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在世界长寿乡大埔说健康
樊代明(左二)在大埔县政府县长熊锋松(左三)的陪同下到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
11月17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网红院士”樊代明先生一行到达大埔县,前往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中山纪念堂、大麻镇小留村和瑞山生态旅游度假村等地,实地开展调研工作,感受红色大埔的新农村面貌和良好生态环境。
樊代明一行首先来到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为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深切缅怀八一南昌起义的革命先驱和三河坝战役的先烈英雄。在严肃庄重的纪念仪式之后,樊代明一行还参观了三河坝战役纪念馆,聆听讲解人员讲述关于三河坝战役的斗争历史。“梅州大埔红色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樊代明如是说。随后,樊代明一行先后来到全国建立时间最早的“中山纪念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大麻镇小留村、瑞山生态旅游度假村,边走边了解,边了解边提问,边提问边总结。
樊代明(右二)在大埔县政府县长熊锋松(右一)陪同下考察瑞山生态旅游度假村
近年来,大埔县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围绕补齐“四个短板”,发展“五大产业”,聚焦“六项争先”,结合“世界长寿乡”资源,全力打造梅州康养文旅融合之星、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县。
樊代明表示,大埔县的发展思路值得肯定,红色资源以及绿色生态值得点赞。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大埔要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找准方向找好方式,挖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保护好绿色生态做好绿色经济。大埔县委副书记、县长熊锋松,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红梅等县领导陪同调研。
广东省科学院稀土光电功能陶瓷研发应用实验室暨大埔产业创新中心揭牌
11月14日,广东省科学院梅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埔产业创新中心暨稀土光电功能陶瓷研发应用实验室揭牌活动在大埔县高陂镇举行。广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廖兵,副院长李定强、周舟宇,梅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闫景军,梅州市科技局局长涂礼俊,大埔县委书记朱汉东、副县长刘辉堂等出席活动并为中心和实验室揭牌。大埔县委常委、副县长曹丙利主持揭牌活动。
据了解,大埔产业创新中心由广东省科学院梅州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大埔县协同推进,稀土光电功能陶瓷研发应用实验室由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与广东欣红陶瓷公司联合建设。自与梅州市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广东省科学院在大力推进大埔县西河镇上黄砂村精准扶贫各项工作的同时,努力组织推动相关技术团队对接当地传统优势产业。按照部署,广东省稀有金属所2018年以来积极组织发光团队与广东欣红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重点围绕稀土发光陶瓷及应用、LED/激光(LD)照明发光陶瓷、公共对外检测服务等开展了功能陶瓷等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和企业孵化,加快推进广东省科学院“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融合发展的技术孵化育成模式在大埔落地发展,为梅州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不断作出新贡献。
朱汉东调研丰溪林场:依托自然资源禀赋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11月13日,大埔县委书记朱汉东(如图,右一)到丰溪林场调研新农村建设及康养项目建设情况,强调要依托丰溪林场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积极探索“生态+”“康养+”的新模式,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大埔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杨自强,县政府党组成员邓玉伦,县林业局、县交通运输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文广旅体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陪同调研。(黄燕琴)
熊锋松进京录制《中国推介》向世界推介大埔
