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机制建设,筑牢工作基础
办理陕西省首例盗掘古文化遗址领域行刑反向衔接案件,并以此为契机,与临渭区文化和旅游局会签《关于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工作实施办法》的行刑衔接机制,确保文物保护领域违法案件双向流转;与区文旅局完善执法协作,明确具体责任部门,细化接收、启动、反馈等执法办案流程,进一步提升综合执法履职能力。该案例入选2024年陕西省检察院行政检察工作情况案例交流。
聚焦服务大局,开展专项活动
聚焦主责主业,严格按照最高检和省、市检察院安排部署,持续开展“检护民生”“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因地制宜开展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特色“小专项”活动、“环保领域”非诉执行监督特色“小专项”活动,常态化开展“土地执法查处领域非诉执行监督”等。围绕专项活动,贯彻“穿透式”办案理念,对相关行政机关进行执法监督,共发现线索21件,提出非诉执行监督类检察建议9件、纠正违法检察建议6件,行政审违类检察建议6件,其中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类案监督类检察建议2件、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2件,均得到采纳并整改纠正,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同时为进一步做优专项,实地走访、“送法进企”、提供法律咨询,摸排涉企、涉民生线索,依托12309检察服务热线打通检察机关与企业司法诉求对接,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困境;为维护军人合法权益,2次前往临渭区人民武装部、武警陕西省总队渭南支队进行“送法进军营”。
“公开听证+释法说理”搭建沟通平台,促进行政争议解决
坚持依法全面规范开展调查核实工作,对疑难复杂、矛盾尖锐的行政争议案件及时组织公开听证、进行释法说理。该院办理的一起涉征地拆迁申请监督案,案件经过市、省法院多次审理,当事人对处理结果仍有异议。包案领导主管副检察长带领承办检察官3次走访管委会和街道办调查了解实际情况,2次召开专题工作会研判案件,研究制定化解预案,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资深律师等参与听证,通过释法说理使申请人认识到其起诉属于重复起诉,法院不予受理裁定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引导其通过民事途径先行解决拆迁房屋权属争议,再解决拆迁补偿问题,最终该案申请人认可此方案,撤回监督申请,释“法结”解“心结”化“事结”。
畅通数据资源,数字检察赋能
转变办案模式,以检察大数据助推行政检察新动力,结合省检察院《快递行业无证驾驶法律监督模型》,依托模型方式思路、学习运用大数据模型办案,通过调取相关数据,碰撞筛查出线索11条,拟向相关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进行整改,护航民生安全。
推进反向衔接,增强共治合力
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推进刑行双向衔接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 构建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制度的意见》。共梳理不起诉案件71件75人;接受、审查移送反向衔接线索71条,根据移送线索受理监督案件40件,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意见35件。公开宣告送达检察意见书并与公安机关就检公双方行刑反向衔接进行研讨交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列席,确保“刑事司法+行政执法”无缝衔接,做好不起诉后半篇文章,织密轻罪治理责任网,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加强普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2024年7月9日,渭南市人民检察院、临渭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开展以“行政检察与民同行,助力法治中国建设”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立足行政检察工作职能,聚焦社保、住房、养老等民生热点话题,围绕就业、食药、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等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问题,采取悬挂宣传横幅、展示行政检察展板、发放普法资料、讲解法律知识、现场答疑解惑等多种形式向过往群众宣传介绍行政检察工作在依法维护民生民利中的职能作用,促使行政检察真正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惠及群众,鼓励人民群众遇到相关问题时及时向检察机关寻求帮助,引导群众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正确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纠纷,自觉做到知法、守法、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