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习近平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今日华山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今日华山
余音绕梁 带你聆听陕西五座古戏楼

乐楼,又叫戏台,是中国传统戏曲的演戏使用的建筑。中国戏曲也可称为“戏楼文化”。戏楼形态各异,形成了传统戏曲演出空间,是中国民族特有的戏剧观演场所。陕西境内也有许多韵味十足的戏楼,今天就让小编带着大家去看看我们陕西有哪些独有的乐楼。



一、澄城城隍庙乐楼

澄城城隍庙乐楼在澄城县城西街南侧城隍庙山门处,坐北向南。原来又叫城隍庙神楼。城隍是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创建于唐贞元年间,明万历年间整修重建,更名乐楼,始为今貌。石柱石础等部分构件仍为唐时原物。明清以来屡经修葺,则呈现出了明代风格。最后一次修缮为1980年10月到1981年10月。

 

 

这个乐楼由三部分组成,中间乐楼为主体建筑,两边为钟鼓楼。乐楼系通柱式木架结构,由前檐两边石柱四根,木柱两根,后檐木柱四根,中平柱两排各两根,两边石制山柱各六根撑起梁架,均用素覆盆式柱础。上部为重檐三滴水歇山顶,琉璃筒瓦覆盖,釉彩牡丹置脊,龙头兽吻高翘两端。顶部两边有琉璃山花,垂鱼县空,一肠上部悬置斗八藻井,水粉彩绘一新。楼上层四面枋上承有三踩双昂斗拱五辅作,中殿四面承置两踩双昂斗拱五辅作,一层为一踩斗拱六辅作,枋内均为卷头。各层四角角梁远出,与垂柱及角拱相接,翘起角檐。一、二两层四周建有廊房,中间为乐庭。系奏乐演戏酬神之所。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主楼东侧有楼梯,有人可以登楼观望,远山近景一目了然。楼顶样式为琉璃重檐三滴水歇山顶,飞檐斗拱,四挑角挂铃。东西二楼为方形亭式楼阁,各用14根柱子架梁叠木建成,楼顶样式为琉璃二重檐十字歇山顶,飞檐斗拱,四挑角挂铃。三座楼顶屋面山花均用琉璃瓦、龙、凤、套角兽和武士俑等琉璃配件装饰而成。同时,乐楼内还保存陈列着唐代陀罗尼经幢、金代大钟和一些重要碑石,深受中外游客赞赏。城隍庙乐楼规模宏大,构造精巧,风格独特,图像逼真,艺术超群,她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传统,又具有地方艺术特色。特别是1999年国家投入巨资对古建筑进行了油漆彩绘,使这一古老建筑更加光彩夺目。乐楼已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远近闻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具有相当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其中还有:元代大醮盆、明代大铁灯、清代振威将军石生玉墓志铭、辛亥革命纪念碑、冯玉祥将军施政碑等碑石、墓志都有一定历史的文物价值,深受中外游客及广大观众赞赏。天下名楼很多,而澄城的乐楼还是独树一帜。

 

 

二、东岳庙岱祠乐楼

岱祠乐楼又叫岱祠岑楼,它位于大荔县东的东岳行祠内。坐北向南。乐楼系台基式建筑,通柱式木架结构。通体高十米,台基为长方形,四周筑以矮墙,南面基沿正中修有门楼。

 

 

 

在北宋年间,曾经有古人题诗云:“岱祠灵结芮城胎,宋代岑楼势壮哉”,岱祠为东岳庙的别称,岑是小而高的意思。据清代《朝邑县后志》所载:“东岳行祠,一名崇佑观,宋政和八年敕建,有碑记祠”。明代曾有重修,现存建筑多系明代建筑风格。具体重修年月不详,只有清《重修东岳庙记》云:“东岳庙不知建自何代,重修于唐,敕建于宋,再扩于明”。近从祠内发现清镌刻石碑一通,上载此时祠内建筑仍有“寝殿、座殿、献殿、长阁、香亭、牌坊、舞乐楼、东西戏台”等。舞乐楼即岱祠岑楼,现东西戏台等建筑全部毁除,唯有岱祠乐楼独存庙中。民国二十三年,经我国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及近年陕西古代建筑专家鉴定,认为此楼历代重修,多照宋建法式复制,宋代部分建筑构件仍被采用,并长期保留。乐舞楼内现存两根金柱,粗壮而高,上下两端各有三至五厘米的明显收分,下端置有素覆盆式石础,均系宋代建筑原件。《朝邑县后志·东岳行祠》云“知县王兆鳌捐修事在康熙四十九年”,为历代修葺可见载者之一。

 

 

 

三、丹凤花庙乐楼

丹凤花庙位于丹凤县城龙驹寨,建于清光绪年间,坐北向南,面临丹江。整个建筑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南面建有配殿,整个建筑是土木结构。做工精细,雕刻讲究。晨曦阳光中屋顶的琉璃瓦显得金碧辉煌,十分壮观·因建筑宏伟华丽,其中又祭祀着丹江水神,故俗称”花庙”。花庙大门建的像一座三开间的牌坊,颇有江南水乡建筑的风格。尤其南面的花戏楼建筑特殊,第二层不用柱支撑,而是用巨木构成多角形构架相叠,层层向上递缩,形成一个锥体笼形结构承担重量。从舞台中央仰望,犹如急流中的漩涡,很是巧妙。这座十分美丽的古建筑,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丹凤县博物馆设在此处。

 

 

 

 

 

四、漫川关双戏楼

漫川关双戏楼位于漫川关古镇的中心。有南式戏楼和北式戏楼两座同向戏楼组成,是中国唯一的一座联璧式双戏楼。南楼为重檐,显得灵秀,北楼为单高挑檐,显得大气。两楼中间用演员休息室巧妙连接。该楼在建筑艺术、绘画艺术、砖雕、石雕、木雕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原横额上有长幅木雕双龙戏珠,可惜在文革中遭遇鬼斧神工传说,现仅存部分残缺昭告世人。据说双戏楼曾经常唱对角戏。往往,北秦腔,南汉剧,而且同台演出。该楼在八十年代初仍在使用中。后来外街抬高,造成内街水无法排除,楼底经常处于泥水浸泡中,导致根基朽坏成为危楼。08年底,该楼经过重修,基本重现当年格局。

 

 

北侧戏楼属关帝庙戏楼,高11.79米,为九脊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13.1米,进深9米,台口宽6.8米,两次间各为3米。藻井为八角形。每年三月三、九月九多演唱剧目以秦腔为主,又称其为"秦腔楼"。南侧戏楼属马王庙戏楼,高11.88米,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11.2米,进深9.64米,舞台宽5.4米,两次间各为2.1米。柱与下翘檐结合部和三角裙板上浮雕两个画面,左为"牧童遥指杏花村",右为"江枫渔火对愁眠"。藻井用旋式檐轩刻顶,中饰八卦太极图。每年二月二、五月五多演唱剧目以汉剧为主,又称其为"汉阳楼"。

 

 

五、周公庙乐楼

岐山周公庙戏台位于岐山县城西北的周公庙山门处。据明朝王祎《谒周公庙记》碑文所载,周公庙创建于唐代之前。唐大中二年、宋元祐元年、金兴定五年均有重修。碑文云:“元初庙尽废,至元十七年”,“仍请李天乐真人重建,既成,其徒就守之,今庙是也”,其庙中,“正殿前有戏台为巫觋优伶之所集。”证明今之戏台,为至元十七年所重建。明以来历有重修,建筑规制亦有变更。

 

 

 

 

 

【作者: 】  【发表时间:2016/12/4】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