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 ..
· 新华视点丨努力完成全年经 ..
· 新华网视评|坚决打击汛情 ..
· 习近平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详细内容
 
寻找迷胡传承的“流量密码”

寻找迷胡传承的“流量密码”


 华阴迷胡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作为渭南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杨鹏程用自己的热忱与执着,寻找着迷胡传承的“流量密码”,诠释着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职责与担当。

8

深入乡村,挖掘搜集民间艺术

初入梨园勤学艺

杨鹏程对家乡迷胡戏曲的热爱,离不开他的家人。他的爷爷奶奶会唱迷胡戏,父亲在忙碌的生产之余,也爱唱戏和听戏,还曾将高音喇叭架在自家的房顶上播放迷胡戏。母亲是华阴迷胡传承人,参加过陕西电视台“山陕迷胡大赛”和“秦之声”比赛,多次和省上的戏曲名家同台表演。他的爱人和妹妹也是华阴市迷胡剧团的演员。

走出学校大门,杨鹏程就到华阴市迷胡剧团学艺。刚开始,他对唱迷胡戏没有一点“感觉”,后来就跟剧团的板胡演奏师学习拉板胡。经过两年的学习,板胡技术长进很快。

当时剧团演出活动少,演员工资待遇低,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演职人员各自寻找生存门路。这种情况,让杨鹏程产生失落感,对未来一片茫然。

听从剧团老师的建议,杨鹏程到省上专业艺术学校继续学习深造板胡。2018年,单位选派他参加省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全省基层剧团技术人员培训。他如鱼得水,学作曲、学编剧、学配戏。经过专业学习再加上平时的实践锻炼,不但能拉板胡,而且还能作曲、唱迷胡。

此时,恰逢迷胡情景剧《智取华山》正在筹排中,导演让他为剧本作曲,这是一次考验。接到任务后,杨鹏程认真研读,反复琢磨,力求将音乐融入剧情之中,完美再现历史故事。

白天忙于事务,晚上还要给孩子辅导作业。为了静下心来创作,他常在夜深人静时工作。期间,他虚心请教艺术名家,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的修改和打磨,如期完成了创作任务,得到著名作曲家张新怀教授以及陕西省戏曲音乐学会许德宝等名家大师的认可和鼓励。迷胡情景剧《智取华山》排练成功,受到各方赞誉,该剧被列入陕西省委宣传部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音乐创作获批陕西省2024年度青年艺术人才资助项目。

曲调传韵奏新声

板胡是迷胡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杨鹏程的板胡演奏音色独特,韵味十足,将喜怒哀乐等情感充分表现出来,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视听享受。

为了将华阴迷胡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关注和热爱华阴迷胡戏曲,杨鹏程带领工作人员对30多个传统经典唱段进行记谱录音,又经专业乐队进行配音,放在网络平台上,方便群众学唱。他在自媒体账号直播演出,并将精彩的唱段发在抖音上。网友看了他的迷胡《慢西京》演奏后纷纷留言称赞:“好听的迷胡,感人的结局,小哥拉得太好了,又把我们带回到那个苦乐年华。”“拉得美,长得帅,网络传到全世界。迷胡皮影发源地,华山华阴有名气。”“小伙子拉得太好了,有时间到陕西走一走,登华山看一次真实的现场表演。”……

“山陕迷胡大赛”和每两年一届华阴迷胡大赛这些群众性的戏曲演出活动,杨鹏程不但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戏曲的演奏者。有的演员不识谱、不会唱时,他就一遍一遍地耐心教,确保他们唱腔的发音准确,举止得体,感情到位。

在排练非遗音画剧《夕约老腔》时,为了使节目能够如期与观众见面,他和同事们一起与导演密切配合,反复排练,晚上加班持续半年多时间。

为了节省费用,在排戏过程中,他们只能根据外请导演的时间安排排练,有时要到凌晨两三点。经过大家不懈努力,迷胡《刺目劝学》《梁秋艳》等剧目晋京表演;《呼唤》《福寿图》《杨震拒金》《明德楼》等剧目参加省市戏曲会演和渭南市“周周有戏”戏曲调演,他编曲的迷胡戏音乐创作还有《一阵清风》《华阴人爱咱华阴城》等作品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非遗传承绽芳华

除了平常演出外,杨鹏程还积极组织华阴迷胡“非遗+研学”活动。将中小学生、市民群众和游客请到剧团,实地接触迷胡戏,提高他们对戏曲的认知和兴趣。同时走进校园、社区、农村和企业单位,通过“讲座+演出+互动+体验”一体化模式,增强文化自信。

如今,华阴市迷胡剧团非遗小剧场已成为市民和游客的打卡地,游客在领略“天下奇险第一山”的无限风光之余,品味到华阴迷胡和华阴老腔等非遗项目的艺术魅力。

为了更好地挖掘和传承华阴迷胡,杨鹏程和爱人一起外出学习一个月,将两个年幼的孩子委托给父母照看。

宝莲灯的故事发生在华山,李娜的一句话提醒了他,《劈山救母》秦腔能唱,华阴迷胡也能唱!于是,杨鹏程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大胆对《二堂舍子》这段戏进行移植改编。迷胡戏《二堂舍子》演出后,得到省上剧团专业老师的肯定,戏迷朋友也纷纷称赞。

杨鹏程经常带领剧团演职人员送戏下乡,每次要工作六七个小时,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当看到观众热情高涨,掌声不断,浑身的疲惫便烟消云散。他说:“能为乡亲们演出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荣幸,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迷胡。”这一演就是十余年,每年下乡演出都在百场次以上。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杨鹏程如今是国家三级板胡演奏员、省板胡学会理事和省戏曲音乐学会会员。先后获得渭南市戏曲人才专业技能大赛演奏一等奖、第三届沿黄省区地方戏展演优秀伴奏奖等荣誉。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杨鹏程和华阴市迷胡剧团的同仁在迷胡非遗传承的道路上,在艺术服务群众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作者: 】  【发表时间:2025/8/7】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