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求急
“贾书记,我那地的事,麻烦你给我解决一下,现在种不了地,影响收成啊!”近日,一通急促的求助电话打到了澄城县人民检察院驻卓里村第一书记贾凡的手机上。电话那头,村四组村民孟某某满是焦虑。
群众利益无小事,农时更是耽误不得。接到电话后,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联系村两委干部,一同赶往求助村民家中。刚一落座,村民就打开了话匣子:“我家的地和邻居家紧挨着,他在边上种了几棵槐树,树枝都伸到我地里了,阳光全被挡了,庄稼长得稀稀拉拉,这收成可咋保证!”
破僵局
接到群众诉求后,驻村工作队进行了实地查看,同时找到周边村民了解情况,确保不偏听偏信。发现情况确实如求助村民所说,槐树遮光已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双方此前多次协商均因意见不合不欢而散,矛盾逐渐激化。为切实定纷止争,驻村工作队立即与邻家村民沟通。起初,邻家村民同意置换1亩6分地,但表示地里的秸秆还未处置,暂时无法交付。“种地不等人,要是错过了农时,今年的收成就没指望了!”驻村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上门走访,一边安抚双方情绪,一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分析利弊。最终,驻村工作队提出“先带秆交付土地耕种,后续带秆归还”的方案,既保障求助村民的耕种需求,又考虑到邻家村民的实际问题。这个兼顾双方利益的提议,让原本僵持的局面豁然开朗,双方村民当场表示认可。
止纷争
“就按这个方案来,我们都同意!”在村民家中,驻村工作队趁热打铁,现场起草了调解协议。在村“两委”干部的见证下,双方当场签订了调解书。一场因槐树挡光引发的土地纠纷,在村内得到了圆满解决。求助村民激动地说:“多亏了驻村工作队,不然我这地真就荒了,你们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澄城县检察院驻村工作队始终将村民的“急难愁盼”当作头等大事,用真情换取理解,用真心化解矛盾。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保证了农业生产,维护了邻里和谐,是“枫桥经验”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