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巍峨浩然的华山脚下,有一座烈士陵园。在这里,一位退役军人四十一年如一日,守护着烈士陵园,守护着一名战争幸存者对已故战友的感恩和对生命的敬畏,守护着华山脚下的红色基因。他就是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陕西省道德模范、华山烈士陵园义务守陵人张顺京。
时间的指针拨回1979年。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张顺京的很多战友都牺牲了。张顺京自己,也被一枚炮弹击中,倒在血泊中昏死过去。直到战友发现混在尸体中的张顺京还有一点脉搏,这才把他从死人堆里救了出来。张顺京住院241天,做了6次手术。命算是保住了,可是却终身残疾,一小块弹片永远地留在了他的大脑里,造成他左侧偏瘫,一级伤残。那一年,这名叫张顺京的小战士,只有21岁,是一名刚入伍一年的新兵。
结束治疗,张顺京来到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进行休养。说是休养,张顺京也没闲着,拖着他行动不便的腿在收发室帮忙,发发报纸,送送信件。在一次散步的时候,张顺京看到了荒草丛生的烈士陵园,一瞬间他想到了硝烟四起的战场,想到了自己牺牲的战友,更想到了被战友从战场上救下来的自己……
“我要为他们守墓!”张顺京毅然选择了这条不被别人理解的路。1982年,华山脚下的烈士陵园,来了一个身高一米九、走路一瘸一拐的伤残军人。他把家也安在这里,他守着他的“小家”,也守着他那些战友的“大家”,更守护着一名老兵对革命烈士的深沉敬意。
烈士陵园大门坐西朝东,大门正中悬挂着“烈士陵园”四字匾额,两侧的墙壁木板上书写着“先烈业绩耀千古,浩然正气壮华岳”几个大字。陵园内建有一栋三层砖混结构的天福堂,正下方的牌匾亦刻有“革命先烈 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每逢清明,是张顺京最为繁忙的时刻。
清晨,前来祭奠先烈的人们陆陆续续到访。有学生,有农民,有工人,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年轻的妈妈带着刚刚学步的孩子,有风华正茂的大学生。
人们扫墓,敬献花圈,默哀。当默哀的钟声停下的那一刻,张顺京便为在场来吊唁的人们讲述英烈们的故事,揭开一段段被尘封已久的革命故事。
“王银生从小在华山采药,他带领7名解放军从一条小路上山夺取北峰,才有了智取华山的故事。智取华山一役是我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宋占中烈士牺牲时只有十七岁,他是为了抢救战友生命而牺牲的”
“王天锡烈士生前是骑兵大队长,苦练骑马作战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骑兵作战经验。”
为了讲好英雄故事,张顺京查阅文献资料,找老革命了解情况。这些英雄们在张顺京的努力下,从尘封的历史深处走来,逐渐变得清晰、变得高大、变得鲜活。或许他们的墓碑上只留下了简单的姓名和生卒年月,但他们为革命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的那些历经岁月却依然滚烫的精神,在张顺京的努力下,被知晓和传承。
烈士陵园在张顺京的努力下,变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顺京不但在烈士陵园里讲,也被邀请去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里讲。高强度的引导和讲解工作对张顺京这样一个身体不便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张顺京却说:“学生来的时候,我站在前面讲,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再苦再累我也高兴,我把红色基因传给他们。”
烈士陵园里,两棵笔直的松柏高大挺拔。这是张顺京初到陵园时和妻子一起亲手种下的。两棵松柏像张顺京一样,为长眠于此的革命烈士遮风挡雨,也见证了张顺京41年来的深情奉献。1997年,华阴市把烈士陵园定为“华阴市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2014年,被华阴市定为首个“国家烈士纪念日”纪念场所;2020年,被共青团渭南市委命名为“渭南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被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命名为“渭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着张顺京的事迹被更多人知晓,烈士陵园也成为革命教育基地,在这里有更多的人了解革命故事,更多的孩子传承红色基因。比起他自己的荣誉,这些更让张顺京欣慰。张顺京要让他守护的这些英雄,成为红色历史的一段引言,让人们通过这些英雄的故事来阅读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来理解那些从容无悔的精神,来传承那些坚定耀眼的信仰。
华山脚下,一座座朴素的丰碑,记载了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长眠于翠柏间的烈魂,谱写了天地之间的英勇气节。张顺京总是说:“党和国家没有忘记这些牺牲的战友,我们都不会忘记。我要坚持把这些英雄的故事讲下去,把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