噔噔”。一次,我叫隔壁女娃云给另一个男娃在戏里当娘子,云不愿意,气跑了,“戏”也演不成了。

大约在一九四九年麦收后,我上了村上的一所小学。老师穿着长袍短褂,手里老拿块木板子,谁要是背不过书,就要挨板子。有时写字握不紧毛笔,老师从身后猛地抽笔,如果被抽走,弄一手墨不说,还要挨板子。幼时的我还算聪明,为学习上的事没有挨过板子。但有一次,因闹校的事挨过一次板子。那天老师不在,我和其他同学把老师厨房里的风匣拐子抽出来当拐杖,把老师蒸馍的笼顶在头上,把老师和好的面捏成驴的那个东西,有的拿着刀,有的拿着勺,排着队,满院转,大呼小叫,简直弄翻了天。第二天早上,因一位同学告密,全校学生列队每人挨了一个板子。轮到我时老师要打两下,说是我带的头,我哭着指着那位告密的同学说是他叫弄的,结果老师打了那位告密的同学两个板子,其他同学立马幸灾乐祸地叫着,嚷着。

记得儿时放学归来,特别是在冬天,母亲总会在灶膛里或是在炉子上给我烤好两个苞谷面馍,焦黄焦黄的,夹上油辣子,美美地咬上一大口,辣子油会从嘴角流出,那味道,真是世界上任何美味佳肴都无法比拟的。

寒气袭人的早晨,头都不敢伸出被窝,是母亲抱上我的棉裤棉袄到灶房或是炉子上烘热后才让我穿。每每忆起母亲为我烘热棉衣一幕,就愈是想念我那不会说话的母亲。她出身于县城边一户富裕人家,因生理残疾才下嫁到我们这僻乡穷家。她虽是哑巴,但干净利索,懂礼貌,明事理,一天到头总是笑吟吟的。她那瘦小的身体,呵护我走在艰难的人生路上!

记得刚解放的那一年,柿子红了的时候,村上来了位姓潘的“工作组”,(即驻村干部,当时农民把政府派来的人叫工作组),住在我家,我好奇地看人家早上刷牙,满嘴白沫,又好奇地看那潘工作组把鸡蛋小头那边用筷子头戳一个小口,然后吸着吃生鸡蛋。轮到“工作组”在我家吃派饭时,我可高兴啦。因为只要管工作组饭,家里肯定做好吃的。我那不会说话的母亲做得一手好茶饭,干面条,烙饼,炒鸡蛋……一次在我家吃饭时,,潘工作组摸着我的头说:“小家伙,长大干啥?”我撇了一下脑袋:“当工作组!”“哈哈!…….

儿时的记忆是甜蜜的,在那没有任何污染的年代,乡村的自然美景给我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那涧河旁白花花的石头,清澈的小溪,绿茵茵的草坪,雨后的彩虹,孩儿们活泼的身影,跳跃在蓝天白云下,抓蚂蚱,逮蛐蛐……乡野的自然美在我苦涩的童年抹下了五彩斑斓的一笔!

幼时除了上学,还要给牲口割草。村西鬼沟子,北沟老竹园,南岭上的柿树林……哪儿有马蜂窝,哪儿有鸟窝,河面上有几块过河石,哪儿草嫩、草深,是我儿时要背熟的另一本书。一双小手常常被枣刺划得满是血印。草割够了,小朋友们就扭在一起打闹,要不,就脱了裤子光着小屁股抓虱子。

最难忘是那年我和二弟差点被狼吃掉的惊险一幕。那年我五六岁,弟弟三岁,父亲在沟北西瓜地里给西瓜苗培土,我和弟弟在南边一个土埝下的小柿树底下玩,这时一只大灰狼正从南边向我和弟弟靠近,多亏父亲看见,提着瓜铲赶走了大灰狼,我和弟弟吓得抱在一起哭。

    记不清那一年,我得了头疼病,疼起来就满地滚。奶奶就叫人请了位法师一类的人为我收魂。那人装了一碗沙,用一块红布包着,点着了黄裱纸,在我头上绕过来,绕过去,还哼哼唧唧叫着我的名字。不知怎的,打那以后竟再没有头疼过。

    不知是一九五一年还是一九五二年,我还到县城的笫二完全小学上了一年学,爹爹叫我在一个店主叫四怪的面馆吃饭。有一次,放学后,我兴冲冲跑去吃饭,店主说:“你爹在这放的钱完了,不能吃。”我只好饿着肚子步行五里多路到家里吃饭。其后到孟塬迪家小学上学。学校只供开水,自已背镆吃。家里没有细粮,只能吃包谷面镆。特别到冬天,馍冻的硬帮帮的,掰开都是冰茬,用开水冲两次才能吃,可是有时开水都供不上,根本吃不到青菜。由于营养不良,少时的我个很小,老是鼻泡眼肿的。

  一九五六年七月,我以名列第一的成绩被保送到华阴县孟塬初级中学上学,贫穷饥饿酿就的苦涩童年替代了本该是幸福快乐的金色年华。

作者简介

   秦岳峰,原国家一级法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著有个人文集《流年心影》,散文集《乡村印记》。

【作者: 】  【发表时间:2021/11/3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