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 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20 ..
· 2023海内外河南商会会 ..
详细内容
远逝的方山拉花戏



                         远逝的方山拉花戏  

                                                      (王  渭


近日,在朋友举办的一次家庭文化雅集活动中,华阴民间老艺人郭中智先生演唱的一段方山拉花戏《夫妻观灯》,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郭中智先生今年已有82岁高龄,先前居住在华阴市敷水镇(今罗敷镇)的方山村。方山村位于秦岭山内,距峪口约5公里。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家从山中迁出,落户到台头村。台头村是华阴市西部的一个大村子,全村有3000多口人,老郭是村里有名的文化人,他平时喜欢民间文化和戏曲表演。虽然年事已高,但他思维敏捷,平时还在村里及周边主持红白喜事,担当司仪。


据郭中智先生介绍,方山拉花源于湖北和陕南一带的花鼓戏。传说在清(1877年)湖北郧阳遭受水灾,大批灾民进入陕南的安康、汉中和商洛地区,花鼓戏也进而传入关中地区。后与各地山歌调子融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一个定型的地方小剧种。


《华阴县志》证实了这一说法,《华阴县志》记载,拉花戏只流传于方山峪里,方山居民称其“花鼓”,亦叫“花鼓子”。约在150年前,湖北、陕南等地的逃荒者在方山峪落户,带来了当地的民间小调和花鼓戏。方山拉花这种民间小戏的传统唱腔音乐结构形式单一,对舞台的要求也很随便,音乐曲调流畅优美,流传历史年代久远,在戏曲音乐发展演变历史的研究中具有“活化石”的作用。


另一说法是,清光绪三年,湖北郧阳遭受水灾,许多灾民通过打花鼓卖唱的形式到处漂泊,靠“化谷物”维持生计,人们将其所唱之调叫“化谷调”,以后逐渐衍称“花鼓调”。“化谷调”传至商洛后,与当地流行的山歌、小调融合,流入关中后,兼收华阴秧歌、迷胡小调,最终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并有动听、朴实之风格的民间拉花戏。


拉花戏内容多反映当地人民的劳动与爱情生活,它的曲调旋律有70多种,类似但不同于华阴迷胡的曲调。曲式结构多有对偶句式结构,唱腔丰富多样,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随着时间的推移,拉花戏增加了北方人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语言突出本土地方特色,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方山拉花戏主要流传于华阴西乡罗敷方山峪及周边几个村子,慢慢地融入了华阴迷胡的特色元素,与地域文化结合而成,台上台下互动,颇具生活情趣,被当地群众所接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方山村的民间艺人田世信演唱拉花最为有名,在农闲时间他教群众学唱拉花戏,还排练了《天平山》《蓝桥会》等本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方山村还成立了“民乐剧社”,村上的袁平银、艾光华、艾光辉等民间艺人还自备服装,带妆表演。当时的拉花戏演出也很简单,没有文武乐队,只有鼓和锣等几样乐器。为了解决演出没有戏衣的问题,艾光华就组织群众捐款购买戏衣戏箱。后来艺人姜海清、杨作成等人还自费为“民乐剧社”购买了戏衣,“民乐剧团”经常到方山峪以西的华县小敷峪、沟峪内的山村演出。1955年,拉花戏《夫妻观灯》还到渭南参加民间文艺汇演获得了二等奖。后来,华阴县文化馆的杨甫勋还对拉花戏进行了录音,整理了曲谱。方山拉花戏《来锤吃面》这场戏中还融入了杂技魔术的艺术特色。主人公将一碗用白纸剪成细条的“面”吃下去,因为吃得急被噎住了,只好将“面”从嘴里吐出来,“面”还必须是一整条的,中间不能断,还要在身上缠几匝。因此,演员必须有过硬的艺术表演水平。


方山拉花戏主要剧目有《夫妻观灯》《卖货郎》《同台送子》《槐荫媒》《婆媳记》《小喜接妹》以及《十个王》《十杯酒》《十探妹》以十字开头的剧目等。


者见到了罗敷镇托西村的艾正权,他今年76岁,是方山拉花戏老艺人艾光华的儿子,也是拉花戏的爱好者。据艾正权回忆,1949年前,由于方山村地处山里,群众也都没有文化,唱拉花只能是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教唱,那时候山里的群众也没有其他文化活动,只能以唱拉花戏为乐,也没铜器和丝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慢慢地购置了小鼓、钩锣、手锣、扇子(钹)和三弦、板胡、笛子的鼓乐器,并从华县柳枝镇黄安村一位姓方的老艺人进山给戏曲爱好者教板胡。为了能够在晚上演出,还购买了汽灯,遗憾的是买回来后没人会使用。


《华阴市志》(1991—2005)记载,拉花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演唱活动十分活跃,还经常走出山外,到渭南、华县、大荔等邻县演出。上世纪六十年代后,由于流行文化的冲击,方山拉花戏一度曾停演几十年,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方山拉花戏才慢慢地萌发出“新芽”。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兴的文化娱乐方式的强大冲击,在西北五省广为传唱的秦腔以及华阴老腔、华阴迷胡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方山拉花戏还停留在少数民间艺人自娱自乐的活动演唱中。


方山拉花这种稀有的民间戏曲文化由于后继无人,慢慢地走向衰微。随着一些老艺人的相继离世,该剧种更是缺乏传人,濒临灭绝。现在会唱方山拉花戏的只有84岁的陈友银、71岁的李治权和艾正权、郭中智等几位民间老艺人了。



【作者简介】

王渭,华阴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喜欢文学和摄影。有新闻、文学和摄影作品刊发于中、省、市报刊媒体和网络平台。


【作者: 】  【发表时间:2022/6/3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