11月13日,大埔县政府县长熊锋松在北京做客五洲传播中心录制《中国推介》栏目,对大埔的经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进行现场推介,倾情为大埔代言。大埔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伟平参加有关活动。
本次大埔推介分两部分进行录制和播出:五分钟围绕”大美大埔,常来长寿”的主题,从大埔令人神往的人文秀区、红色热土、长寿福地、旅游胜地等四方面向全球进行城市推介;一分钟围绕“大埔蜜柚”特色产业,讲述大埔蜜柚种植历史、环境优势和柚果产品,向世界进行特色推介。“我和57万热情好客的大埔人民期待您的到来!”熊锋松在推介中盛情发出邀请,欢迎海内外朋友来大埔旅游观光,投资兴业。熊锋松表示,《中国推介》这种新型对外宣传方式,为大埔搭建了一个有效的传播平台,把大埔讲给世界听,让世界听到大埔好故事、好声音,让大埔特色产品开口说话、走向国际。
据了解,《中国推介》自2017年开办以来,坚持公益录制传播的原则,是一档邀请重要嘉宾出镜,以第一人称讲述和推介地方特色、中国元素的系列节目。节目直观展示和传递中国人的精气神,表达中国自信,并最终形成多语种短视频,通过海外十家主要新媒体平台和国内百家新媒体平台进行全球传播。至目前,该节目已与20多个省委宣传部合力开展了报名、甄选、录制、播出工作,系列短片已制作播出600多期,传播广泛、影响巨大、好评如潮。
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两百余人回梅省亲
情牵大埔,心系梅州。11月11日至13日,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约270名会员组成的交流团回梅参观、寻根家乡。记者了解到,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不定期组织华人华侨返乡省亲,30年来从未间断。
在梅期间,交流团一行来到大埔县茶阳镇、百侯镇、西河镇张弼士故居、大麻镇小留村和大埔县博物馆、梅县区松口镇、梅城东山书院等地参观古民居群,品尝客家美食,了解历史人文,体验客家风情,感受乡村风光。据了解,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创建于1858年,现有6000多名会员,创办宗旨是"造福乡亲、培养后辈",致力于继承和发扬客家传统文化,吸取融合其他族群文化的精华,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客家社群。
"这是一次寻根之旅,让祖籍大埔的乡亲们回来看看。我们虽然身在新加坡,但是对家乡故里的思念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会长何祥兴告诉记者,"返乡交流活动得到众多乡亲的积极响应,原本规定的报名时间是上午10时,但是当天早上六点半就有会员排队等候报名。""30年来,我们每隔两三年就会组织规模不等的交流团回梅,这是近10年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总务蓝平昌说,今后会继续组织更多会员,特别是年轻人回家乡感受梅州的风土习俗,共叙客家情谊。
马来西亚雪隆茶阳(大埔)会馆参访团莅埔考察
11月7日至9日,马来西亚雪隆茶阳(大埔)会馆参访团一行莅临大埔埔考察,领略家乡大埔的独特魅力,促进两地在文化、旅游、经贸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大埔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访团一行80余人在大埔县府办、县侨务局、县侨联、三河镇、西河镇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到三河中山纪念堂、三河坝战役纪念园、西河镇张弼士故居、青溪镇江畔人家旅游景区、百侯古镇、县博物馆、泰安楼等地进行实地参观考察,瞻仰红色圣地,探寻客家文化,感受家乡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风光。
香妃翠玉乌龙茶获评广东十大好春茶
凯达茶业的有机茶场引来众多媒体关注
国际日报讯 日前,第二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在潮州开幕,其间进行了2019年广东十大好春茶颁奖、广东生态茶园授牌仪式。其中,大埔县凯达茶业的香妃翠玉乌龙茶获评“广东十大好春茶”。
据了解,今年,广东省第二届茶叶产业大会组委会组织开展了广东十大好春茶品鉴活动,经各地市农业农村部门推荐报名、专家评鉴、大众品鉴等环节,评选出2019年广东十大好春茶。
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法卫称,近年来,凯达积极响应大埔县委县政府号召,利用大自然的馈赠,围绕高质量和绿色发展理念,顺势而为,积极推进单丛茶特色化、优质化、生态化、品牌化、产业化建设和产业的融合发展。当中,把西岩山13个茶叶专业村6万多亩茶园串联成线,把西岩山单丛茶标准化种植管理和品牌化产品销售推向新的高度。
“茶产业的兴旺,催生了大埔以茶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勾画出集茶文化体验,休闲为一体的康养基地。与茶俱生的茶文化衍生品、休闲餐饮等产业,已远远超过茶叶第一产业创值。”业界人士指出,西岩山茶产业的发展成果,是广东茶产业的缩影。以西岩山岽顶湖生态茶园为代表的茶产业,正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塑造新理念,推出新举措,研发新技术,打造新品牌,激发新活力,创造新成果,推动大埔茶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刘斯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