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详细内容
习近平五次调研讲话擘画“十三五”十大方向

2015-10-28 16:18:0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0月26日电 (姚茜)10月26日至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将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谋划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之路,这是举国乃至举世关注的议程。

  2016—2020的“十三五”规划,将是本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持编制并完整实施的一个五年规划,将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艰难跃升,将是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也是跋涉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关键一程。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时。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次外出调研,实地考察云南、陕西、浙江、贵州和吉林五省。5月、6月、7月,习近平在浙江、贵州、吉林三次召集省市区共18位党委“一把手”座谈,听取“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在实地调研和座谈会上,总书记曾就“十三五”规划的谋篇布局、目标任务和不同区域定位作了系列重要阐述。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 六个“必须”布局“十三五”

  今年7月2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针对如何规划好“十三五”时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7月2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六个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加快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必须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妥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统筹兼顾十大方向 擘画“十三五”规划美好图景

  “十三五”规划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在与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十三五规划”重点攻坚克难的十大方向。总书记强调,“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在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在这十大任务中,保持经济增长排在第一位。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认为,虽然我国改革发展有许多重要的任务,但是稳增长仍是首要任务,只有经济稳定才能从容地做其他方面的事情。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想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翻一番的目标,经济工作仍然不能松懈。

  就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习近平指出,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就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习近平提出,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在创新方面,习近平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对于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提出,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要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关于改革体制机制,习近平强调,改革是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意识,提高改革行动能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关于协调发展议题,习近平指出,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就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指出,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经济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就扶贫开发,习近平指出,要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三次针对区域情况对症下药 勾画区域发展方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18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人的三次座谈会上,根据不同的地域情况提出了相应要求。从在浙江的立足优势、积极作为,贵州的精准扶贫到吉林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每一次深入调研和座谈会,总书记都一一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方略。

  5月,在浙江调研期间,习近平主持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人座谈。华东7省市的党委“一把手”绝对多数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习近平在座谈会上指出,坚持立足优势、趋利避害、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谋划“十三五”时期发展,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搞好统筹兼顾。

  6月,在贵州,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主持召开涉及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座谈会。总书记强调,“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他进一步指出,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基于此,习近平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4个切实”的具体要求,即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和切实加强基层组织。

  7月,在吉林,习近平强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国家要加大支持力度,东北地区要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精准发力,扎实工作,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总书记就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出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四点要求。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多,就国企改革,习近平指出,国有企业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

  五次调研、三次座谈会、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阐述了对于“十三五”的深入思考。从这些论述透露的信息看,即将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十分令人期待,必将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勾画蓝图。

【作者: 】  【发表时间:2015/10/2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