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油簸箕、油笸箩:华阴市即将消亡的古老技艺
(秦 腔)
“南风吹麦子黄,社员夏收忙又忙……”儿童时每到夏季麦子泛黄时就吟唱这首旋律轻快的歌曲,用歌声迎接热火朝天的龙口夺食大战----夏收。其实夏收全是大人的事,小孩子只是图个热闹。那个年代农村娃没有娱乐场所,放学后或假日里除了玩就在巷道中观看小手艺人的工作,倒也是津津有味乐在其中。那时每到麦子泛黄时村中会来老油油簸箕、笸箩的老油技艺人,他们一进巷道就吆喝:“油笸箩!油簸箕!…”听到吆喝妇女小孩就围上来有的人直接就把家中需上油的物件拿着,说好价后油匠们就支起小锅称好老油放进锅中,等油烧开后就开始上油,这时的孩子最开心,争捡地上冷却后的油点捏小鸟、小狗什么的玩,惹得大人一通骂,因为老油粘到手上几天都洗不掉。如今笔者已过花甲之年,但回想起来仍觉趣味无限。
说到老油至今在华阴市已有三百四十多年的发展史,追溯寻源与明朝洪武年大移民有关。明洪武年间有两户20多人的卫姓移民离开山西老槐树落户到华阴县创建了坡上村,新到一地心情上的凄凉,生活上的窘迫,以及举目生疏就可想而知了。为了生活这两户卫姓人想尽千方百计种地赚钱,其中一人会制作老油,这是一种防腐防水的重油,用桐油、棉花籽油、蓖蔴油、白灰、铁锈粉等十余种材料熬制而成,可以油竹器、柳条器具和家具,有防水、防腐和加固功能。此油属重油能覆盖任何油漆,其颜色为楠木黑,厚重耐看,尤其是北方人浇地吊水的竹编桞罐,(这是一种尖底大口水罐能盛两桶水)虽是竹编可上了老油后滴水不漏又经久耐用。
农闲时卫氏家中的男人就挑起老油担子走村穿巷去油农具和家具,人们接触老油后发现老油有其它油替代不了的功用,老油冷却时形如稠泥热沸后又稀如清油,刷到竹制品、柳条制品上晾干后黑中泛红好似抛光了的楠木,其质又硬如钢铁好像给物品加了钢筋铁箍既牢固又不变其本形。用老油油过的笸箩、簸箕结实耐用又防水,上了老油的食箩、马蹄笼、手推车、针线笸箩、竹编油篓、酱坊醋坊酒坊的竹缸盖、木粮斗、竹粮囤美观大气又耐用,很快就被农民们接受,悄然成为一项家家都不可缺少的服务。黄河、渭河上的渡船、丧葬用的棺材、浇地用的木水槽、竹席、竹枕上了老油后既美观耐用又上了档次,大户人家的大门、马车、婚嫁用品也讲究上老油,慢慢的老油便成为人们生活必须和一种时尚,卫氏族人也从中获利丰厚。从生活实践中卫氏族人深知老油是门好手艺,立下族规传男不传女,凡卫氏族中的男人个个必学,只要学会此门手艺家境必定殷实。虽然老油手艺是卫氏家族一门赚钱好手艺,可熬制老油的关键技术始终由族长和族中德智具佳的几个人掌握,其它人只会上油,老油成为卫氏家族秘不外传的致富技艺代代相传,具有无尽的神秘和传奇。
坡上村是卫氏家族创建的村庄,村中95%的村民都姓卫。随着无尽的日岀日落春去冬来,卫氏家族繁衍生息不断壮大,老油技艺也逐步完善、精益求精,在历史长河中灿放出绚丽花朵,卫氏家族由初到华阴时的两户衍变为十户、百户、数百户。老油匠人从几人发展到几十人、百人、数百人,三百多年来老油和老油匠人已形成坡上村卫氏家族一项稳固产业。老油匠人出门行商就近揽活时一般都是各自独行,一人一副挑担当日返回,去稍远处就带油多点三五天返回。岀远门时一月、四十天方能返回,匠人们会推上手推车两三人结伴,以便在外互相照应,老油匠人出门不带干粮和被褥吃百家饭住百家屋。解放前坡上村最有名技术最好的要数卫昭广、卫木胜、卫祥玲、卫友田、卫皎龙、卫合伙、卫耐实、卫照池、卫喜田、卫拴牢、卫忠条、卫良田这几个。他们行商足迹从华阴拓展到周边各县,南至商洛,东至潼关,以及山西、河南与华阴相邻的县;西至西安周边各县;北至大荔、澄城、合阳、白水、蒲城、富平、韩城。有的匠人会走的更远,每到一村一地都深受农户们欢迎。由于老油是烧沸后使用所以老油工作只能在夏秋天热时操作,冬天和刚开春天冷时匠人是不出门的。
新中国成立后老油和油匠涣发出当家做主人的新风彩,年轻匠人骑上了自行车快捷方便每天可走更多路做更多活。人民公社化后老油匠人基本上都骑自行车行商揽活,文革前坡上村有付业队,付业队由技艺娴熟的卫喜田、卫家熊、卫拴旺专职熬老油,老油熬好后给匠人们统一分发,老油油器具自古以来都是按油收费,当时一斤油2.5元卖三斤油算一个劳动日记十分工。
一个好的老油匠人必须掌握全面的油匠技术,要会上油、会修理器具、会为新器具包边、更重要的是守行规诚实做事,油不好不用,未修好不收费,未油好要重油。坡上村共七个生产小队,每个小队都有付业小组,最鼎盛时坡上村每天就有一百多人出门进行老油工作,华县、潼关、大荔及周边各县醋坊、酒坊、酱园的缸盖全包在付业队手中。老油和坡上村人在几百年生息中结下了不解之缘,卫氏族人传承了老油,老油富裕了卫氏族人,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坡上村卫氏族人凭借老油手艺求得了温饱。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后村中的付业队解散,精于熬制老油的卫拴旺继续熬老油,除自己揽活用外还批发给其它老油匠人。