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 ..
· 新华视点丨努力完成全年经 ..
· 新华网视评|坚决打击汛情 ..
· 习近平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丝路在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丝路在线
“琴弦的乐章”陕西宜君旱作梯田吸引特色商户 着力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升级

【文化扶贫在行动:陕西篇】

“琴弦的乐章”陕西宜君旱作梯田吸引特色商户 着力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升级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铜川10月25日电(记者 辛闻)金秋十月,瓜果飘香。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旱作梯田,刚结束秋天收成的季节,1200亩种植的玉米地,金灿灿盘旋蜿蜒,形成了如同“琴弦的乐章”一般的别样景致。


刚过收获季节的陕西铜川宜君旱作梯田。(中国日报记者 辛闻摄)

据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文旅局工作人员介绍,宜君旱作梯田处于渭北平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段,位于宜君县哭泉镇,占地总面积达两万多亩。从80年代起,当地村民便以种植玉米、核桃为生。每年玉米只种植一季,于每年10月进行收成。

“宜君旱作梯田起初没有那么宽,后经过农民加工修宽后,梯田更利于机械化农业操作,”宜君县文旅局工作人员说。

在旱作梯田进行耕作的农户大多为哭泉镇上村农民,该村约有317户村民,大多数以种植玉米为生,现年轻一代有些村民也以外出打工劳作为生。

由于旱作梯田的壮美景色,每到每年春夏之交,宜君旱作梯田便吸引了陕西省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同样,当地政府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利用旱作梯田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吸引特色商户丰富景区节点为关键,形成了以“观光农业、摄影采风、休闲养生、度假购物、民俗体验”为特色的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此外,当地还打造”一股三带”,即入股分红、经营带动、岗位带动、产业带动的独特模式,促进群众脱贫致富。

据了解,陕西省宜君县文旅局宜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采取“景区+公司+行政村”的模式,将旅游扶贫产业资金其中的70%作为行政村发展产业扶贫参股资金,注入到景区的建设发展中,剩余30%用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

公司根据经营情况,按照“五年固定、五年流动”的模式,即“前5年固定、后5年每年流动”的分配原则,每一年(2017年至2021年)对行政村进行分红不低于1500元(其中1/3用于集体收入,2/3用于贫困户分红)。

五年后(2021年至2026年),固定年限分红期满后的收益,由村委会于年初调整给上年度本村最困难、最贫困的群众进行分红,如再无困难户、贫困户需要扶持,则将宜农股分红作为所在村的集体收入,由村委会统筹用于村级公共服务提升和改善民生工作。

十年后(2027年年底前),公司将按贫困户数量为规模的股本金退回村委会,归村集体所有,或由村集体与国有公司形成景区和行政村相对应的扶贫产业链。

据了解,目前,2017年该扶贫模式已带动宜君县76个行政村1179户贫困户,分红176.85万元,2018年带动宜君全县76个行政村1113户贫困户,分红251.85万元。2019年共计分红227.74万元。


哭泉镇当地村民以草编为生,做出特色草编产品,吸引旱作梯田景区游客。(中国日报记者 辛闻摄)

扶贫工作中“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宜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还通过聘用贫困户、农户作为管理员、售票员、保洁员等,让贫困户、农户全程参与景区发展。通过景区建设,带动了一大批劳动力就业,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务工人员共有216余人,其中贫困户5户,平均每人每年增收7000余元,村民和贫困户都有了一技之长,电工、泥瓦工、木工越来越多,每天务工收入每人最低110元,最高4、500元不等。

宜君县文旅局表示,旅游扶贫工作需结合本地情况,通过多种手段,以“扶贫先扶志”为切入点,让贫困户土地有租金、分红有股金、务工有佣金、收成不愁卖、经营有效益。

【作者: 】  【发表时间:2020/10/26】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