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新时代的快速发展,许多陈旧生产生活工具及用品逐渐退岀了人们的生活,古老的老油也失去昔日的辉煌,现在坡上村卫氏家族已发展到500多户2000多人,可是会老油技艺的仅剩卫拴旺(72岁)、卫科建(63岁)二人。卫拴旺生于1947年今年72岁,18岁时拜本族卫昭广为师,卫昭广当时在村中是技术最精最全的老油匠,师傅善教徒弟好学,不几年卫拴旺就学会熬油、上油、修理全部技艺成为一名熟练的老油匠人,独自开始了走村穿巷的油匠生涯,靠着这门手艺卫拴旺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卫科建生于1956年今年63岁,和卫拴旺虽不同龄但二人性情相近很投缘,20岁时拜卫拴旺为师从事老油职业,卫科建属性情中人,生就豪爽性格,从拜师那一天就钟情于老油这一古老行当,他从师傅那里学到老油工作全部技艺,和老油结下不解之缘,几十年里虽然也干过其它事,但他心中一直牵挂着老油这个行当,每到老油季节他都骑上摩拖车走街穿巷油簸箕、笸箩。他传承着古老技艺,古老的技艺也滋润了他的生活,生活经历验证了最初学艺时师傅讲的话:“艺不压人,学门手艺不挨饿,学会老油不受穷。”如今卫科建带上老油每出去一天都会有300元左右的收入,现在条件好了他揽活油簸箕不仅仅为了挣钱,主要是为了传承守护这门手艺,做好老油技艺的最后守护人。
日前记者专访了卫拴旺卫科建师徒俩,72岁的卫拴旺满面岁月苍桑但精神头很好,63岁的卫科建听说采访老油技艺显得很兴奋。说到老油卫拴旺好像年轻了几十岁,如数家珍般地说起了老油。他对记者讲:“老油是卫氏老祖宗留下来的传家宝,帮了我们卫氏家族几百年,我们凭借这老油度过一个又一个灾荒年,盖起了一栋又一栋宅院,我们卫氏家族繁衍立业逐步壮大离不开老油。如今坡上村卫氏后裔已壮大到500多户2000多人,卫氏后裔上名牌大学在外创业者遍及全国各地,有的还走岀国门,这其中也有老油一份功劳。”说到老油的制作和工匠技艺时卫拴旺讲:“老油是老先人留下的宝啊,一代接一代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载全凭心记,传授熬油技术首先要选好人,心术不正有瞎毛病者不传;不孝敬老人以强欺弱者不传;贪财无信义者不传;心不慈善者不传;老辈人严守家规才能将老油传承了300多年。熬制老油技术性强,桐油、棉花籽油、蓖蔴油这三种主料一定要选上好的,必须纯天然无任何添加剂,其余白石灰、铁锈粉、硫酸等副料也都要求严格,一种料岀问题全锅报废。在熬制过程中对火功要求十分苛刻,操作全凭经验。解放前用做饭的桶子锅熬,一锅可熬50市斤,人民公社后付业队改为大杀猪锅,一锅可熬200市斤,熬制时从点火开始48小时人不离锅锅不离人,稍有疏忽就可能全锅报废。”卫拴旺、卫科建都有几十年的经验,但都经历过着火和报废事故。熬成的老油也分上中下三个等级,最好的油油出来的器具黑中透红是标准的楠木色,纯黑的在熬制时火功过于老,虽然也坚固但色相不好看,红色太重的属火功太嫩,过老和过于嫩的老油油岀来的器物从实用上讲其质量相差不大,外行也不太明白,但老油技师们都很看重,都有崇尚优质油品的追求。
在上油和修理器具技艺方面卫科建讲:“这既是技术活也是良心活,给人维修时讲究精中求精,不论钱多少都得把活做好,遇到家境不好的少收钱甚至不收钱,手艺人爱听好话,说几句好话就心满意足了。做老油活最注重名声,匠人们做每一个活都视为自已的一次艺术创作,尽心做好让每个人打心底里说好。自古以来老油人从不作广告宣传,我们油岀的每件物品都是艺术品,老油艺术品就是最好的宣传,所以我们走进一村只要做一件活就敢保证全村的活全包下了。…”说到这里师徒二人忍不住开怀大笑,脸上充满了幸福感。然而当记者问到老油的传承时师徒二人脸上流露岀无耐和凄凉,沈默一会后卫拴旺说:“好手艺啊,现在后继无人了,现在活少了、年轻人看不上这手艺,嫌这手艺土气、不时尚,在我们手里消亡了咋对得起卫氏老先人呵!”
本人从事新闻工作四十余年,在陕南、陕北、宝鸡采访过多次,走遍了陕西108个县市没有看到有老油,中国的南方也无老油,南方人防水防腐用的是桐油,老油应该是渭南地区华阴市一项独门绝技。结束采访后记者的心情久久难平,老油技艺是卫氏族人在几百年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的一门古老技艺和文化,其中渗透了人民群众热爱生活、挑战大自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和心血汗水。多好的手艺啊,消亡了可惜啊。期望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挖掘挽救老油,让这门古老技艺传承下去。 (2018年6月15日下午)
[作者:秦福长、笔名秦腔,现任国际日报中国西部特派记者、丝路情韵中国网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